菜单 menu

【绝对艺术】“边界”与“空间”下的探寻和质问丨王璜生个展

录入时间: 2018-04-03

《界》,装置、影像铁丝网,2017
 
“边界”无所不在。此地与彼地、此时与彼时、现实与向往、安全与探险之间,总有可见与不可见的边界。突破边界是引进任何科学、文化、社会革新的先决条件,也是“当代艺术”最广泛的定义。这是因为真正的当代艺术总是立足于现下瞬间去探索超出经验领域的未来,它赋予自己的使命总是突破现存的视觉语言和观念的边界,去开拓艺术表现中的新的空间。  
 
《谈话》,装置, 90x110x55cm×2,2014
 
多年来,王璜生游走于多重身份之间,在艺术家、编辑、策展人、美术史家、美术馆馆长等角色之间不停地转换,为艺术界呈现出一个多面而立体的王璜生。2018年3月底,“王璜生:边界/空间”展览在广东美术馆亮相。
 
《游象160312》,纸本水墨,69x69cm,2016
 
范迪安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在他看来,“‘边界/空间’这个展览是王璜生这些年来艺术创作的一次新的汇总,这里既包括他的水墨作品,又有一批新的装置和影像作品,而在这批装置作品中,他用的材料,他对材料的介入和触及,他在与材料接触的过程中所表达的一种来自肉身的感受,都在这个展览中带给了我们,加上影像和音响所形成的整体性效果,我觉得,不仅是艺术家很完整地作了一次表述,而且观者也完整地感受了展览想传递给我们的一切。”
 
《箴象系列》,纸上作品,123x123cm,2017
 
王璜生的艺术实验充满对边界与空间的探寻和质问。如果说“边界”的传统含义离不开线性界限的意象,王璜生的线画和线的装置则通过打破这种意象显示出线与空间互动转化的新的可能,从而成为对视觉艺术当代性的一种表述。  
 
《墙1010116之三》,纸本水墨拓印
 
在一个最基本的层面上,他的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线条——这是他从中国古典艺术接受的一份丰厚礼物——被赋予强烈的空间性甚至成为空间的内在构成因素。不论是在二维的《痕象》和《游象》还是在三维的《缠》、《界》、《溢光》和《隔空》里,水墨、拓印和金属的线条盘旋缠绕,犹如活物般营造和转化着空间。
 
《述影》,装置、影像,尺寸可变,2015-2018
 
《线象:心经》,138×69cm,2016
 
这些营造和转化消解了“线”的两个传统意义——或做为艺术表现的本体或做为描摹形象的手段。线因此既摆脱了“笔墨”概念中的自我边界,也不再服务于因物象形的“轮廓”或“体积”等实用目的,而是在自发的生成和游动中不断重新定义空间,同时也在对空间的重新定义中不断消解和转化自己。  
 
《封口胶1》,摄影、专业艺术微喷,60x45cm,2018
 
《线·构图·现实系列 》,摄影专业艺术微喷,46×36cm,2017
 
“踰界”既诱人又隐藏危险,因为任何边界总是被习俗和常规把守,因为边界本身就是一个拒绝安全感的地带。王璜生的作品因其连绵流动的线条而富于诗意的抒情,但也通过流动的不稳定性激发出心理的紧张和对转化的焦虑。这种紧张和焦虑被一些关键细节放大,使抽象的线成为对历史记忆和现实政治的隐喻。当盘旋游动的线条化为带刺的铁丝网和蒺藜,它们优雅的流动同时在刺痛着观众的感知。王璜生的抽象艺术是具体和实在的,既从观念的反思中也从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怀中获得生命。
 
展览海报
 
王璜生出生于广东揭阳一个有着浓重书卷气的艺术世家,其父王兰若先生更是粤东地区著名的艺术大师。然而,王璜生并未沿着父亲艺术道路走向传统的中国画创作,而是将自己塑造成一位极具当代气息的文人艺术家,他用笔墨、铁丝、纱布、玻璃等等多种材料诠释出作为一个当代文人的社会思考,他在当代性和传统性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4月20日。
 
 
 
 
 
展览现场
 
 
 
 
 
编辑:《绝对艺术》Fiona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