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新快报】当代画家应探求国画之本

录入时间: 2015-09-15


■陈履生 川光茫茫风景暮


■陈履生 清风飒然吹四邻


■陈履生 明

  书法摄影绘画三场展览在广州三个地标同一天开幕,陈履生畅言——

  齐白石有四大启示

  ■陈履生

  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齐白石是一个神话,是一个特别的个案。他的特殊性不仅是研究20世纪中国绘画史的重要课题,而且关于他的许多故事也为民间所津津乐道。

  生活在故乡的齐白石,生活艰辛,常为生计所累。虽然他38岁时典得“借山馆”,生活略有改观,但是,仍没有脱离农家的生活方式,他种植瓜果菜蔬,过着自给自足的乡间生活。对他来说,这一时期尽管生活贫寒,但是,“满园蔬菜绕门青”、“家家田舍识蔬香”的农家风物却是他离开家乡之后挥之不去的记忆。

  齐白石寓居京城后,其艺术开始进入到成熟期。这一时期的北京画坛,既是传统京派绘画的一统天下,又是西方绘画的传播中心之一,不管是相对于哪一个阵营,齐白石都是时代的另类。他绘画中的乡间题材,决定了他和传统文人绘画的品格相去甚远,而他的画法又与西方绘画格格不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的夹缝之中,齐白石的乡间题材在绘画上所表现出的独特性,使得像陈师曾、徐悲鸿这样的文人画家和西画家也为之动情,为之惊奇。

  漂在京城的齐白石成了现实中的另类,成了主流画坛的边缘。庆幸的是,齐白石没有因为流寓到京城而在京派势力和现实生活的压力下而改弦易辙,并融入到京派之中。相反,却独立于京派之外。由此,他先是受到了来自地方势力的打压,成为京城一时的“笑谈”,可是,性格倔强的齐白石则通过“人笑我,我也笑人”的方式,表达了他的立世态度。

  齐白石这种不合京派传统和文人画传统的绘画,几乎就是京派画家眼中的沙子,而他的茁壮成长则完全得之于新文化运动的阳光雨露。虽然齐白石代表的是一种民间文化,而且是来自京城之外的民间文化,势单力薄,难以形成文化阵营。可是,他与新文化的一拍即合,使得他有意无意地成了传统势力的对立面。因此,新文化阵营对齐白石的力挺,其中就包含了对旧势力的打击,而像蔬果这样的新题材,无疑是最具有力量的重器。

  齐白石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善于把生活中的一些最普通、最平常的事物用画笔表现出来,如农人常见的柴爬和算盘,家前屋后的草虫以及河塘中的鱼虾等。在众多的蔬果题材的作品之中,白菜、冬笋是他的最爱。“白菜之佳无过北地,菌野之美惟有南方。”

  齐白石的艺术人生对当代画坛可以提供很多启示,主要有下面四点:在规范之中发展,但同时不受规范的制约;画家需要拥抱生活,深入生活;画家最终要借助深厚的笔墨基础与文化体验,形成独特的形式语言;画家要尊重受众的审美趣味,而非风格一味高寒。

  “变”是动力, 但不能突破中国画发展的本质特征

  一位艺术家的三场精彩展览在一座城市的三个文化地标同天开花,这样的展览形式非常鲜见,甚至对广州来说还是头一遭。而这次展览的主人公便是陈履生,今天一整天,其书法、绘画与摄影分别亮相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以饱满的艺术热情搅动全城。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收藏周刊:您这次在广东美术馆的绘画展览,名为“务本”,蕴含了什么意义?

  陈履生:孔子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想把这句话放到绘画领域。何为中国画之“本”、之源、之根本特性?在当下画坛已经成了一个必须面对、必须反思的文化问题。假如“本不立”,中国画的道与未来又何从谈起?而我们却看到,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对传统的不断否定,我们的绘画形态也不断受到挑战与打压,中国绘画的“本”与“道”不再清晰可见,而是变得模糊不堪。而我这次“务本”的展览,就是想开宗明义地表示,当代中国画家应该共同探求何为中国画的“本”。

  收藏周刊:在您看来,何为中国画的“本”?

  陈履生:中国绘画是超离绘画本身的,而是及早确立了文化内涵及文化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文人画出现后,绘画便成了文人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比如诗书画的紧密结合,就体现了中国绘画的主题特征。

  收藏周刊:但我们同时看到,中国画一直是在变化中发展的,而变化的底线是否就是您所说的“本”?

  陈履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本”的意义。“变”是中国画发展的动力,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是如此,尤其是20世纪以来,在西学、西画风劲吹之下,变化就愈加剧烈。但是,“变”不能突破中国画发展的本质特征,或者说底线不能模糊。

  岭南老一辈名家很多 新锐还需要努力

  收藏周刊:我们注意到您的这次绘画展览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文人”、“文心”、“文采”与“文思”,着重突出了绘画“文”的质素,而您的展览主题又是“务本”,是不是要张扬中国画的“文人”品质?

  陈履生:假如从创作主体来说,“务本”的含义便是回到艺术本身,回到文化品质。

  收藏周刊:您的身份比较复杂,是文博机构管理者,是理论家与批评家,是画家、书法家与摄影家,同时也是策展人与编辑,而您最看重自己哪个身份?您要“务本”,职业之“本”又是什么?

  陈履生:我的本行其实就是艺术,这是一个大范畴,里面还包括管理、策展、创作各个方面。我强调“务本”,只是想让艺术更纯粹一些。其中,创作与研究绝不可分离,如果对绘画不做研究,创作就很难有大的成就。从另一角度讲,“务本”也是要回归“杂家”的状态。你看古代那些画家,其实更多是文人,是难以归类的“杂家”。而现在绘画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愈加明显,而这无疑会对绘画精神的延续起到制约作用。

  收藏周刊:您的这次书法展览名为“思无穷”,如此命名又出于怎样的考虑?

  陈履生:其实,书法是一个面很窄的艺术门类,而我则是强调书法创作的“思无穷”、“文思无穷”,这鉴于当代书坛成了一个炫技的领地,没有文思飞扬与灵动频现。你瞧,我们已经有了美协组织,而又偏偏成立了书协,但书法不就是美术之一种吗?

  收藏周刊:您对岭南画坛是如何认识的?

  陈履生:呈现丰富多元的格局,兼具变革精神与传统坚守,老一辈名家很多,而新锐还需要努力。

  简介

  陈履生 1956年6月出生,江苏扬中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擅长中国画、美术史论。

  展讯

  陈履生艺术系列展

  时间:9月13日—9月27日

  思无穷——陈履生书法展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光影造化——陈履生摄影展

  地点:岭南画派纪念馆

  务本——陈履生画展

  地点:广东美术馆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