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地域的思想对话:广东美术百年的“惟新”命题与新解



一场跨越地域的思想对话
2025年10月19日,“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海站”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研讨会现场名家云集,思想交融。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重要学者分为两组,分别围绕“中国近现代美术与广东实践”和“广东近现代美术的区域互动与历史叙事”两个主题,展开了两场高密度、深层次的平行讨论。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展望,在沪粤两地的学术对话中,广东美术“其命惟新”的精神内核得到了深刻的当代阐释。
双线并进,共探“惟新”之路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与广东实践”的主题研讨中,将广东美术置于中国近现代美术转型的宏大叙事中加以考察。

“中国近现代美术与广东实践”学术主持李劲堃
本场研讨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主任尚辉担任主持人。

“中国近现代美术与广东实践”学术主持尚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大学教授杨大伟,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方土,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宋陆京,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名誉副会长王永,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著名美术史论家朱国荣, 第8届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汪家芳,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李前,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副主任汤哲明, 上海美协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委员、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 新闻晚报艺术评论版主编、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林明杰, 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 广州画院一级美术师李夏夏参与研讨。




研讨会现场
学者们不仅系统梳理了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理念如何以上海为舞台反向输出,更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入论证了“二高一陈”等先驱的“第一身份是革命家,其次才是艺术家”这一颠覆性观点,揭示了艺术革新背后深刻的社会革命动力。与会专家以“双胞胎”“百年热恋”等生动比喻,将两地关系从“文化交流”提升至“精神同源、命运与共”的高度,精准概括了二者共同承载的海洋文化基因与先锋精神。此外,广东在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团结和谐的艺术生态以及公立美术馆体系的强大支撑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广东经验”。研讨会最终超越历史回顾,升华为对中国美术现代性路径的重新思考,并展望了粤沪两地作为中国美术发展的双引擎,在未来继续携手引领创新的广阔前景。
在“广东近现代美术的区域互动与历史叙事”的主题研讨部分,学者们以“区域互动”为棱镜,深度透视了广东百年美术波澜壮阔的演进史。

“广东近现代美术的区域互动与历史叙事”学术主持王绍强
本场研讨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和湖北美术馆原馆长冀少峰担任主持人。

“广东近现代美术的区域互动与历史叙事”学术主持冀少峰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原馆长罗一平,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原副主任、艺术评论家皮道坚,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馆长罗奇,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磊, 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上海美协常务理事金江波, 上海美协理论与策展艺委会主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旭, 上海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汪涤,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委员、上海大学美术馆馆长马琳, 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樊林, 广州美术学院副馆长王艾,上海著名艺术家漆澜参与研讨。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学者们不仅精准提炼了粤沪两地共有的“海洋文化”开放基因,更通过“同源异流”的独创性理论框架,系统阐释了岭南画派“使命驱动”的规划性现代性与海派“市场孕育”的生成性现代性之间的根本分野与内在联系。
通过1932年淞沪抗战等鲜活的历史横断面,生动揭示了粤沪在救亡图存中交织的情感与行动纽带,而“林风眠暮年临摹林丰俗青年画作”等尘封案例的发掘,则为宏大叙事注入了细腻而深刻的人文温度。

研讨会最终超越了历史回顾,升华为一场卓有成效的知识生产,它通过“南方作为方法”的策展理念与个案研究的扎实支撑,构建了一套重新解读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叙事逻辑,为未来两地乃至全国的艺术研究与实践合作,指明了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持续“惟新”的路径与方向,共同期待粤沪这两大引擎在未来谱写引领时代的“双城交响”。
共识、价值与未来展望
本次研讨会通过沪粤两地学者的思想碰撞,实现了一次成功的“南北学术对话”。它不仅为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提供了深厚的学术支撑,更在路径与方向上,为艺术研究与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其命惟新”的精神在今日依然熠熠生辉。研讨会的成功举办,预示着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两地文化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将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共同激发中国当代文化的创造力。
展览信息

展期:2025年10月18日至2026年1月18日
地点: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33米、41米、49米层展厅(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开幕式时间:2025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15:00
开幕式地点: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 12楼 49 米层
指导单位: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支持单位:中国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雕塑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珠海市古元美术馆、肇庆市高要区黎雄才艺术馆、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深圳市龙华区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上海震旦博物馆
学术委员会:
顾问:范迪安、屈健、林墉、陈金章、梁明诚、王玉珏、郑爽、许钦松、梁江、李伟铭
主任:李劲堃、林蓝
总策展人:王绍强
委员:王一川、杨小彦、范勃、蔡显良、罗奇、宋陆京、陆增康、朱建军、陈俊宇、郑阿湃、王永、方土、肖海明、许鸿飞、朱万章、黎明、陈迹、俞畅、郭润文、黄启明、樊林、项苙苹、李若晴、胡斌
参观信息


▲扫码上海美术馆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8:00(17:00停止入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电话:400-921-9021
审定 / 涂晓庞
摄影 / 植凯鹏 曾雨林
编辑 / 曾睿洁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