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广东民间美术生态考察展·粤东篇(简介)

录入时间: 2008-11-25

第一部分:澄海纱丁
   
纱丁是潮汕民间传统彩扎工艺之一 ,以表现人物为主。纱丁在既往的主要用途是在某家“添丁”时,亲友作为志贺的礼品,还常用于厅堂摆设、贺婚祝寿以及祭奠的冥品,用于艺人之间的“斗艺”、参加展览、比赛的特庄丁最为精致,代表纱丁制作的最高水平。纱丁采用浮洋泥塑的彩绘纱丁头,纸扎的胚体,并用绸缎、绢制的衣服做装饰,然后将各种用绨纸剪的纹样点缀其上而成。集工艺行业中的做纸胚、做手脚、穿衣袍、錾图案、做头盔、做坐骑、室内外景物及道具等工种,再加上竹木、金属、棉塑、书画等工艺于一体的装饰陈设艺术。
    潮汕纱丁取材主要源于潮剧,但由于纱丁头的开脸都是固定的脸谱样式,所以表现人物情绪变化,都是通过体现人物一些互动动作来完成的,如“拂袖而去”、“掩面难言”、“怒发冲冠”、“弃甲而逃”等最能表现剧情的关键环节。传统“纱丁屏”不着重背景,但对人物手中的“道具” 与“行头”却很注重,其制作精细程度超出一般想象。
    潮汕纱丁产地主要集中于潮州、澄海两地。据《澄海县志》记载:早在清初,澄海便有纱丁作坊。所作纱丁曾在清末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展览会,民国时期的纱丁畅销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潮汕纱丁曾到法国、美国、加拿大、科威特近10个国家参加艺术展览,深受外国友人好评。但近年来,产量萎缩,从业艺人日少,前景堪忧。

第二部分:浮洋泥塑
    出自广东省潮州市浮洋镇,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中国三大泥塑。浮洋镇的大吴、颜厝以及相邻的龙湖镇后郭三个自然村,自古生产泥塑(俗称“土翁仔”),而且分工明确,各有特色。大吴村以戏曲、民俗人物“翁仔屏”、戏剧脸谱著称;颜厝村产喜童、耍货;后郭村产神、佛像。其中以大吴生产的“翁仔屏”技艺最为精湛,因而也有将浮洋泥塑称为大吴泥塑。
    浮洋泥塑历史悠久,相传南宋末年,福建漳浦人吴静山,曾随父在无锡经商并学会了惠山泥塑技艺,后避战乱,南迁大吴村,以制作泥塑玩具为生,从此技艺代代相传,清中至民初最为鼎盛。当年大吴村有泥塑艺人400多人,农忙耕作,农闲捏泥,几乎家家作坊,人人泥塑。浮洋镇因而形成了一条买卖泥塑的“翁仔街”,吸引八方来客。
    浮洋泥塑内容形式可分为五大门类:第一类即戏曲故事人物;第二类是脸谱、木偶头、纱丁头;第三类是肖像,多以真人形象雕塑。第四类为神佛像;第五类是儿童玩具、土叽咕(哨子)等,也称“耍货”“杂锦”。其中的戏曲人物“翁仔屏”的打泥片贴塑的技艺炉火纯青,贴、印、彩技法的有机结合,最具大吴泥塑工艺特色,亦曾对潮州枫溪陶瓷艺术产生影响。
    浮洋泥塑在“文革”期间被作为“四旧”受到毁灭性摧残,从艺人才凋零,近年得以复苏。改革开放后,老的泥塑精品被古董商大量收购流往海外,留存本土的如凤毛麟角,尤为难求。

第三部分:潮汕铁枝木偶
    潮州铁枝木偶,也称铁线木偶或阳窗纸影,是流行于粤东的民间傀儡剧种。
    铁枝木偶渊源于中国民间的皮影戏。据萧遥天《潮州戏剧音乐志》考证,在南宋末,逃难的孤臣、义民将皮影戏带到南方。至清代,潮州皮影戏最盛行,民间称为“纸影戏”。正名“竹窗纸影”,因台面由竹框裱白纸组成投影幕而得名。近代纸影戏日渐衰落,为了以新奇争取观众,改竹窗为玻璃窗,后来,玻璃窗也弃去,号“阳窗纸影”,民间简称“纸影”,同时,弃皮影不用,模仿木偶戏形状,用稻草札成躯干,穿上戏服,安上浮洋大吴村泥制的“安仔头”,纸手木足,称“圆身纸影”。用纸影之名而演木偶之实,因此,潮州“纸影戏”在全国木偶戏中是独一无二的。
    铁枝木偶由一根铁枝固定身躯,两枝铁枝操纵两臂。偶头用红泥塑成,晒干烘烤定型后上彩,绘上各种人物的脸谱,再涂上防水蜡。传统的木偶造型,借鉴了民间神像、古代彩塑和戏曲脸谱等的造型和技法。按照不同的角色身分,演出时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
    二十世纪初,铁枝木偶戏班参照戏剧舞台,改用绣帘作为幕布,台上摆上道具,丰富场景表演,偶身也改用木头削制,曲调改唱潮剧曲目,艺人边唱边操作,有时一人要扮唱多个角色。传统戏目有《桃花过渡》、《柴房会》、《盗仙草》、《杨八姐闯幽州》等,具有浓厚的潮汕文化特色,是潮州铁枝木偶的代表戏目。

第四部分:潮阳香稿塑
    香稿塑也称香末塑,为粤东古邑潮阳所独有,同时也是面临失传的一种民间艺术门类。
    香稿塑始创于清末,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原料很特殊,采集于“稿树”树皮的黏质,经碾碎成稿粉末状,渗水制成的可塑性很强的树泥,作为捏塑用材,干燥后极为坚韧。过去民间多将它作为制作大神香的原料,因此,也有“稿末”、“香末”之称。在潮阳民间,时年八节、游神赛会、祭祀神灵的民俗活动中,大神香是最普遍的供品之一,艺人将这种香稿末原料捏塑成龙凤、花鸟、虫鱼、戏剧人物附在大香上作为装饰。这就是香稿塑的雏形。
    作为独立的艺术品,香稿塑为潮阳著名艺人黄星阁所创。黄星阁突破香稿塑依附装饰大神香的局限,摒弃其祭祀的用途,吸取了泥塑、纱丁等姐妹艺术精华,根据香稿可塑性较强的特点,发展成为用稻草与纸粘合作坯,外部用香末捏制成摆件、挂件等品种的捏塑工艺,创出立体人物香稿塑,成为欣赏性的艺术品,其审美应用功能与纱丁相类似。
    香稿塑摆件多由艺人手捏塑制,不受模具的制约。挂件属于一般产品,用模具印制,批量生产。香稿塑制作方法与泥塑程序相类同,除塑造之外,还要历经扎坯、捏塑、入色、彩画、上光、打蜡等工序。
    香稿塑重量轻且不易损坏,比泥塑更坚固,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上世纪70年代是香稿塑相对繁荣的时期。如今,此门工艺濒临灭绝,只有黄星阁的儿子黄斯毅等少数人继承这门技艺,默默地守护着。

第五部分:潮阳剪纸
    潮汕剪纸分布于潮州、潮阳、澄海、饶平等地,其中潮阳民间剪纸最具地方特色,是潮汕剪纸的优秀代表。
    潮阳民间剪纸艺术生存与发展有着丰厚的文化土壤,潮汕节多,民俗文化活动历来多姿多彩,时年八节,游神赛会、元宵赛灯、中秋拜月、婚丧寿宴、敬祖酬神、祭拜的民俗十分隆重,一直有“赛会”、“赛桌”的传统民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既是各类民间艺术争奇斗艳的大比赛,剪纸民间艺人也得以一展身手。潮阳民间剪纸一个主要功用是祭品的装饰,这是明显区别于北方剪纸的特点。
    潮阳民间剪纸采用的题材非常广泛,花鸟虫鱼,动物走兽,戏曲人物,市井百姓,只要进入艺人视野,便能变为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基本上可归纳为:供品花与礼品装饰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传统戏曲人物等几大类。以浓郁的海洋性民俗乡土文化特色异趣于北方剪纸,其中传统戏曲人物、供品贴花最有特色。
    潮阳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集实用性、装饰性、表现性、写意性于一身,艺术表现风格表达以精巧细腻,清丽脱俗,雅致秀逸,别有情趣,空灵剔透,刀剪味浓郁构成主要特色。戏曲人物剪纸的阳剪技艺别具一格,纤线若丝的剪法高超的技巧令人叹绝。它是岭南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集中体现了南方剪纸的优秀特点与艺术风貌。

潮汕粿印模
    潮汕人“做粿”源于各种祭祀活动,先民为了祈求神灵消灾赐福,保祐风调雨顺,在每年各个重要时令,都要向主宰的神祗膜拜许愿,而许愿时的供品,主要就是各种粿品。而“做粿”必定离不开粿印模。
    有人将潮汕粿品种类繁多的成因归结为潮汕节多和老爷(神)多。潮汕时年八节有近二十个以上,由于每个时节的祭拜对象不一,供品也不尽相同。其中一些祭祀活动还带有“赛会”、“赛桌”的性质,使得粿品的花样不断翻新,制作日趋精细,要做成 “雅粿”,最重要的是必须有“雅粿印”,谁家拥有“雅粿印” 做出来的“雅粿”必定在赛桌上“露脸”。
    潮汕的粿印最有特色为粿桃印和月饼印模。通常在印模上深雕刻出凹纹吉祥图案,受潮州木雕影响,粿印雕刻刀法干净爽利,艺术性颇高。大多用龙眼木雕刻,內涂上红漆保护,方便脱模。也有一些保留为原木。部分用陶烧制。
    桃形印模最为常见,很有潮汕特色,用来印制帶馅的红桃粿,其深雕的粿印中间雕衬古篆体“寿”字,“寿”字写法多变,周边饰以回形纹,寿桃象征长寿。
    月饼印模型制最多,有圆形、八卦形和其它异形。较为特别的是“双面粿印”,图案纹饰精美,构思别致,突出民间寓意“吉祥福寿”的传统主题,表达美好祈盼。

第六部分:潮绣
    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重要分支。产区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一带。
    潮绣历史可上溯至唐代,传“潮州开元镇国禅寺”珍藏有唐代的刺绣幔帐幢幡,为镇寺之宝,秘不示人,被誉为刺绣珍品。唐代盛行的蹙金绣在中原地区几乎失传,反而在潮绣盘金绣中得到体现,成为主要绣种。潮汕民间刺绣物品经常采用红缎作地,以盘金绣、平绒绣辅助圈金银轮廓绣制形象图案,富丽的装饰风格与陝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盛唐时期大红罗地蹙金绣裙如出一辙,可见潮绣在历史上秉承盛唐皇家刺绣遗风,并在民间得到传承,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明清时期,潮州城已有民谣:“东门晒渔网,西门摆花规(绣花),南门削竹箸(竹编),北门挲脚腿(打绳索)。”康熙《澄海县志》记载:“百金之家,妇女不尽出;千金之家,妇女不步行。勤于女工,帛虽盈箱,不弃其治麻。”从这些记述中可见当时刺绣己成为百姓谋生的主要手艺之一和刺绣风气之盛。
    潮绣有丰富多彩的绣种和针法:计有钉金绣,又称盘金绣;金绒混合绣;绒绣;线绣;珠绣等。其风格表现为色彩绚丽堂皇,大雅大俗。构图饱满匀称,繁而不乱。造型装饰夸张,写意传神。题材源自生活,图必吉祥等等。

潮汕藤编
    潮汕藤编制品以造型多样、工艺精致、结实耐用著称,其中以潮汕妇女做手工所用的小件盛具最为精巧。小件藤圆盒多为妇女盛放针线等和梳妆常用小物品,而最有特色为潮汕妇女称之为“藤箶”的盛具。潮汕妇女有自幼学绣花的传统,在农村乡镇,经常可以看到宗祠厅堂里,屋前榕荫下,三五成群的姑娘、少妇聚集在一起做抽纱、钩织通花,旁边就放着“藤箶”,盛放针线和钩织通花、抽纱绣件半成品,呈现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织女图。
    “藤箶”,是潮汕藤编工艺的典型器。造型为扁矮圆型,大小不一,由细藤编就,纹路雅致,经多年使用后,呈现一层油亮光润的金黄色包浆,令人爱不释手,充分体现了潮汕民间藤编技艺极尽其工的特色。
    现今,从事这项细藤工艺的匠人越来越少,藤编工艺产品变得粗糙,精致实用的藤制品变得更为难见,藤编生产日渐式微,高超的技艺近乎失传。

第七部分: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盛行于粤东及闽南一带,以潮汕地区技艺最精,所以冠名为“潮州木雕”。潮州木雕艺人根据潮汕地处海滨,潮湿多雨,咸湿的海风容易侵蚀木材的特点,创造了髹漆贴金的技艺,具有抗腐蚀、抗虫蛀、耐久不变色,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特点。故另有“金漆木雕”之称。
    潮州木雕的技法极为丰富,主要有沉雕、浮雕、圆雕、通雕〔也称镂雕〕。其中以通雕最负盛名,在我国传统木雕中独树一帜。艺人在有限的空间体积中多层镂刻,多达四、五层,用重叠穿插的构图手法,密而不塞,繁而不乱,层次分明,构图灵活多变。
    潮州木雕广泛应用在建筑装饰:厅堂梁架、藻井、檐角、门楣、屏风、门饰、窗格等。祠堂厅堂是建筑的核心,也是装饰的重点,大厅、拜亭梁架结构上往往镶嵌金漆木雕,拜亭载下两边对称装饰精工雕刻的狮子,凤凰、鱼龙鸟雀等祥瑞动物。狮子的造型经过艺人反复提炼,玲珑精巧,憨态可爱。
    潮汕木雕也用于装饰家具及神器,使室内陈设与建筑装饰浑然一体。潮人崇尚礼义,孝敬祖先,木雕又往往以神器“神龛”、“椟仔”、“馔盒”的装饰最为精美。
    潮汕金漆木雕表现题材广泛,有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民间故事、戏曲故事和小说、历史人物等。木雕题材的选择和偏爱,反映了潮人的人文心态、道德趋向和审美观念。在木雕中有大量表现水族的题材,这与潮人久居海滨有着密切关系。

金漆画
    金漆画是漆画中的一个小门类,属传统漆画,据遗存作品表明,在明末已有相当的艺术水平。清朝200余年间,是金漆画最繁荣、最鼎盛、最辉煌时期。艺人遍布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各地县镇,以及闽南和东南亚一带。
    潮汕的金漆画有精湛的技艺和辉煌成就,主要缘于同潮州木雕的完美结合。粤东所有装饰工艺和潮州木雕都用金,金色需要黑色作衬托,黑色没有金色会显得漆黑一团。因此,潮汕金漆画发展过程中,同潮汕木雕形成相互衬托,相辅相成的孪生姐妹艺术。
    金漆画形式多样,品类繁多,既有用于建筑梁架上的金漆画,又有神器的配套装饰金银漆画,还有金漆画屏风和挂饰。传统的金漆画,功能齐全,辉煌瑰丽而庄重朴实,极富地方特色。
    一是与传统建筑艺术紧密结合、与潮州木雕神器密切配合、与家具装饰密切结合。由于雕饰实用上的结合,使它具有广泛的功能和多样的形制。它与潮州木雕饰品结合,在艺术上产生立体与平面的对比效果。
    二是金漆画的题材内容极其丰富,有人物、花卉、动物,多种多样的连续图案。尤其是人物题材,受粤东众多民间工艺、潮剧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所有民间工艺适用的人物题材,金漆画一概用上。
    三是装饰性强烈。具有“饱满、匀称、疏密有序”的装饰特点。

第八部分:潮汕嵌瓷
    在潮汕以至闽台的许多祠堂庙宇等建筑物的屋脊、檐下、照壁上,有许多用彩色瓷片镶嵌而成的装饰图案或立体画屏,这种独特的建筑装饰工艺称之为“嵌瓷”。
    潮汕嵌瓷工艺始创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民间俗称为“扣饶”或“贴饶”。
    嵌瓷有平嵌、浮嵌、立体嵌三种,平嵌即是利用器皿瓷片本身弧度,制作成接近平面图案,略呈凹凸变化的浅浮雕效果;浮嵌即高浮雕,后半部依附粘接界立面,立体感较强;立体嵌即圆雕,或称“圆身”,具有独立体量,自由构图,不受界面限制。潮汕嵌瓷以“圆身”最有代表性,制作工艺难度最大。
    嵌瓷采用题材广泛,多以表现花鸟虫鱼、瑞兽、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如“双龙抢珠”、“双凤朝阳”、“八骏图”、“清供图”等;其中屋脊上的嵌瓷最有特色,卷草尾常饰有戏剧故事,如《三国》、《封神榜》人物等,有如在露天舞台唱大戏,就像人们所说:厝角头有戏出。
    嵌瓷是一种独特的工艺门类,作为建筑装饰艺术, 有鲜明的地方民俗色彩。耐风雨、抗腐蚀,色彩浓艳,历经百年沧桑不褪色,这是其他工艺门类无法比拟的,解决了许多建筑装饰无法暴露于户外的困难,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另类。

第九部分:粤东彩扎艺术
    彩扎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艺。在旧时粤东,几乎所有的城乡墟镇都有彩扎工艺作坊,大多是“前店后作坊”,因为此类工艺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民俗活动息息相关。时年八节、婚丧喜庆、游神赛会的千变万化的挂灯和张灯结彩的“牌坊门楼”的纸花条、纸花篮,以及生活中的仿真制品和“七月施孤”的纸祭品,都是通过彩扎工艺创制表现的。此种手工艺靠的是“糊、扎、画”三项主要技巧完成,因此潮汕人也称之为“糊料铺”。
    汕尾彩扎融合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两种因素,品类与用项和彩扎技艺基本上同南粤各地类同,唯在彩扎的色彩上喜用强烈的对比颜色,明显是客家人所喜爱,而图案纹样的细致精巧是吸取潮汕民间工艺图案的优秀传统。汕尾民间年节活动的表演艺术“海丰麒麟舞”、“陆丰滚地金龙舞”和“五色狮舞”等艺术所需的道具,体现汕尾彩扎工艺技巧精湛的特色。彩扎艺人必须具备“塑造能力,缚扎技能,民间绘画”三大本事,是民间美术中的多面手。

麦秆剪贴画
    麦秆剪贴画,也称麦秆画,系一门新兴的民间美术品,其历史尚不足70年。麦秆画以普通的大麦秆和小麦秆草为原料,经过浸泡后,加工分剥成表里两层,染上七色百几十个分阶,粘上乳白胶,剪贴在乌、白绸缎或厚白纸、塑料或厚硬纸板盒胚上。
    粤东麦秆贴画,主要产地为潮州市湘桥区和汕尾市陆丰碣石镇。20世纪三、四十年代,潮州旅居印尼的华侨回乡,带回当地的乌细布麦秆画,引起潮人的兴趣和喜爱。新中国成立初期,潮州市泰发绣庄从香港进口印尼乌细布麦秆画小画幅,引发了粤东麦秆画的仿制和创新。1950年代,潮州花灯剪纸工艺社、陆丰碣石工艺厂相继成立,开始麦秆画的生产,产品销往京、穗等大城市,少量出口香港和西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粤东麦秆画生产的高速发展时期,创新与实用相结合的麦秆画珍品盒、高级茶叶包装盒与西欧节日装饰的圣诞挂彩、圣诞小吊新花式品种,打开新的销售渠道,远销欧美,成为两地出口“拳头产业”,从业人员超过二千人以上。市场经济以来,民间手工艺受到冲击,日渐式微。潮州、陆丰虽有艺人仍在继续创新、生产,但是还是今不如昔。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