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历史的现实——章剑1997-2007作品展(新闻稿)

录入时间: 2007-08-09

    “历史的现实--章剑1997-2007作品展”于2007年8月9日至8月19日在广东美术馆10、11号厅展出。“历史的现实-章剑1997-2007作品展” 曾于2006年12月初展于德国埃森;2007年3月22日到4月20日在上海美术馆巡回展出。此次在广东美术馆将展出从其十年绘画作品中精选的约30件作品。
    章剑,1968年生于北京,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在青少年时代,他做过工人,画过动画;他的作品就像他的出生时期具有一种独特之处:处于两代人的交替之间,具有一种承上启下的自我特征;同时他也更像是一位稳健的艺术家,风格温和而冷静,引起广泛的关注。  
    章剑在1997-2007年间的绘画作品具有清晰的个人风格,忧伤、怀旧、关注细节生活,表现了大时代转型背景下的个人的游弋状态。他的作品有描绘青春题材的,表现男孩、女孩温暖的日常生活;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我们熟悉的天安门和长安街,描绘成一个诗意又略带迷离的场域;也有将后海还原成平面舒展微微颤动的一摊湖水。作为描绘者则孤独地游离于风景之外,正像画面上笼罩着的挥之不去的一层迷雾。不确定和感伤,加上光影之间偶尔透出的舒缓的美好,构成了章剑作品中的自由气息和诗性语言。
    章剑几乎跟现在流行的“中国当代艺术”毫无瓜葛,既没有它们的优点,也没有他们的不足,既不愤世嫉俗,也不使用那些常见的象征符号,似乎也没有敏感话题。看起来比抽象作品还“简单”和单纯,似乎更接近绘画本身的含义。但,仔细看,章剑作品中的阳光是具有象征性的,它代表着非常短暂的美好,在一个充满欲望,诱惑和竞争的社会里,对这种美好的向往是每个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人的一块心底飞地。章剑在谈到这批作品时说:“纯净里有重量是我的方向”,章剑在天安门和后海形象中表达的那种无所依靠的虚无感,正是方向失落之后的心理感受,使他艺术中的纯净显示出重量。
    章剑的画既是一种向往,也是一种纪实,没有评论也没有情节,只是如实的生活。所谓日常生活并不是艰辛的劳动,而是休闲。休闲在本质上具有都市的意义,它是工作的对立面,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休闲是个人的活动和空间,它肯定一种个人的价值,个个追求幸福的权利。章剑是按自己的感觉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来作画,但90年代正好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因此他的画己不是单纯的个人话语,而具有更深层的社会意义。
    章剑的这些作品之所以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是因为我们也经历过类似作品中的场景、心理状态等等。其实何止一件作品中的“我”和一个观者的我,谁对这些不熟悉呢?所以容易产生共鸣,但这共鸣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反省。因为引起共鸣的内容不是个体自我自然生长出来的,也不是个体自我主动求索得到的,而是一个时代和社会强加给我们的,几乎没有谁能够躲避和拒绝这种强加,我们只好按照时代和社会的规定性成长,到后来就造成这样的历史事实:我们以为是我们个人的经验和记忆,其实差不多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经验和记忆。章剑试图运用绘画的形式展示以往个人与时代关系的状态、面貌和存在的合理性,在历史所造成的社会结构变化后,留下了他个人化的记录痕迹。


广东美术馆
2007年8月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