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作者介绍

录入时间: 2007-12-13

陈惠彪艺术简历

陈惠彪1964年生于广东,1990年毕业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学院
2002年8月,作品《空间感应》参加韩国大田十七届亚洲艺术展
2002年10,南海桂城秋海棠美术馆任名誉馆长
2002年11月,出版《陈惠彪水墨集》
2002年1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陈惠彪水墨展·研讨会”
2002年11月,作品《荷塘》入选《新中国美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11月,作品《荷花》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2002年11月,作品《无题系列》被佛山市图书馆收藏
2002年12月,作品发表于《文艺报》
2003年1月,作品及文章《作为问题的陈惠彪--陈惠彪水墨展·研讨会摘要》发表于《水墨研究》2003年第1期
2003年3月,参加瑞典斯德哥尔摩春季国际艺术节
2003年3月,作品《秋荷》被收入《当代中国意笔小品精选》(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3年4月,作品及文章《笔墨、图式、精神--一种水墨图式透视》发表于《文艺研究》2003年第二期
2003年7月,《融--陈惠彪水墨集》(壬午篇)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3年7月,作品及文章《似是肌理而非肌理 不刻意自得意趣》--陈惠彪的水墨画(梅墨生著)发表于《荣宝斋》2003年第四期
2003年8月,作品《鱼系列》被甘肃陇中画院收藏
2003年10月,作品发表于《当代艺人》2003第二辑
2003年11月7日,澳门画家郭桓先生逝世作题为《逝者斯人》并发表于11月13日《澳门日报》
2003年11月,作品及文章《读画与作画》(易英著)--看陈惠彪的水墨画  发表于《美术观察》2003年第11期
2003年12月,文章《惠彪的水墨世界》(尹汉胤著)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12月,作品《无题系列》参加在香港文化博物院举办的第十八届亚洲国际美术展览会
2004年2月15日,文章《才情与文化的“渍淀” 》 (罗一平著)发表于《美术研究》第113期
2004年3月,参加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举办的“中国画高级人才”研修班
2004年3月8日-18日,参加在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周韶华艺术工作室举办的“当代中国水墨神韵提名展”
2004年3月,作品发表于《美术报》
2004年4月2日,文章《逝者斯人》发表于《羊城晚报》
2004年4月8日-15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参加“当代中国水墨神韵提名展”,并获“艺术非凡奖”
2004年4月,作品及文章〈〈陈惠彪就是陈惠彪〉〉(王炎林著)发表2004年第四期《画刊》
2004年5月,作品在四川美术馆、湖北美术院参加巡回展览
2004年5月,作品及文章《漠漠荒原,依依此心》(周正著)发表在2004年5月份《画风》--当代广东中青年画家解读
2004年6月,作品及文章《魔瘴在这里产生》(刘汉著)发表于二00三年《中国艺术》特辑
2004年7月,文章《陈惠彪:商道乃向画中悟》(桂蔚著)发表于《民营经济报》C版
2004年7月,作品《鱼》入选广东省“庆祝建国55周年美术作品展”
2004年8月,作品《鱼》及文章《信息时代的水墨之光》(方旭东、胡斌著)发表于《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
2004年9月,作品《鱼·石》系列。《鱼·荷》系列被周韶华艺术工作室收藏
2004年10月,作品《荷花系列》·《鱼系列》及文章《奇才·怪画》杨育锋著发表于《中国绿色画报》2004年10月刊
2004年10月,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到福建省龙岩市参加“闽西行”采风团对闽山进行考察和文化交流
2004年12月,作品及文章《献给母亲》发表于《水墨研究》2004年12期
2005年4 月,作品及文章《此象疑是天上有》(王宏建著)发表于河南省《国画家报》
2005年5月29日- 6月4 ,中国美术馆举办“陈惠彪水墨展”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