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从延安走来,到美术馆去——罗一平馆长领你看“70年中国美术历程”《新快报》

录入时间: 2012-08-23

进馆的1号、2号展厅里,观众将看到大量原本藏于中央文史博物馆的重要文献,是中国美术馆第一次拿出来与大家见面。包括当时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合影照片在内,我们将了解到70年前延安讲话的历史背景,以及众多耳熟能详的作家、艺术家在那个时期的创作状态。

新快报记者 陈煜堃
  500幅作品展现70年的美术历程,200件文献带你走进延安时代!
  此次展览是第一次有如此多的中国美术精品走出中国美术馆。所有参展艺术品都真切地反映了各时期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认识,他们把这种认识用自己的审美和语言表现出来,每幅画作都跟它所处的时代气息特别吻合。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在不同时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视角是如何渗透到7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更、中国文化的变更、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变更和中国审美的变更。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当时在延安有两种不同的文艺思潮,一是提倡用精品唤醒延安人民文艺的感觉,提高大众的审美;二是提倡文艺走近大众,创造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关于“延安的文艺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这个问题,各种声音最后都反映到毛泽东这里。对此,毛泽东即与中宣部代部长凯丰邀请延安文艺工作者参加座谈会,研讨从1942年5月2日至23日持续开展了20多天。座谈会上毛泽东进行了总结性讲话,支持以罗工柳为代表的“普及派”关于“艺术要走近战士、走近工农,为工农服务,反映工农生活,要以工农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民族、战士、民众的精神”的观点。自此,就形成了影响中国文艺70年来发展进程的指导纲领和精神内涵。
  延安文艺座谈会讨论的核心点是“艺术是什么”,当时受苏俄文化的影响颇深,是以车尔尼夫斯基“美是生活,艺术表现生活是不需要修饰的”的观点为主,指导方针就是说艺术家要走近生活去呈现生活中的美,这种美只是呈现,不是修饰也不是评价。这个理论影响了俄罗斯的巡回画派,也影响了十月革命后斯大林时代的文艺风气,同样也影响了延安时期的文艺走向。
  关键词:喜闻乐见
  艺术要能为工农兵服务,艺术要让大众看得懂,要让民众能接受它的形式。
  在“喜闻乐见”的展厅里,既能看到进入新中国后李可染、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关山月和石鲁等一批大师的杰出作品,也能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方理论和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新时期美术的新面貌,以及强调走大众路线在传统门神画基础上进行变革的、充满“喜庆”的新年画和后来杨柳青新年画。
  进入新中国之后,人物画最能表现时代的精神,花鸟画能以它的象征性来歌颂这个时代,但是还有一个画种面临极大的危机,那就是山水画。山水画如何歌颂这个时代?老画家们陷入了困境,即使是在山水中加入现代人物也显得比较牵强,而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杰出的人物———李可染。
  他找到了一个用山水表现新时代的途径,那就是画毛主席诗词,在这个政治氛围越来越浓烈的时代,把一个原来只为贵族服务只为文人服务的画种转变成为政治服务、为时代服务。从李可染开始,就掀开了红色山水的序幕,我们可以看到,在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画中,张显了红色的诗意、红色的山水、红色的时代。

  走进美术馆
  馆长领你看展览

  去年起,全国美术馆相继步入免费时代,全民享受免费文化大餐有了更多的去处!
  以广东美术馆为例,免费开放后首个周末,就迎来了两日超过6200人次入馆参观的人流高峰期。然而,除去一些凑热闹者,也不乏有心人,只是当中又有为数不少初次走进美术馆的“新客人”。问题随之而来,免费时代无疑是拉近美术馆与观众的距离,但是并不等于也拉近了展览、艺术品与观众的距离。为此,本报将携手美术馆,以馆长的视角带领市民看展览,从而收获一次实实在在的、鲜活的美术馆体验之旅。
  展览: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
  地点:广东美术馆(1—12号展厅)
  时间:8月8日—26日(9时至17时,逢周一闭馆)
  形式:免费

关键词:源于生活
  艺术家在创作一个美的作品、伟大的作品时,思路都有它的源泉。这个源泉在延安讲话中被很清晰地指出来,就是人民的生活。在这样的号召下,广大艺术家纷纷走近生活,走近民众,去反映延安这个特定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而当时由于物质匮乏,版画就成为了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是因为材料简便,只需要一个小木板、一把刻刀、少许油墨就能方便地进行成千上万的复制和便捷的传播;另一个是因为延安的版画艺术家们大多在上海受过鲁迅推行的“新版画木刻运动”的熏陶,而“新版画木刻运动”源泉就是德国表现主义。这个时期的版画艺术具有大众性、宣传性和战斗性,它呈现战斗的精神,能够被大众接受,具有媒体的传播功能。
  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版画木刻运动”中,活跃着许多广东人的身影。李桦就是当中的典型,其作品《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是中国艺术史中版画艺术的精品,具有运动感和战斗感,通过向前的主线和光影的配合,把受苦受难压迫的民族在刹那间爆发出来的情绪和力量表现出来,在小小的画布里面蕴含着艺术家调动画面光影和动态营造出来的力量,这也体现了鲁迅关于“版画是战斗的”观点。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更多作品是反映祖国的建设,艺术家煞费苦心地用传统的语言来表现当下的生活。当中,关山月的《新开发的公路》则与其他作品有所不同,也就是“我来自传统,我提炼了传统,同时,我又在传统上有所发展”。这幅画中如果要找现代化的印记,那就只有隐于山中的这一条路,但作品依然呈现了鲜明的现代气息:第一,有我们岭南特有的气息,一种湿润的气息;第二,它开始有了一种很博大的情怀。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关山月在画中的染云,导引了现在岭南绘画一种很重要的风格,包括陈金章先生、许钦松先生等一些艺术家对云彩的表现手法都受到了影响。从山水画的发展史来讲,《新开发的公路》一画,大处打出了一种气势,小处又非常的精锐,堪称是新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解放后,木刻家同样以饱满的热情来关注新闻、反映新中国,如果说之前反映的大多是苦难,那么解放后主要就是喜悦。比如说张桢麒的套色木刻《打麦场上》,我们看到了从这里文艺开始走向歌颂,在反映民众生活时借用了文学中暗喻的手法,画中打麦场的金色既是共产党的阳光、新中国的气息,也是麦田的颜色,表明着丰收喜庆,表明了党的温暖。在这个作品中,艺术、政治和民众心理开始三者合一。
  1972年正处于一个没有艺术的时期,当时艺术形式只有领袖的肖像和红卫兵的历史画像,提倡用红光亮的语言来表现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必须像古典油画一样不见任何笔触,这就形成了概念化的模式。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东的艺术家林丰俗在探讨人性,探讨形式,探讨着如何用一种语言把南国的火热表现出来。这幅《公社假日》就是最好的例子,既不违背红色祖国的战斗热情,符合主流的审美和火热的批判精神,同时还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气息,把审美回归到大众之中。他采用火红的凤凰树来表明火红的时代和火红的热情,通过“公社假日”这样的主题表达了民众在特定的战斗氛围强烈的时代中,对休闲娱乐的需求这种最本能最直接的心声,同时把一张山水画画成了既有时代气息、符合审美主流,同时又充斥着人性、人情和地域特征的作品,充满着形式的美感。
  关键词:人民形象
  艺术反映生活,而现实生活则是由人民群众构成的。在“人民形象”这一线索下的展厅里画家都是赫赫有名的,作品主要就是在用传统语言反映新生活、反映人民的形象,如周昌谷的《两个羊羔》,获过“第一届社会主义阵营美术作品”的金奖,画风朴实,将传统语言和新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在上世纪60年代对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中,董希文是开拓者也是伟大的实践者,他长期在敦煌临摹壁画,用油画来表现西北民情,拉开了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序幕。作为国人熟悉的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董希文的这幅《哈萨克牧羊女》同样是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属国宝级的油画精品,很少走出中国美术馆。
  刘文西的《祖孙四代》是新中国最重要的人物画作品之一。在那个年代出现了两个人物画流派,一个是方增先的《说红书》为代表,另一个则是刘文西的《祖孙四代》。他们都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后刘文西又来到了陕北,在这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一种粗犷的、民俗性的语言,他把民间美术的元素、民俗的艺术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结合起来,创立了“陕北画派”,表现黄土地上人们的情感,包括生活在黄土地上这个特定时期的领袖。
  陈衍宁的《渔港新医》常被临摹,同样在“红、光、亮”的时代,广东人的脸就没处理得那么红那么光,而是更讲究油画的语言和绘画性。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就是说为什么在这个特定的时期,广东艺术家还能坚持既表达这个时代审美的主体———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又能真切地反映民众真实的生活,把艺术本身最本质的语言表现出来,即使在表达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时,依然能在“红、光、亮”上进行良好的处理。
  (本文内容由罗一平馆长口述,广东美术馆新闻与影像部协助整理。)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