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录入时间: 2010-08-06
经过广东美术馆与台中市的“国立台湾美术馆”两年的酝酿,“时空中的一个点——广东美术馆藏当代艺术作品展”,终于在5月到7月间在“国立台湾美术馆”与台湾观众见面。如今,展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回到本馆,向广州本地的观众朋友做一个汇报展出。
在伽利略和牛顿的宇宙里,空间有三个维度,需要有三个坐标来确定空间中的一个点,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是连接它们的直线;而时间只由一个数来量度,它总是只朝一个方向流驶,从“过去”流向“未来”。如此,伽利略—牛顿时空的因果结构就归结为:一个在空间同时地延展的现在时间,把过去和将来连结起来。
如同伽利略和牛顿的时空观,广东美术馆将这次赴台展的主题定义为“时空中的一个点”。这个定义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概念上包含了多方面的意义。其一,就“空间”意义上说,大陆与台湾一衣带水,分属不同的地域空间,在共享中国文化渊源的同时,也保留了两地历史差异。因此,“广东美术馆藏当代艺术作品展”在“国立台湾美术馆”展出,展览自身在认同差异,追求融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互惠交流等方面就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其二,从“时间”意义上说,两岸经过几十年的交流接触,经历了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再到平等对话的阶段。特别是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已到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碰撞的活跃期。正可谓“一个在空间延展的时间”,正在把两岸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连结起来。
伽利略和牛顿的时空观在两个世纪后遭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反驳。爱因斯坦的观点是:时间间限和空间距离都不再是固定的量,它们依赖于观测者与被观测物体之间的相对因素。伽利略—牛顿的绝对时空结构让位于一种新的四维结构,即“明可夫斯基时空”。
在“明可夫斯基时空观”中,时空中的一个“点”是一个事件。因为“点”的出现,把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结合起来了。而即将在国立台湾美术馆举办的“时空中的一个点——广东美术馆藏当代艺术作品展”,正是众多两岸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因此,这展览也必定会如它的名字,成为弥合两岸文化在时间、空间距离上的一个响亮的“点”。
“时空中的一个点——广东美术馆藏当代艺术作品展”,其意义还突出地体现在展品方面。展品共分四个单元,可表述为“如梦”、“如窗”、“如眼”、“如雾”四个境界。第一部分“城市/蜃楼”如梦,展开的是对都市幻象和心灵乌托邦的隐喻;第二部分“昨天/今天”如窗,讲述着文化集体记忆与现代科技的交织与撕扯;第三部分“他们/我们”如眼,探查着边缘化人群及小人物的社会沉浮;第四部分“可能/不可能”如雾,弥漫着消费时代人际之间的陌生与孤独。这些作品既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作为思想者对工业化文明的一种笛卡尔式的沉思,也显现了他们作为一个一个社会个体的“点”,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此处与彼处的境况与状态所进行的反思与丈量。这些不同观看角度,不同个性语言形式表述出来的作品又恰如一个一个的“点”,给台湾观众提供了一个体悟此岸与彼岸共存共在,并由此走进大陆艺术家思想和情感世界的“点”。
今年年底,“国立台湾美术馆”也将组织策划一次台湾当代艺术展来广东美术馆展出。我相信,这种馆际之间的交流展览不仅是两馆之间学术、艺术交流的盛事,更是大陆与台湾之间文化艺术交流的饕餮盛宴。在此,我谨代表广东美术馆,预祝“国立台湾美术馆”回展取得圆满成功,并感谢“国立台湾美术馆”黄才郎馆长,以及全体同仁为本次展览交流所提供的各项支持和帮助。
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
2010年4月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