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展厅人语

录入时间: 2012-08-22

 

 

观众一:女士(40十岁,建筑师)

能够看到很多名家名作,这是一次充满阳光的宣传。虽然我不是知青,但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这里的许多作品能让我们回忆起当年的时光,例如那些女民兵的形象。在作品方面,我很喜欢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颜色。从我个人来说,因为对大多数的作品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希望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能够在旁边加些文字上的注解,帮助观众理解作品。

 

观众二:老师(50岁,学院教授)

此次画展很好地反映了从延安讲话至今70年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时间跨度还是比较大的,从延安时期到21世纪。在这个过程中,艺术风格是由前期的为政治服务向展现个体的美转变。相比之下,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政治意味不太浓厚的现代作品。另外,我希望美术馆能多进行这种类型的大展,并希望看到更多广东本土画家的作品。

 

观众三:王大爷(60多岁,退休老同志)

70年来的很多代表作品都能够看得到,很多作品之前只是见过印刷品,无法真切地感受上面的笔触。但是原作就可以仔细欣赏,特别是油画,真的是要近距离地端详才能看到画上笔触的起伏和细腻。例如那一副《瑞雪兆丰年》,看印刷品是看不出那一片白色的笔法的,特别是笔触和线条,只有现场看了才能感受到。编排有些许混乱,画种类型跳跃很快,也不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布,所以在70年变化历程这一点上的表现力度不够大。

 

观众四:先生(60多岁,羊城晚报原美术编辑)

看到很多延安时代的老画家的原作,虽然他们已经故去,但是作品依然存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这个画展最难得的地方就在于呈现了很多著名作品的原作,要不然,我们是很难特意去北京看的,就算去了中国美术馆也不一定会拿出来展览。这个画展可以说是全国最高水平的了,堪称国宝级别,特别精彩。里面有胡一川家属提供的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很珍贵。作为广东人,看到陈衍宁、杨之光、汤小铭等广东籍画家的作品就更有亲切感了。建议还可以建立信息平台,主动向美术爱好者发送宣传信息。

 

观众五:黄伯伯(70多岁,高级工程师)

看到这些作品,能够回忆起以往的革命岁月。从延安走来嘛,很多东西都可以回忆,在这些作品当中也看到了许多以往的故事。比如说林风俗的这张《公社假日》吧,1972年画的。那时候的公社很厉害的,是农村生活的中心。画里面的布告,以前其实是黑板报,黑底白字的,很漂亮的。这里艺术家好像就把它美化了一下,变成白底黑字的了,其实以前不是这样的。然后那些单车,“文革”之后也没有那么多单车,以前的单车很少的。艺术家是知道那段历史的,把那时候的公社也作为题材,但是在这些细节上有一些和现实不同,我想应该是艺术家对现实做了一些夸张和美化,这才叫做用艺术手法表现生活嘛(笑)。画中还有那二胡、那鼓,大概是公社的假日里,大家去参加庆祝活动吧,多热闹的场面啊!哦,这里应该是描绘珠海的平沙(兴奋)。

然后还有旁边这张,《婆媳上冬学》。1953年、1954年,当时是搞扫盲嘛。我们那时候是学生,我上初二。那时候政府就说要普及文化,大家都要学会认字。政府就让一些懂字的人在路上,看到谁不会写就教他们写字,这幅画就是这样的场景嘛。那些教人的人,大多数都是在校的学生,当时我也被教去教人了。你们现在管那些叫志愿者,那些教人写字的就是那时候的志愿者咯。 整个展览挺不错的,很真实!


观众六:老师(
40多岁,教师)

整个展览挺好的,展示了中国的艺术发展过程,展示了广东的风采。以前说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就是很好的体现呀。文艺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这些作品中就能看出有浓厚的生活色彩。以前的文艺是为革命,现在的文艺可是为了生活呀。

这些艺术作品都很好,看到这些大师的真迹我很高兴。以往都是在画册上看照片,有时候在其他博物馆(艺博院)看这些画,也都是被当成国宝放在高大的玻璃箱里面,让人难以接近,没有一种亲切感。而现在在这里,名作就挂在墙上,只拿一块玻璃保护画面,既不会对名作有损害,也让人和名作的距离更近,更加亲切,更加真实。从这些名作当中,我可以仔细地观察它的一笔一画,从中真的学习到了很多。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观众七:李同学、陆同学等三人(90后,警官专业学生)

觉得整个展览的质量都挺高的。都是四五十年前的画,很有历史感。但是讲到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我们都看得不是很懂。我觉得是现代教育的问题,历史知识传授并不是很好,有很多以前的事情现在我们这一代已经不太了解了,因此说到画中精神,我们都不知道,而且没有体会。说到这里展出的那些动画片,我还是觉得有中国味道的比较好些。现在不是有很多高科技吗,太多高科技反而掩盖了中国传统比较好看的东西。哎,反正太多技术的也不一定很好。

 

观众八:徐阿姨(50多岁,退休前是会计)

看完这个展览,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很感谢美术馆。感谢她把这么好的作品呈现给我们观众。真的很难得,看到这么珍贵的作品。我说呀,把这些作品从北京运过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呀,这些可都是国宝级的作品呀!

看到这些作品,我非常的震撼。就像眼前的这一幅,这些人驾着一叶小舟在黄河的激流当中拼搏,奋斗,这是人和天的一种斗争,如果他们搏不过的话,他们就被击倒了(原话:他们就沉下去了)。这当中,体现了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延安嘛,毛泽东的年代,先辈们的创业精神实在可贵。以前人的那种奋斗的精神,南泥湾嘛,自强不息的精神,很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学习。现在这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已经被金钱所玷污了,因此,看到这么可贵的作品,能让我们接受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达到心灵上的一种震撼!最后,我真的很感谢美术馆,能给我们这样一次机会,接触这么珍贵的作品!

 

观众九:先生(30多岁,画家)

在这个展览当中,大师的作品有很多,无论是对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都有很大的获益,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比如说,那边潘天寿大师的作品,我之前从来没见过,现在看到了,非常激动。说到这些作品的思想内涵,它们反映的那个时代,那些历史,要上了年纪的人才能够深切体会,我本身了解就不太多啦。说到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这些画作当中,也能学习到很多,尤其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对艺术家的裨益是最大的。

 

观众十:先生(30多岁,高中美术教师)

对这个展览,感觉非常好。因为我是高中美术教师嘛,所以平时在教材里也会看到很多这些作品,但是,今天能在这里看到原作,我非常的激动。看到原作的那种感受,真的和教材上看到的很不一样。这些画啊,每一张都有时代背景。我教学过程当中,因为是教高中的同学,所以美术课就只能跟他们讲一下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等的区别,而不能很仔细地说中国画当中有什么具体的流派,以及这些流派的发展历程。但是,在这个展览当中,我就能自己体会到中国画发展的脉络。比如说,这两张,同样都是山水画,但是它们就有不同。传统的山水画,最重要的是皴法,但是这一张,完全没有用到皴法,这是非常的独特,也反映了中国画的一种新的流派。而另外这一张,和刚刚的山水画又有很大的不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画的多样化发展,以前有花鸟、山水、人物,已经是很多样化了,现在更加的多样化。而映射到整个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也同样是朝着这种多样化的趋向发展。总而言之,这个展览让我很有感受。

 

               广东美术馆 新闻与影像部(整理)

        2012821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