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前言

录入时间: 2007-10-25

    曹国昌是我1960年代的学生,介绍他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从曹国昌拿出来的自1970年代起到现在的几十件作品中,可以看到从早期带有装饰性的写实风格进一步向抽象化、构成化发展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与酝酿后,作品又回归于具象。在变异客观物象的形态中制造出趣味与美感,力求简约、概括和风格化的语言。这就构成了曹国昌造型优美典雅,富有诗意的基本特点。
    曹国昌为人低调。在他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为社会艺术时尚动摇他的艺术信仰,执着而坚韧不拔地献身于艺术的探索。从曹国昌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属于他早期的作品多为木雕,以“青春”为题材,着意表现积极、健康和向上生命力。艺术手法属于写实的类型。进入中年的作品在思想精神性方面着意探寻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材质更具多样性。艺术造型手法界乎具象与抽象之间。从而使作品在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品味等方面更加日臻完美到位。之后他又将大部分的时间献身于他最为热衷的木雕艺术中去。曹国昌的雕塑作品是其生命的延续和人格精神熔铸的体现。
    真情的投入是艺术创作真、善、美的首要条件。创作于1983年的《儿子》在六届美展受到一致的好评。这件作品追求写意,传情又充满人性的感觉。
影响雕塑形态的因素很多。如量感、体积、起伏、触觉、节奏、运动、光影等。而曹国昌特别注意材质与形式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他有其独到之处。他坚持“材料决定形式”。
    曹国昌又是一个全情投入工作中的艺术家,当进入创作状态,艺术创作就使他进入了一种超越平常的、思绪澎湃的、难以平静的状态。
    看了曹国昌这么多好的雕塑作品,我感到高兴之余也回忆起曹国昌学生时给我的深刻印象。在他身上既有着1950~1960年代成长起来的整整一代中年雕塑家在青年时代就共有的生活简朴、勤奋刻苦、尊师重道的共同性;又有着属于他自身的性格沉稳、执着坚韧、诚实厚道、进取心强的个人特征。在人生漫长的几十年旅途中,无论是1970年代生活的艰难曲折或当今生活安稳平坦,都没有造成影响其追求艺术的进取精神的消极因素。
    所以,曹国昌对今天立志献身雕塑艺术发展的青年学子来说,具有榜样的作用。

潘鹤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