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又铭绘画哲学及绘画理论(家属提供)
录入时间: 2010-08-27
人品不高, 用墨无法
又铭教授绘画哲学起至于「品德」的重要,
他常训诫弟子、子孙「人品不高, 用墨无法」。
一个常人道德标准不高, 很容易意志薄弱, 受到诱惑, 趋炎附势,,
走至岔路, 小至伤风败俗, 大致祸国殃民。而绘画艺术是艺术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它不受限于时空, 且能超脱语言、文字、种族的束缚, 因此一幅画的完成,
不仅仅是装饰 而已, 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必须对观者产生理性的启示, 感情的共鸣,
因此画家应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积极义务。
现代水墨人物画
宋元以降,受政治影响,文人志士託情于山水、花鸟之际,人物画渐渐式微。晚清以来,人物画再度受到重视,但当时国画人物的画风尚拘泥于明清古装模式,一直到三十年代,
从事绘画之人不是沉溺于西方油画的技巧, 就是模彷古画以古人故事为造型。
又铭教授有感于此种风格不符时代需要,
遂与一批同道之士倡导以国画手法宣释当代人民生活甘苦, 虽受异样眼光, 但从不气馁, 常言: 「古人之绘古装, 何尝不是当代之衣物,
而今人何不能以时装入画, 若干年后, 世人亦视今之服饰为古装, 今无人作今人画,
即把当代作衣记录以传后世」。
墨分五彩
重新注解「墨分五彩」的道理。又铭教授以为「墨分五彩」不单是绘画技巧,更应该是一种哲理。西方绘画以景为主, 中国绘画则以人为主,
用墨的选择应以「图中人」为主,因此国画中的墨的浓澹就是表现「色彩度的强弱」,
而非光度明暗。所有轮廓、线条、墨色等等,都是朝着人的主观方向,故国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以观者及画者为中心,亦即中国老庄思想天、地、人中,应以「人」为重心,「人」是万灵之首,观「人」观「心」。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