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预热升温!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首讲重温粤沪文化共鸣

近日,“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首讲在广东美术馆新馆举行。
作为10月18日隆重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重要系列活动之一,大讲堂以“广东美术百年变革叙论”为题,翻开广东美术百年画卷,开启链接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之旅。
本次活动由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海站)总策展人王绍强担任学术主持,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梁江作主题演讲,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皮道坚、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等参与对谈。

学术主持: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海站)总策展人王绍强
回溯广东美术百年脉络,从岭南画派的“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到当代艺术扎根本土的创新实践,它始终以“新”为魂、以传承为墨,绘就波澜壮阔的百年变革历史。梁江以六祖惠能、利玛窦及康有为等文化巨擘为关键词,梳理广东美术乃至岭南文化“其命惟新”的历史基因。

主讲嘉宾: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梁江
梁江通过详实充分的史料和一系列广东美术经典作品,为观众讲述广东美术百年发展的“叙论”:
广东新会博物馆藏木板油性绘画《木美人》为中国现存最早油画实物;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400多年前自澳门、广东把西方科技和欧洲油画带进中国;主要活动在19世纪初的关作霖,是史籍有明确记载从事油画创作最早的中国画家;18世纪初期,广州“十三行”的外销画远播欧洲,是中国早期油画又一重要现象;
晚清之后,李铁夫、冯钢百等五、六十位广东人赴洋学习西画,大部分归国从事创作和教育,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苏州等地,影响至今;1917年,康有为提出“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吾国之短”,由此引出20世纪的美术变革思潮。

对谈现场
王绍强表示,“广东近代美术家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有着基于自身文化的思考,在延续传统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创新。”他认为,历史基因、文化性格决定了广东美术和岭南文化的特质。作为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美术始终从自身所能出发,务实地与时代同行,为时代服务。

对谈嘉宾: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皮道坚
“其命惟新,是岭南美术、广东文化的内在品格。积极入世的特征,让广东美术积极投入到缔造近现代中国社会秩序的历史洪流,并以此进行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皮道坚说。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都市文化的兴起,都为广东美术变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广东美术家创作了一大批把握时代脉搏、振奋民族精神、表达民族自豪感的作品。”在皮道坚看来,广东美术有着先锋化、世俗化、平民化等特征,契合当下文化语境,探索艺术语言变革,因此涌现了洋画运动、新兴木刻、南方美感等美术现象,更在改革开放时期,孕育出实验艺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语境发生变化,广东前卫艺术在全国有独特影响”,皮道坚特别提到。

对谈嘉宾: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
“自开埠以来,上海就是一个大平台、大摇篮、大舞台,有一种类似扩音器的效应”。
项苙苹以广东梅州人、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创始人林风眠在上海活动的重要经历为例,重点分享了上海在近现代中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各国商品、各国思想在此碰撞和汇聚,有着更多展示文化和信息的可能性。”她说。
1912年,东西思潮在上海激荡,为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舞台。这一年的4月,在上海福州路的惠福里,来自广州的“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了审美书馆。他们以《真相画报》为旗帜,发出中国画革新先声。隐匿于弄堂的小楼,就此成为艺术变革的策源地,也成为了岭南画派的重要摇篮。

活动现场
上海跟广东都有着海洋文化的共性,近代以来,粤沪两地文化艺术经济持续联动,交流不断。梁江认为,百年大展的意义不仅是梳理广东美术的传统,更是促成中国近现代两大美术变革重镇的直接对话和交流。项苙苹强调,两地文化交流交融、开放包容的精神和状态,在当下别具意义,即将到来的大展将为粤沪文化交流,开启新的篇章。

岭南画派经典“闪亮”上海苏州河畔
作为本次“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启幕的预热活动,在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期间每天18时至22时,苏州河畔的“闪亮·上海 静安光影季”上演了广东美术名家名作光影秀,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光影秀以AI的艺术创作方式,对画作进行动态化创新呈现,以光影“重生”岭南画派艺术大作,让岭南画派的经典作品获得了全新的诠释。

一幅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水墨花园”倒映在温婉的潺潺流水上,形成了奇妙的和谐共鸣,海派的万千气象与岭南的“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精神也在此得以贯通呈现。

当晚风携着海上旧梦的余韵,带着轮渡汽笛的回响,轻轻拂过苏州河,流水承载着光影,为这段跨越百年的艺术对话画下新的年轮。
岭南文化与海派气韵最美的相遇即将拉开大幕。

2025年金秋
让我们相约上海
共同见证这场
贯通传统与当代
连接岭南与江南
的艺术盛事!
审定 / 涂晓庞
审校 / 曾睿洁
文字 / 羊城晚报
图片 / 李伟杰 杜悦儿
编辑 / 张萌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