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微观又神奇的微观世界《周末画报》
录入时间: 2010-09-01
8月中,赵阳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了摄影展《微观》。如摄影展的名字,赵阳的摄影作品都是用微距方式拍摄的,拍摄对象相当普遍,有石头、有沙子、有金属、有木头,都是一些日常随处可见的物体。但赵阳把这些物体的表面记录下来,并放大之后,世人却看到了另一个肉眼无法感受的奇妙世界。
所有的照片都看似非常抽象,实际是微小世界的真实景观。金属的粗粝冰冷、泥土的深重斑驳、树木古老自然的生气或是水的透亮流畅,沙的飘涉流动,都在镜头中呈现出来自本来面目的强烈与真实感。当然,这些天然物质的面目被赵阳的镜头特别挑选出来,构成了一幅画面,并形成一张摄影作品之后,在被他人观看时,出现了更多的延伸空间,更多的想像——如在展览序言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章利国这亲写道:“它们像是具象,又如抽象;仿佛油画,又似版画、丙烯画或者水彩画;是如画的风景,亦是逼真纪实的自然而非呆板的图画。”甚至于画面之中,我们也不仅仅看到了自然的神奇,有时会看到一个故事,有时会看到一段记忆,甚至有时会看到犹如精心绘制的山水画。
这样的画面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好奇,为什么身为中国美术工业设计专业的创办人,赵阳会拍摄这样微观的照片。赵阳告诉我,他完全是无心插柳,却恰好发现了来自微观视觉的奇妙世界。
五六年前,赵阳准备继续画画,于是他拿起了照相机,打算拍下一些画画的素材。作为从事多年的工业设计专家,身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的他,很自然地从材料出发,记录着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发现,和别人拍摄风景不同,他只注意材质的肌理,因此,他人不关注的角落、细节都成了他拍摄的对象,可以是路边的一块石头,墙上的一块斑驳的痕迹,或是一棵树上的一块树皮。拍着拍着,赵阳身边很多朋友开始赞扬这批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的照片,人们都很惊讶这个“微观”的天然世界,从而给了他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赵阳就一路拍着,最终促成他来到广东美术馆举办了个人摄影展《微观》。
无心插柳的另一收获是,想画画的赵阳,在这些“微距”摄影中,抓住了物质自然的肌理,构成了一种新的造型语言。这种来自自然的画面,居然产生出“油画,又似版画、丙烯画或者水彩画”的丰富表现,只是最简单的金、木、水、泥、沙、石,却以自然的面貌,冲击了很多画家的创作力。这一点,连赵阳自己之前也没想到。在采访的最后,赵阳很感慨地告诉我:“我们很多画家心目中一直想追求的境界,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只要你去发现。我只是借助数字化的工具,方便、迅速地记录下来。实际上,这是很简单的。”
编辑
张玥晗 责任编辑 宋燕东 美编 张敏茜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