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羊城晚报】文艺的生活化、大众化、民族化

录入时间: 2015-08-15


1.在延安的日子邵增虎 油画 1989年


2.军民合作李桦 版画 1938年


3.到前线去胡一川 版画 1932年


4.河北阜平东岭村青年参军大会沙飞 摄影 1939年


5.东江怒火潘嘉俊 油画 2015年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月14日,“铜墙铁壁——抗战中的民族责任”主题展在广东美术馆揭幕。展出馆藏作品中反映抗战历史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作品,特邀名家围绕展览的主题创作及各市文广新局推荐的抗战题材优秀作品,约300件(套)。整个展览涵盖了中华民族从觉醒到奋争,最终独立的历程。展览将持续至9月5日。

  九·一八事变以后,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抗战时期的美术创作造就了一个内涵丰富,责任深重的时代主题。展览第一部分由美术馆馆藏作品中挑选出的反映抗战历史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摄影作品等构成。

  墙报、宣传画、木刻等各种大众化的文艺作品,构成抗战文艺创作的特色和主体。如胡一川创作了木刻作品《到前线去》,向亿万人民发出了抵抗侵略的紧急召唤,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赖少其的《抗战门神》,李桦的《军民合作》,沃渣的《全国总动员》,梁永泰的《我们是钢铁的长城》等等,表现了中国军民抗战到底的气魄和决心。
  在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文艺的生活化、大众化、民族化成为中共抗日根据地艺术创新的新路。如:胡一川的《不让敌人通过》、《胜利归来》、《牛犋变工队》、《攻城》等一批优秀的套色木刻。黄新波的《反击》,王琦的《收复》等众多版画作品都紧扣时代主题。

  根据地的画家们继承和发扬了民间年画的优良传统,不但创作了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还起到教育、鼓舞斗志的积极作用,如沃渣的《夺回我们的牛羊》,古元的《练兵》,彦涵的《军民团结》《保卫家乡》,力群的《丰衣足食》,林仰峥的《军民一家》等,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推动下,许多摄影工作者奔赴前线,冒着枪林弹雨记录下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方大曾、沙飞、吴印咸的抗战摄影作品,成为抗日战争最直观的历史见证。广东美术馆对这个时期的摄影作品的收藏达近千件。展览将这些珍贵的战地照片略加放大制成展览版,同时将陈列部分原件,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本次展览在展出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作品的同时,还特邀13位创作历史题材的广东名家围绕展览进行主题创作。展览第二部分展出广东省各市文广新局推荐,再由展览组专家委员会从中评选出的83件作品参展,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和水彩(粉)画等种类。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专题展览中,挑选了共计10件作品进京参加专题展。其中,广东著名雕塑家潘鹤在20世纪70年代主创的以抗战为题材,具有全国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大刀进行曲》也被选入国展,并将在展览的中心位置陈列。

朱绍杰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