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从延安走来,到美术馆去——罗一平馆长带你看“70年美术历程”(上)

录入时间: 2012-08-23

    8月17日上午,罗一平馆长兴致勃勃带着一群媒体朋友及观众行走于广东美术馆各大展厅,向他们讲述本次中的伟大作品。“500幅作品展现70年的美术历程,200件文献带你走进延安时代!这是第一次有如此多的中国精品走出中国美术馆,从这个展览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视角是如何渗透到共和国成长的每个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7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更、中国文化的变更、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变更和中国审美的变更。”罗馆长兴奋地说。



    现在,我们就跟着罗馆长的导览,共同走进展厅,感受作品的伟大。我们的展览设计通过对延安的实景拍摄和后期制作,将展厅还原成了当年延安的面貌。首先,我们来到了广东美术馆的大门。这个大门,我们做了特殊的设计——将其设计成杨家岭礼堂的样式,这样观众一走进美术馆就宛如走进了延安礼堂,来到毛泽东发表延安讲话的现场,回到七十年前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讲话的精神力量。



    一楼过道上巨幅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照片,让我们感觉到延安时代的美术家形象如群星灿烂。走进展厅,迎面扑来的历史气息似乎将观众带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现场,人们也俨然成了当时座谈会中光荣的一员,耳边萦绕的仿佛就是毛泽东同志那亲切激昂的演讲,心中激荡的是割不断的延安情怀。


 
    徜徉展厅各个空间,从延安走来的中国美术历程历历在目,几代美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作品散发出激越的热情,许多名家名作展现出艺术经典的光辉,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美术在积极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正确道路上兴旺发展。

关键词:200件文献带你走进延安时代 500幅作品展现70年的美术历程

    在这一号与二号展厅中,我们主要是看一些重要的文献。这些文献原藏于中央文史博物馆,是中国美术馆第一次拿出来与观众见面。图上是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家、艺术家。文献交代了七十年前延安讲话的历史背景。


 
    当时在延安有两种不同的文艺思潮,一是提倡用精品唤醒延安人民文艺的感觉,提高大众的审美;二是提倡文艺走近大众,创造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关于“延安的文艺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这个问题,两个流派的斗争非常激烈。各种声音最后都反映到毛泽东这里,毛泽东即与中宣部代部长凯丰邀请延安文艺工作者参加座谈会,研讨从5月2日到5月23日持续开展了20多天。5月23日,毛泽东进行总结性讲话,讲话支持了以罗工柳为代表的“普及派”关于“艺术要走近战士、走近工农,为工农服务,反映工农生活,要以工农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民族、战士、民众的精神”的观点。自此,就形成了影响中国文艺70年来发展进程的指导纲领和精神内涵。

    我们今中能看到的所有艺术品,即使时代日趋多元,但紧扣、附着我们心灵的依然是当初讲话的精神。60年代的艺术家不用说,就算是80后90后的血液和灵魂也渗透着这个讲话的精神。


 
    延安文艺座堂会讨论的核心点是“艺术是什么”,我党最早的领导人受苏俄文化的影响颇深,而苏俄文化指导方针是以车尔尼夫斯基“美是生活,艺术表现生活是不需要修饰的”的观点为主,就是说艺术家要走近生活去呈现生活中的美,这种美只是呈现,不是修饰也不是评价。这个理论影响了俄罗斯的巡回画派,也影响了十月革命后斯大林时代的文艺风气,同样也影响了延安时期的文艺走向。

关键词:源于生活

    艺术家在创作一个美的作品、伟大的作品时,思路都有它的源泉。这个源泉在延安讲话中被很清晰地指出来,就是人民的生活。在这样的号召下,广大艺术家纷纷走近生活,走近民众,去反映延安这个特定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那个时候由于物质匮乏,版画就成为了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是因为材料简便,只需要一个小木板、一把刻刀、少许油墨就能方便的进行成千上万的复制和便捷的传播;另一个是因为延安的版画艺术家们大多在上海受过鲁迅推行的“新版画木刻运动”的熏陶,而“新版画木刻运动”源泉就是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无不承担着哲学家的角色,提倡观察生活,批判生活,思考社会存在的问题,用他们的画笔和颜料对这个社会进行评价,其艺术理念前卫而先锋。当这套语言体系被运用到延安文艺创作中,就呈现了一种有意思的局面:“用国际最前沿的艺术语言,来反映中国陕西这个原始封闭的小地方的生活”。这个时期的版画艺术具有大众性、宣传性和战斗性,它呈现战斗的精神,能够被大众接受,具有媒体的传播功能。艺术家就用版画语言在小小的斗方之间,将延安朴素的民风民情和精神状态真实地表现出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李桦 木版单色 1947年
李桦《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中国艺术史中版画艺术的精品,具有运动感和战斗感,通过向前的主线和光影的配合,把受苦难受压迫的民族在刹那间爆发出来的情绪和力量表现出来,在小小的画布里面蕴含着穿透美术馆墙壁的力量。这就是版画艺术家调动画面的光影和动态营造出来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受日本侵害的民众在“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这句口号的号召下是如何进行抗争的,这也体现了鲁迅关于“版画是战斗的”观点。在鲁迅的新木刻运动中,活跃着许多广东人的身影。
 

《清算斗争》 江丰 林版单色 1944年
江丰《清算斗争》

    《清算斗争》江丰是40年代的代表作,生动表现了激烈的现实斗争。画面上农民们显然都进入了觉悟状态,争先恐后要与地主论理;孤立的地主的动态手势似在尽力为自己辩解。桌上摆放的账本和算盘正是“清算”的具体诠释:根据农民的控诉,计算、确定以往受剥削的数目和成度。艺术家将版画和土改政策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农民清算地主的喜悦心情。作品主题鲜明,反映现实,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人桥》 古元 木版套色 1949年 


《减租会》 古元  木版单色 1949年

古元 版画作品
    延安时期最著名的版画艺术家,徐悲鸿评价其为中国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版画作品主要是反映延安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做到不加修饰,真正地实现了“艺术反映生活”,小尺寸间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力量,令人惊叹。这些作品在70年来的艺术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解放后,木刻家同样以饱满的热情来关注新闻、反映新中国,如果说之前反映的大多是苦难,那么解放后主要就是喜悦,在人的心灵中,苦难永远是最打动人,力量最强的,所以,尽管还是那些语言,但是相比之下,解放后的木版画扣住精神灵魂的力度在减少。后来,版画的尺寸在不断变大,那是因为人们想通过大尺寸大画面来反映大时代大场景。如《大江东去》,就是通过山水来反映民族的精神和祖国建设的新面貌,山水是传统的,但是有现代化的桥、船、房,通过山水来表现新的面貌,这是六十年代非常重要的一副艺术作品。)

 
《打麦场上》 张桢麒 木版套色 1963年

张桢麒:《打麦场上》

    这是油印的套色木刻,从这里文艺开始走向歌颂,在反映民众生活时借用了文学中暗喻的手法,画中打麦场的金色既是共产党的阳光、新中国的气息,也是麦田的颜色,表明着丰收喜庆,表明了党的温暖。在这个作品中,艺术、政治和民众心理开始三者合一。

 
《生命不息 冲锋不止》 何孔德 宣传画 1972年

何孔德《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艺术家采用了俄罗斯的艺术语言,讲究精确的素描和色彩的感觉,呈现中苏战争的真实场景,图中战士头部中弹之后向前奔跑了七米最后才倒地牺牲,表现了一种特定的战斗意志。这幅画取材于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的真人真事。据当年的报道说,沈阳军区一位名叫于庆阳的战士在战斗中,“头负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一心想着保卫毛主席。他挣脱了卫生员的抢救,撕开了蒙着眼睛的绷带,继续向敌人冲杀,用行动实践了他自己‘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豪迈誓言。”画家选择了于庆阳挣脱卫生员的抢救、继续冲向敌人的一瞬间的情节,着力刻画了主人公蔑视敌人的面部表情和迸射着仇恨烈焰的眼神;同时,采用了顶天立地的构图,尽力强调“冲锋不止”的动势,使人感到英雄不仅是用枪杆子消灭敌人,更是用一往无前的巍然气概去压倒敌人。这幅画在艺术处理上非常成功,成为美术工作者学习的范画。有专家认为:“无论作为宣传画,还是作为主题性的军事画创作,它都可以说是建国后同类题材的创作中的佼佼者,画家的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比他创作的其他作品都要显得轻松。水粉画的效果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既有水彩画的爽气,又有油画的厚重”。

 
《公社假日》 林丰俗 纸本水墨设色 1972年
林丰俗《公社假日》

    1972年正处于一个没有艺术的时期,艺术形式只有领袖的肖像和红卫兵的历史画像,提倡用红光亮的语言来表现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必须像古典油画一样不见任何笔触,这就形成了概念化的模式。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东的艺术家林丰俗要不违背红色祖国的战斗热情,要符合主流的审美和火热的批判精神,要抓住这个时代的气息,同时还要做到把审美回归到大众之中,做到既为民众服务又为时代服务。他采用火红的凤凰树来表明火红的时代和火红的热情,通过“公社假日”这样的主题表达了民众在特定的战斗氛围强烈的时代中,对休闲娱乐的需求这种最本能最直接的心声,同时把一张山水画画成了既有时代气息、符合审美主流,同时又充斥着人性、人情和地域特征的作品,充满着形式的美感。1972年,在这样一个火热而残酷的时期,我们广东的艺术家在探讨人性,探讨形式,探讨着如何用一种语言把南国的火热表现出来,可以说,这是70年代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一,真正地符合艺术特征,真正地用艺术打动人。

 
《婆媳上冬学》  汤文选  115cm×67cm  1954年
汤文选《婆媳上冬学》

    艺术家很好地解决了“如何用传统的中国画反映新中国的新生活”这个问题,这幅画采用的是先画轮廓后填彩的方法,在脸部的处理上采用苏联素描的方式,细节处带有光影,很好地用传统的艺术语言来反映当下新的现实生活。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

    作品呈现出更成熟的大家风范,用笔果断,人物刻画细腻,掌握了中国唐代人物画的特点,虚化所有背景,人物成为主体,让人物自身的表情来说话。当看到图中的农村老太太拿到选民证时,似乎可以看到很多选民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场景,这也符合“以小见大”“从有说无”的中国文化的精神传统,正是背景的虚掉才更好地表现出人物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这是中国画在50年代时期艺术价值极高的一副作品。

    (我们也很自豪,杨之光也是广东的艺术家。仅仅这个展厅,我们就可以看到众多广东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可以说,在70年来的中国文艺历程中,广东的艺术家在实践延安讲话精神,推动文艺发展,呈现国民的精神面貌,在反映时代的前进的脚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历程中,广东的艺术家占有一个独立的篇章。)

    50年代主要是反映祖国的建设,艺术家煞费苦心地用传统的语言来表现当下的生活。

 
吴镜汀《秦岭工地》

    山水是传统的,人物是现代的,吸收了明清以来版画插图的造型方式,将传统的文人山水和火热的生活结合起来,这幅作品对艺术和生活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这边,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批老艺术家,他们开始用浸润在骨髓里的传统语言为新时期的政治服务,反映新时期,尽管这种反映有它生硬的地方,但是我们在这里真的要肯定,要佩服这些艺术家。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他们不希望传统的艺术在新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被淘汰,力求让中国伟大的传统和这个新时代发生关系,能够延续发展下去。
 

《新开发的公路》 关山月 纸本水墨 117×94cm 1954年
关山月《新开发的公路》

    关山月先生的作品和前面几幅作品不同,就是“我来自传统,我提炼了传统,同时,我又在传统上有所发展”。前面的作品如果去掉下面的人物,就回到了一个古人的情景中。关山月先生的作品没有现代化,如果说现代化的话就只有这一条路,但是这个作品依然呈现了鲜明的现代气息。第一,有我们岭南特有的气息,一种湿润的气息。第二,它开始有了一种很博大的情怀。在这里,我才发现,关山月先生的这种染云,导引了现在岭南绘画一种很重要的风格,包括陈金章先生,许钦松先生,还有其他一些艺术家,这种云彩的来源还是来自于关、黎的。关山月的这一幅作品,大处打出了一种气势,小处又非常的精锐。这幅作品几乎可以说没有毛病,从山水画的发展史来讲,堪称是新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说红书》 方增先 纸本水墨设色 1964年
方增先《说红书》

    建国以后,我们的文艺开始走向民族化。怎样反映民族的生活,用民族的语言去反映民族化,就成了一个问题。这里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品,方增先的《说红书》。这幅作品对于中国六十年代以后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拉开了浙派人物画的大幕,也开始了所有学院人物画的教学依据,就是线、面结合。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包围性结构来表现一个劳动休憩的场面:一个小孩在说红书。图中主要的人物位置成为了对角线,讲红书的这个人是一个主体,艺术家大胆地把他处理成了背影。他的精彩,是由他对面的这一组人的表情来表现的。尤其是图中右手边的这组听众相当重要,它用旁观者的表情来表现了说红书的精彩。中国传统的人物画就讲究以形写神,要有形,最重要的要有神。这幅作品在形神观上可以说是60年代非常优秀的作品,用说书人的动态,打破了听众的静态,一动一静,在形象上形成对比。更重要的是,这幅画用表情把整个氛围、把说红书的感染力全都凸显了,令新时期形和神的表达走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春风杨柳》 周树桥 布面油彩 1974年
周树桥《春风杨柳》

    走过“文革”的这一代人都知道,九大以后,刘少奇被打倒了;七年以后,林彪被摔死了。九大以后,“文革”就已经告一个段落,大量的红卫兵、百万的知青没有工作。那个时候,高校停止招生。中国的工业非常落后,百万的学生、百万的红卫兵无处可去,成为了中国社会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他们的前途怎么办,也开始提到了中国领导人的意识中。毛泽东用诗人的情怀,大笔一挥:“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广阔的天地里,战天斗地,大有作为”。他发了这么一个号召,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其实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带着主席的号召,打着红旗,唱着战歌,写着血书,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农村。周树桥的《春风杨柳》就表现了第一代知青来到农村以后受到欢迎的场景。在这里,我们看到,第一批知青刚刚坐下来,村里的支书就用一种殷切的眼光、喜悦的眼光、关怀的眼光看着他们,老大姐、老大妈们已经给他们端上了热腾腾的开水,供他们战天斗地的斗笠准备在这里,供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食量——《毛泽东选集》准备在这里。毛泽东思想的阳光从窗口打进来,每个人红光满面、喜气洋洋、春风杨柳。在这里,周树桥真情地、也真切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真实的气息。我们来到农村,我们和贫下中农在一起,我们将和他们一起战天斗地。1972年,这一幅作品被印制成了许多宣传画。可以说,在这一幅宣传画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怀着他们的梦想和热情,来到了农村。这是我们广东的艺术家(周树桥)。在这里,我们同样地注意到了红、光、亮的处理。作者尽最大可能把脸上的红压低过去。他用了一种侧面光,其实侧面光是一种冷光,因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所以他不敢把它处理得太冷光。尽管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这里用了一种中性的色调,这都是广东的一种智慧。
 

《针麻传统创奇迹》 汤沐黎 布面油彩 1972年
汤沐黎《针麻传统创奇迹》

    这一幅作品在“文革”中,在1972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它是那个时代唯一一幅不是红、光、亮的作品。这是一个上海的艺术家,他非常巧妙地在无影灯下,把红、光、亮去掉了。图中反映的是中国的针灸,当时中国针灸在世界,特别是在非洲,引起了巨大的好评,作为我国的一个成果,这幅画反映的就是这样一个事情。这一幅作品画得很不错,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能够不以红、光、亮出现。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样一个年代,你们走在街上,看着红旗,所有东西都是红色的,也就是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情况下,有了这一点蓝,有了这一点白,有了这一点宁静,你会觉得有一种温情,你会觉得人可以在一种火燥中宁静下来。所以,这一幅作品在那样一个年代,对平息人的心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记住这一件作品,记住这些艺术家们在特定年代对艺术的可贵的探索。
 


郝祥《矿工》

     这一幅80年代的作品。80年代我们也是刚从“文革”中走过来,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已经习惯了工农兵的脸上是不能够有黑的。但是在油画的语言中,这种灰色、黑色的调子是非常有味道的,它很有艺术语言的感染性和艺术性。郝祥在这里大胆地在矿工脸上用了灰、用了黑,既符合矿工的身份,又使这幅作品在表现劳动的喜悦、劳动的历程中真正地把一种艺术的语言自身的美表现了出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观念在变,语言在变。

 
《毛主席派人来》 韩书力 纸本水墨设色 1979年
韩书立《毛主席派人来》

    韩书立、杨力舟、王迎春,这些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一届美术硕士研究生。韩书立创作了《毛主席派人来》后,几次到西藏,从此把自己这一辈子也交给了西藏,现在是西藏美协主席、文联主席,现在还常年住在西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走过“文革”后的这一代艺术工作者,怎样去探讨一个形式语言的问题。1984年,中国刚刚结束了一个大讨论,就是“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这个讨论里面,涉及到文艺的有两个核心的东西,一个就是到底是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在“文革”前,我们就说,永远是内容大于形式,确定了我要说什么,我才能思考我怎么说,“说什么”永远比“怎样说”更重要,也就是内容永远地大于形式。1980年,在中国开始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时候,我们开始进入一个“我怎么说”,“是如何把我要表达的内容感情说出来重要,还是内容自身把它表述出来更重要?”的讨论。
 

《大行铁壁》 王迎春、杨力舟纸本水墨设色 1984年
王迎春、杨力舟《大行铁壁》

     在《太行铁臂》这幅画中,可以看到杨力舟、王迎春对形式的探索。有了一个好的主题,我们确定要怎么说,用什么语言说,用什么形式来说,作者在形式美学上做了可贵的探索。第一,他采用纪念碑的形式来表现中国抗日战争太行英雄的群像。更重要的是,他吸取了改革开放后西方传入来的抽象主义、构成主义的表现手法,作品互相叠合,讲究构成的感觉,这幅作品开始追求“怎么说”和“说什么”的统一。其实,在这里“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来评价这个事情,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来呈现这样一种事情。“怎么说”第一次成为了一个主体,也就是说,形式成为了一个主体。

 
《科学的春天》,丁一林,画布油彩,340cm×600cm,2009年

 
《巡堤》 邵亚川 布面油彩 1998年
 

《刘主席在林区》 王德威  布面油彩 1964年
 

《出征》 王吉松 布面油彩 2007年

丁一林《科学的春天》等描写领袖作品

    这几件作品就是将领袖列为主体。新中国以来,领袖的作品一直都是主体。我们看一下早期的两张领袖人物画,艺术语言非常朴实,领袖不做作,人民不做作,领袖和人民在一起,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60年代,中国的油画语言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就是“朴实”。还有一个,油画是外来的,进入新中国以后,油画就面临着“如何民族化”的问题,油画怎样为中国人服务,怎样变成中国人喜欢的东西。因为中国很多老百姓认为油画不好,认为素描不好,为什么呢?有阴阳脸。素描有阴阳脸,油画也有阴阳脸,人的脸上明明都有一个色彩,怎么就一边重一边轻呢?老百姓不喜欢。)


李桦《毛主席和亚非拉人民在一起》(1961年)

    作者在这幅画中探讨了油画的民族化问题,他吸收了早期中国壁画的元素,用平面来反映人脸,所以领袖没有阴阳脸,但同时人物又具有浮雕的立体感。它是油画的,又是民族的,也是符合我们能接受的情感的,这是油画的民族化的探索走得成功的一件作品。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