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谢志高:没有生活,我就画不出画《南方日报》

录入时间: 2012-07-03


    关山月与谢志高。

    “请大家给我的画展打分,如能及格我便欣慰。”国家画院一级画师、著名画家谢志高在广东美术馆的个人画展开幕式上,发自肺腑的真诚告白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他阔别广东40余年后,第一次回到故乡举办个展。

    展览宣传册封面里的作品《晴雪》,是谢志高常年到藏区写生后的创作,三个藏族少年红彤彤的笑脸在融化的雪景前格外摄人心魄,画面透着浓浓的真诚与质朴。谢志高用真诚的情感、真诚的艺术语言,将他们定格。

    “谢志高的画,手下无妄笔。他是当今中国人物画坛中可以白手对青天、笔下任舒展的为数不多的高手之一。造型的化境,正是他艺术的张力。流行的狂躁虚妄与他无缘。”这是谢志高的老同学、著名画家林墉对他的评价。

    回顾谢志高的艺术人生,有两点让笔者深有感触:首先,他受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的高等学府——广州美院和中央美院,后就职于中国国家画院,是名副其实的御用画家,但他的创作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活的第一现场,几十年来他画过唐山大地震、98抗洪抢险,真诚地表现着农民、建筑工人、渔夫、士兵;其次,他人生道路几番辗转,40余年时间在北方工作、生活,人物画作品中既焕发南国画家明丽潇洒的气氛,又掺以北地风沙,平添了劲拔与浑厚。

    回顾前半生的艺术实践,谢志高说,自己一直坚守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文艺为百姓服务”,这不是教条、更不是空谈,而是一个画家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求索里信守坚持的,展览中400余幅作品就是最好的诠释——谢志高用最朴素的艺术语言、最坚定的艺术态度,创作了一幅幅艺术上真诚的作品。日前,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谢志高,并请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点评其代表作。

    1.艺术道路——

    描绘朴实无华的人和事

    【1958年,年仅16岁的谢志高从汕头考取广州美术学院附中。这个年代,各种运动纷至沓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谢志高一下子来到“广阔的天地”间。1968年从广州美院毕业,又赶上“文革”,阴差阳错地分配到河北省出版发行局工作,他坚持创作不动摇,创作出《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幅让他一举成名的作品。这20年里,除了美术专业训练外,谢志高长期在农村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生活体验,他总结说:“这奠定了日后自己要走向一条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道路”。】

    南方日报:广州美院学习的十年,对于你日后的创作道路,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谢志高:一方面是专业训练。当时关山月是广州美院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他要亲自搞一个实验班,推行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他从美院附中挑选了几个成绩好的同学来到国画系,其中就有林墉、钟增亚和我。

    另一方面就是广泛的社会运动,把农村当成课堂。16岁我刚进校门,未及上课就背起行囊,随全校师生到粤西最贫困的山区劳动。每年都有一个实习阶段要下乡劳动,每次最少一两个月。有一次印象很深,为了把中南局书记陶铸在“四清”运动中的经验推广到中南五区,我们几个美院学生白天与陶铸一起工作,晚上把他的经验画成幻灯片,通过幻灯机在中南五省的农村播放。

    应该说,朴素、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打破了美术学院课堂里的平静,与农民“同吃同住”,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兴奋,劳动之余描绘身边那些朴实无华的人和事,使我们不断获得艺术灵感。

    南方日报:回到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您的生活经历了诸多不平坦的转折,从广州美院毕业后,您只身到河北工作了十年,对于创作有何影响?

    谢志高:受到海外关系的影响,后来我毕业被分配到遥远的河北工作。1975年,我在河北和一个同事创作了《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了参加全国年画展,我决定创作作品反映毛主席到河北邯郸视察棉田的事情。我背着铺盖到邯郸农村去,去采访当年见过主席的人,最终完成了这幅作品。结果画作送到北京评审时,才发现全国同样题材的画竟然有好几十幅,包括当年年画名家刘文西的作品。但最后只入选了我们这一张。这一次,我们这幅画竟然挂在了中国美术馆展厅的正中间。《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给我们这幅画配发了一个评论文章,成为轰动一时的作品。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第三天,我就到现场去采访。我们从石家庄坐着敞篷大卡车进入了唐山,当时的煤矿工人还在坚持下矿抓革命生产,我也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矿区采访,创作了一批作品。

    在河北工作的这十年里,我几乎干遍了北方的所有农活。所有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既磨练了意志和体魄,也让我深刻体验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人文状况,积累了丰富的原始素材,奠定了我艺术人生的道路和价值取向。

    2.艺术语言——

    追求朴实厚重反对华丽

    【1978年,谢志高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成为“文革”恢复高考后央美首届研究生。当时他的老师,包括了吴作人、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等名家。在中央美院两年学习、八年教学的时光,谢志高没有改变自己的创作道路,之后,他进入中国画研究院工作。虽然身居城市,但他依然走向最艰苦生活的前沿,创作了《建设者》《祝福》《沙田绿雨》《春蚕》等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

    南方日报: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对于您的人物画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谢志高: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央美研究生,很明确的方向就是学习人物画。我们的老师是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画家,囊括了吴作人(院长)、叶浅予(系主任)、李可染、蒋兆和等,学校还请了何海霞、启功等给我们上课。老师讲课同时还经常示范,学校也办了很多讲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很多人评论我的画风是刚柔相济、南北交融,主要是和我的经历有关系,在三个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居住过--上海、广州和北京。从1966年开始算,我有42年、大半辈子生活在北方了。一方面,接触了很多农村、基层的东西。另一方面,中央美院当时都是全国最著名的画家,实际上,又让我接触到了最好的美术教育。

    南方日报:这些年虽然生活在北京,但是您的创作似乎还是和底层人紧密结合。

    谢志高:1993年,我在《光明日报》读到一篇报告文学,讲到河北省有7个农民自发给村子修路,这是农村致富的必由之路,看了之后很感动,我专门到了河北找到他们进行采访。但这个创作我没有立即完成。2005年,中国美术馆组织了一个展览叫“农民农民”,我才把这7个农民的素材拿出来创作,完成了《山里人》这张画。

    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的是实地采访,因为生活给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比如1998年长江暴发洪灾,我申请一个人跑过去采访。当时没人愿意跟我一起去,家里人也拦着我,但我说,我是画人物画的,必须要到第一线,要到基层去,这么大的事,必须去考察一下,去体验一下军民一齐防洪的壮观场面,这是一种积累,有了这样的积累,以后的画才能不一样。

    在艺术中,我一直在努力追求自然、清新、朴实、厚重,我不喜欢很华丽的辞藻、做作过分的剑拔弩张的东西,我喜欢敦朴的东西,也和我表现的题材有关系,我表现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用华丽的技法也不合适。比如说我根据茅盾小说《春蚕》创作同名连环画《春蚕》,表现是中国1930年代养蚕的农民的疾苦,只能用很低沉的、单纯的笔墨来表现,不能用太过明快、轻松的笔法。

    3.艺术信条——

    反对无病呻吟、玩世不恭

    【谢志高总结说,几十年来的艺术生涯,他对艺术孜孜不倦探索。他未曾偷懒,勤勤恳恳地劳作,清清白白地做人。他信守并坚持了以下的创作准则:首先,每年离开北京到各地采风,体验生活;其次,在生活中坚持画速写,用笔记下眼前瞬间的印象;再次,每年都要创作新的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有人评论说,他是中国人物画现实主义创作最有成就的实践者之一。】

    南方日报:似乎您创作的主题几十年没有改变,就是表现劳动者、平凡人。

    谢志高:虽然我在国家画院工作,有人说我们是御用画家,但是我格外地热衷于表现工、农、兵,喜欢普通老百姓,因为我自己就是老百姓,所以我有一种平民情结。

    比如我的一幅作品《建设者》,我想表现城市里的了建筑工人,当时跑了很多工地。在这幅画里,我用雕塑感来表现建筑工人的形象,感觉他们应该与城市里的高楼同在,就如同一座纪念碑。

    我这辈子的艺术道路,主要是实践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精神——“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我们从懂得用绘画来创作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为普罗大众画画的。这是一个教育的结果,虽然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坚守了下来,也乐在其中。

    南方日报:现在的艺术标准仿佛更加多元,很多画家习惯了闭门造车,但抓住眼球和热点也能声名鹊起,您那种过于“真诚、朴实”的创作,会不会被淹没?

    谢志高:坚持文艺为百姓服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认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艺术真理。虽然不是华丽高深的理论语言,但毛主席用最朴实的话表达出来了。因为我认为,艺术不应该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它应该被广大老百姓接受。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是精神产品,应该能影响社会,影响老百姓。

    现在时代多元了,但是我始终反对在艺术里无病呻吟、玩世不恭。在艺术创作中,“坚持从生活中来”已经内化成我们的一种创作自觉,因为对于我来说,没有生活就画不了画,就像是厨师一样,没有材料怎么可以做出好菜呢?

    其实我们心中总有一杆称,心中总是有一个标准。现在走红还不能算成功,一定要盖棺论定,我们要学会对现在很多红得发紫的东西打个问号。真正留在美术史上的东西必须要经过时间考验,时间才能做出最公正的判断。

    专题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何金花
    来源:南方日报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