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张羽:古人的水墨画是经典,但我们没有办法继承《羊城晚报》

录入时间: 2014-07-25


张羽《迷漫的指印》


张羽《水墨仪式》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黄振山

  7月11日至8月3日,广东美术馆举办年度个展 “张羽——意念的形式”,展出张羽的作品由空间、装置、影像、现成品、平面等综合形态组成。

  展览现场展出1000多只白色瓷碗、水、墨组成的装置作品“水墨仪式”。水和墨随时间挥发,在碗沿上留下痕迹,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绘画的画面也正是水和墨在宣纸上留下的痕迹。

  在展品的创作者张羽看来,“水墨不等于水墨画”。通过类似的水墨实验,他正颠覆人们对于水墨的认识,而他也被称为“水墨终结者”。

  水墨革新一直贯穿中国近现代艺术探索的历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艺术家以抽象水墨,探索传统中国画的画法和西方表达方法的相结合。九十年代兴起的实验水墨,侧重思考现代主义和现代性的问题。

  而这个过程,几乎都可以见到张羽的身影。自“八五美术新潮”时期,张羽就从事水墨实验。有评论认为,张羽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历程,正好是中国现当代艺术或水墨实验历史的缩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认为,张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实验水墨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张羽的“灵光”系列参展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策划的“水墨艺术:当代中国艺术的今夕与共”,被认为“用圆形或直线的形式唤起宇宙事件——从气体元素爆炸的恒星或者行星瞬间的美丽和骇人。”而该展览被认为是近年来重要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

  近两年来,“新水墨”热潮受人关注,海外重要的学术机构纷纷呈现以水墨为题的中国艺术展览。主办方告诉记者,此次展览是广东美术馆方面近三年来首次以此形式策划的年度个展,而当代实验水墨恰好成为当下艺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次在广州展出的展览,主要展示张羽“灵光”系列以后的作品。批评家朱其认为,此次个展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水墨艺术家规模最大的一次,而这次展出的作品,走出了平面绘画的系统,切断图像性、笔墨性的联系之后,走出水墨的媒介实验,结合了装置、影像的形式,扩展到空间形式。

  在展厅中,张羽把宣纸浸染在墨水中,让墨水渐渐渗透上宣纸。他认为,以前“气”是画出来的,但其实不用画,水墨本身就给了它“气”,这个渗透上升的过程就是有“气”。“墨分五色,何必费这么大劲画出来?这里就有了。”张羽对羊城晚报记者说,艺术家应该提供思想和认识,这比纯粹当一个画家更为重要。而他自己正试图告诉人们,在面对艺术问题的时候,要换个角度去看。

  水墨画只是水墨的一个方面

  羊城晚报:您认同您是一个水墨终结者的说法?

  张羽: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谈这个问题。水墨的概念从整体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这里所说的水墨,实质不是水墨,而是水墨画。前人没有思考水墨的问题,都说的是水墨画,即用毛笔在一个平面上绘画。二十世纪之前,水墨就是水墨画,二十世纪以后,水墨就不再是水墨画了。水墨画只是水墨的一个方面,水墨还有另外的可能性。

  我的作品就是水墨另外的可能性表达,而非简单的水墨画。从这个角度讲,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把水墨画终结了。或者说,我们终结的是水墨画的画种。水墨画是一个画种,就像油画一样,也是一个画种。今天,再也不是简单的画种问题了,我们把这个问题终结了,水墨仍然继续,它的继续是另外的可能。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的艺术家、画家都在从事水墨画的创作,为什么说要去终结水墨画呢?

  张羽:如果不终结水墨画的画种,你永远就不能进入当代。画种的问题不是当代的问题,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去终结,但艺术史的发展是这样的结果。当从传统进入现代主义,再从现代主义进入当代的时候,这是必然的结果。

  羊城晚报:在一次讲座上,您不把自己现在的创作放在实验水墨的范畴里,这仅是画种的问题?

  张羽:实验水墨是上世纪90年代的问题,我也是实验水墨的领军人物之一。但2000年之后,实验水墨的问题就已经结束了,我们探讨的问题不再是实验水墨的问题。实验水墨包含了现代主义,平面绘画和走出水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实验水墨阶段已经解决了。

  实验水墨解决的问题不是当代的问题,但今天面临的是当代的问题,如果仍放在实验水墨的范围内讨论问题,便讨论不清楚了。如果用传统方法去判断,也判断不了,这里没有笔墨。

  今天,水墨画家在谈论问题的时候,批评家依然用笔墨去谈,实际上是谈不通的。美国大都会去年的展览,索性不要水墨画了。他们认为,中国这么多人在画水墨画,但没有一个人画得好。为何没有人画得好?过去传统从读私塾开始便拿着毛笔,毛笔是日常经验和生命本身,不是技术的问题。然而今天已经放弃毛笔了,没人写毛笔字。毛笔只是一种技术,不再是生命本身,如何能画好?都画不好还要它干嘛?

  古人的水墨画很好,是经典,我们可以学习并从中找出有益的东西,但我们没有办法继承下来。如果你要创造一样新的语言,这种语言必然和它没有关系,是一个重新的开始。就像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完全是两回事。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一样,实验水墨就是实验水墨,文人画就是文人画。可我们的理论一直在混淆,把现代水墨、实验水墨和抽象水墨都揉在一起讨论,还蹦出了“新水墨”的概念。

  国外的重要水墨展览与国内炒作没有关系

  羊城晚报:从2012年开始,涌现了很多“新水墨”的说法,俨然是一种热潮。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涉及水墨,甚至一些以油画成名的人都在个展上以水墨为主角,您怎么看待呢?

  张羽:从整体现象来看,就是商业炒作。“新水墨”概念的接受范围基本在年轻一代,都侧重比较好看的、有趣味性的、商业性的一面。对“新水墨”推进力度最大的就是拍卖,从事批评的没有几个人,完全出于商业化的考虑。

  今天“新水墨”的表达范围没有超越80年代我们所做的探索,水墨当时的发展是很有成就的。如果“新水墨”的提出以及相关艺术家的实践没能超越过去,那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它没有新问题的提出,表现形式也是过去存在的。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国外重要的学术机构在做的水墨展览,也会被传播者认为是“新水墨”热潮的一部分。

  张羽:这是利用它来炒作。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做的展览是当代中国艺术,而不是水墨展,水墨画的部分被全部去除。而且他们是从2007年就开始策划的了。

  羊城晚报:您是认为国外学术机构做的事情跟国内的水墨热潮是没有关系的?

  张羽:对,是没有关系的。只是我们国内的一厢情愿,但这种一厢情愿通过炒作满足了炒作者的目的,比如说画家拿到了钱,背后的人也赚到钱,赚了不明真相的人的钱,拍卖公司也是赚钱。很多拍卖公司都找过我,我说我不介入你们的问题,你们都是虚假的,为了炒作的需要。

  羊城晚报:在这一波水墨热潮里,无论刚参与进来或一直在做水墨的艺术家,多多少少也得到一些益处。您个人因此得到好处了吗?

  张羽:这跟我个人没什么关系,也谈不上什么好处。我没把自己的工作限定在水墨的范围之内。这几年的展览,我强调的问题也不是水墨的问题,而是当代艺术的问题。

  一些油画家去画水墨画,但是他的水墨画和水墨也是没有关系的,仅仅是一个材料,也是为了市场的需要,用这样的材料去画就有人去买,这就是目的。而不是艺术家针对这个问题去探讨什么,除非他探讨的问题和过去完全不同。如果他的水墨画,既不是以前的图像,也不是所谓的实验水墨,而是他很强的个人性,那这就是当代的问题。

  如果还是在画原来的东西的话,换上了水墨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没有意义的。很多人都在画,对于他们自己可能是有意义的,换一种媒介可能更好玩更有趣味性,但这只是艺术家自身的问题,却不是艺术史的问题。我所关注的是艺术发展史的问题,引领大家去探讨的问题。

朱绍杰、黄振山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