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又銘教授介紹(家属提供)
录入时间: 2010-08-27
梁又铭教授
谈起中国近代绘画艺术,不能不提及受尊为「史画画师」
的梁又铭教授。梁教授历经百年来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期-
军政北伐,对日抗战,国共纷争,以及国府安台,呕心泣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史实巨作。随着时间的大转轮,党政斗争、派系倾轧也许慢慢融合消
弥,但这些做为历史见证,阐扬文化气节,宣导艺术造诣的功绩,还深深种植在世人脑海。
梁又铭教授,本名协文,广东顺德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 年(西元一九零六年) 。其兄长砥中先生因勤工俭学的倡导,早年留学法国,当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欧洲战后经济萧条,时道艰难,艺术为人弃之如敝屣,名画复制品俯地可拾,砥中思及居处国内酷爱绘画的胞弟们,时常自法兰西寄回当
时最新的艺术资讯,这些西方绘画技巧对次弟鼎铭有着极大的影响,尔后鼎铭亲自教导其双胞胎弟弟又铭及中铭西方水彩、油画和素描,奠定良好的绘画基础。
西元一九二一年,鼎铭在上海创设天化艺术研究会,吸收
中西绘画艺术之精英,参与者皆为当代绘画艺术界之翘楚,又铭与中铭皆投其门下为绘画艺术奉献。当时国画的技巧与西化的画法互有牴触、互有争议、也互
相学习,画法的矛盾并未造成门户的成见,又铭与中铭因此中西文化冲击,反而增益见闻开通思潮,天生禀赋加上后天努力,揉合中西文化之长,创出独立风
格,自此头角峥嵘,人称「梁氏三杰」。 所以说梁氏兄弟的绘画根基是由西而中,而非先学国画再 学西画。
北伐时期政局动荡,又铭受大文豪家萧伯特“艺术应与现
实结合”主张的影响,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因其杰出的艺术修养,被委以重任,前往黄埔军校主编「革命画报」,发表无数作品,时年仅二十一。一九二九年再奉命赴南京任「国民革命军战史画」画师,
为中国历史画下史实篇幅,为流血身亡的革命志士记载爱国文献。其时并助兄长鼎铭绘制巨幅「惠州战绩图」油画,此图纵
7.3公尺,长21.4公尺,画中人物皆与真人一般大小,为当代不可多得之巨幅,此画鼓舞当时民心士气,也引起日本军阀的愤怒,被毁于战争之
中。后来又主编「中央画刊」、「文华画报」,此皆激发民心 宣导建国图强运动之创作。
一九四二年,被教育部推举为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备委员,
此展览在美术史上意义深远,身居筹备委员职责重大,不仅要发扬传统国画,推展西画,还极力促进中西美学艺术交流,发觉绘画艺术人才。所有的筹备委员都是万里挑一,艺术有专攻,为社会所认
同之专业人士。
居住南京灵谷寺时,友人送了一只公羊给又铭,他不忍杀
之,留下抚养,见公羊形单影只极为可怜,于是另购一母羊陪之,于是繁衍甚众,因日日与羊群亲近,感情深厚,绘画时不免将羊群摄入画布之
中,日久下来,画中羊只越发神灵活现,友人常求画「吉羊」以讨好彩头,渐渐的社会皆知又铭的「吉羊」有独到之处,求者更众。又铭教授留下无数的「吉羊」作品,其中有一幅「百羊
图」,一百只羊,或群聚、或独处、或互殴、或奔驰,运用墨色深浅调和,每只羊造型不一,运笔用墨毛、皮、骨层次分明,为一不可多得之艺术极品。
又铭教授文人报国,一直辗转服务于军界,虽未着军服,
一手丹青留下无数的史迹,对日抗战期间,受国家召唤,举家迁居重庆,每逢空袭警报,别人是夹衣紧缩躲入防空洞,他却不顾自身安危,带着速写本爬上高处,
观摩当时激烈的空战状况。警报解除后,即刻用木刻或泥雕飞机模型,模仿空战情
况,并求教于当时参与空战豪杰,绘制「空军抗战史画」油画二十余幅,今仍典藏于空军军史馆,为镇馆之宝。
屈死的文天祥、持节不降的苏武、断舌守节的严常
山……又铭教授笔下,一幅幅忠孝节义的故事,有如连续剧般,道尽历史恩仇血泪,为古人喊冤,为今人说法。三十余幅「正气歌图」、「满江红图」,连续在成都、灌
县、重庆、峨嵋、内江等四川各大城市展出,观赏者怀着期待心情而来,抱着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操而去,创下以画护国的热潮。其中部分作品曾与张大千先生之兄张善子,受邀在苏联莫
斯科展出。
除了绘画史实,又铭极力提倡「现代水墨人物画」,倡导
以国画手法宣释当代人民生活甘苦,有别于当时的人物画皆以描绘古时人物故事为主的习惯。抗日战争时的一系列作品「抗战速写」就在这种诉求下创
作出来,这一系列作品曾应高剑父、杜月笙、俞鸿钧、吴铁城等十位名宿邀请赴香港、马尼拉展出,时招日军阻挠,所有作品险被毁损,所幸爱国志士舍命保存,如
今尚留于世。
又铭教授细腻的水墨人物画为社会所众知,这些造诣来自
他深厚的素描基础,油画技巧,色调概念,使其水墨走出藩篱,创造另一方格局。居台时曾走遍各乡离岛,绘作台湾乡土民情,为台湾本土
风情留下一系列精心杰作。这些精采的创作包括素描、油画、水彩、粉彩,见者不
多,实属可惜,希望有机会能公诸于世,让向背的艺术同好一饱眼福。
当年台湾银行发行「爱国奖劵」,由于奖券本身面值不高
而且用完即丢,稿费预算极低,发行当局不敢请名家执笔,每每为了寻求插图煞费脑筋。有一天,负责行员与又铭教授提起困难之处,没想到教授
认为「爱国奖劵」每期发行数十万张,购买人不分行业层次,卖出所得的款项皆为公益之用,实在是教育社会的好媒介,便欣然提起愿意担任编制工作。这一做就是二十年,不仅绘制插图而且负责文字撰写,所
画人物必深入探讨史实根据,体裁包括左传、烈女传、世说新语、二十五史乃至地方神志,故事包括中华上下五千年,虽是小小一张奖劵,也须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
决不因循敷衍。
镇日与书画为舞,又铭教授熟识宣纸特性,将中国水墨技
巧融入人物画中,一改昔日中国人物画面部缺乏表情的缺失,开创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之先河。世人皆知又铭先生的「吉羊」神韵超俗,其实他的水墨人
物及西画的创作,更能显示其艺术造诣的登峰造极,观看又铭教授的人物画,除了欣赏独特运墨技巧,用笔功夫,观者心情会被画中人物的惊、惧、喜、怒、怨、愁
牵动而上下起伏,其用心之深造诣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在复兴岗大学任美术系主任十余年间,又铭教授一直固守
美术教育岗位,虽有高级长官不断招抚,可是教授看淡官场风云,不愿从善如流,一直是个两袖清风的教职人员。十数年的教职生涯,提携后进不遗余力桃李满天下,海峡
两岸及东南亚皆有许多传人,当今台湾画坛泰斗李奇茂教授及四川乐山美协主席李道熙先生皆出门下。期间并与艺坛闻人黄君壁、马寿华、许君武、胡伟克、陈纪莹等人筹组「中国美术协会」及「中国文艺协会」,推广艺术教育,培育人才。
一九七七年又铭教授在北伊利诺州立大学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和芝加哥东方艺术研究会展出作品,并与艺界同道分享多年绘画心得,重新注解「墨分五彩」的道理。又铭教授以为「墨分五彩」不单是绘画技巧,更应该是一
种哲理,他认为自古以来中国画以画人物为主,应具有「成教化助人伦之功」,用墨的选择应以「图中人」为主,所有轮廓、线条、墨色等等,都是朝着人的方
向,故国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以观者及画者为中心,亦即中国老庄思想天、地、人中,应以「人」为重心,「人」是万灵之首,观「人」
观「心」。
又铭教授与其夫人莲姿女士感情甚笃,因其夫人名字中间
有个「莲」字,他的画室取名「爱莲轩」。梁家家风一向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人所称道,梁氏兄
弟四房二十余人同居于一乡下老宅,兄弟间相扶相持,妯娌间互敬互重,未尝听过有争吵闹事者,及至年迈,又铭与弟中铭每日必一起
散步,聊聊当日见闻,诉说心得轶事。又铭独子政均而今旅居美国,从事绘画教学,孜孜于推广
中华文化,其作品屡见报章杂志,克绍继裘堪慰先人在天之灵。
一九八四年又铭教授因病逝世前,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筹
画制作”八年抗战”巨画而竭尽心力,其为艺术牺牲的精神正如古人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又铭教授的成就不仅在中国绘画艺术上,也在近代历史史
迹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劳,其高风亮节的操守,忠贞爱国的气节,宽大无私的品德,立德、立言、立功的贡献更是后人学习楷模。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