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洋意象油画评论摘录
录入时间: 2010-05-20
鸥洋的画,首先具有多种艺术美的素质,不是生活中自然美的简单复制,而是经过艺术处理、过滤、提炼、升华出的艺术精粹,集形式美、抽象美、技艺美、材质美于一炉,让观众充分享受形式的和谐、色彩的愉悦。……
——摘自中央美院教授、著名油画家闻立鹏《美与妙的融合——看鸥洋近作所想到的》一文 1991年
鸥洋的艺术使西方的艺术技巧与中国文画写意性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代表了今后艺术的潮流。……。
——摘自著名艺评家刘骁纯1991年“鸥洋作品研讨会”发言记录
……鸥洋从80年代中期至今,步步探索,千折百回,以其开放进取的观念,东方式自由创造的现代意识,选择中国文人画审美“意象”为油画求变的核心,以“气韵生动”为意象创造的切人点,吸收印象派的油画色彩,融入中国水墨画的笔情墨趣,寻求语言风格的个性化、独创性,从而开拓属于自已,也属于时代进程的油画东方之路。……
……鸥洋油画在艺术观念、艺术语言两方面发生巨变,突破了本世纪百年油画“中西融合”的多种图式。……。
——摘自中央美院教授、著名艺评家孙美兰文“东方意象——鸥洋油画探索之路” 1999年
……我觉得她画画是思考型的,在不断的思考着,所以她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间得到一种自己开创的自己的新路。她在寻求自己的一种飞跃,选择自己的一个价值目标,选择了意象油画……在当时来说,自觉的以意象油画来命名,以意象油画来作为追求目的,首选鸥洋……。
……91年,我记得在王府井美院,她就举出这样一个旗帜,所以我觉得她的意象油画选择是很自觉的,她是中国意象油画最早举起旗帜的人……。
——摘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研究员、著名艺评家陶咏白2007年中国美术馆
“鸥洋作品研讨会”发言记录
……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她真正是一个艺术家,不是一般的……从鸥洋过去的画当中体现出也很优秀……几年以后在1987年她提出了东方意象油画,经过了理论上探索才能有这样的想法,一下子把技术的探索,提高到东方审美的体系。这是非常大的跨越,也是一种理论自觉,对于东方意象油画的提出有她的理论追求,有理论基础。当时探索的人很多,但是像她明确自信地走,是第一位。东方油画是比较普遍性的追求,油画本土化走向意象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个方面更适合中国,一下子进入了中国美学的系统,所以我认为鸥洋在油画上的贡献可以进入美术史的。
——摘自陶咏白2010年上海美术馆“鸥洋意象油画学术展”研讨会发言
……鸥洋在笔墨的把握上,恰到好处地停留在一种意象的层面上,这就使得她的作品与西方抽象画,与赵无极、朱德群拉开了距离。如果说赵无极的绘画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语言的话,那么,鸥洋的作品则是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意象之境。赵无极的抽象作品表达自然山水的变幻无常,神秘莫测,而鸥洋则从传统荷花的用线中,寻找光与色的明净恬淡,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起伏变化。……
——摘自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生院院长、著名艺评家张晓凌文“追寻意象之美—鸥洋作品印象”
……我觉得鸥洋老师的几十年的追求,尤其是80年代的追求,形成自己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在中国油画界一贯打着中国油画的旗号,不随大流,基本采取单枪匹马,沿着一个方向不懈地追求下去,这是非常少见的。……她非常有成就的探索,在她的艺术风格方面形成了符号化的东西,我们探讨油画的本土化,油画的中国精神,油画意象的精神,离不开鸥洋老师的精神。我觉得鸥洋老师的探索有非常突出的成绩,她不断追求意象油画的作品,表达中国的精神,她上升带有普适性的问题,中国油画该怎么走和怎么探索?怎么表达自己的感知,怎么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中国应该有中国油画的理念,甚至有中国油画自己的评判标准。鸥洋老师讲的比较少,做得很多,她在实践上提供了很丰富的文本,为我们思考中国油画的走向有非常大的启迪,鸥洋老师的画展已经越出了她的作品,对我们思考中国油画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
——摘自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著名艺评家梁江2010年上海美术馆“鸥洋意象油画学术展”研讨会发言
……鸥洋老师是我们艺术界的前辈,从我们开始绘画的时候,她的名字已经知道了,也是我们心仪的楷模,……从70年代以来我们的艺术创作核定的历史时期,使得我们的艺术和时代是紧密相连,在这个时代当中出现了无数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作品难以磨灭在记忆当中的几张画,而鸥洋老师的展示的绘画已经不仅仅是在美术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了中国一代人对这个时代艺术关系形成了深刻的记忆。鸥洋老师不仅仅是对美术界的贡献,同时对一个时代一代人的贡献。今天我们在展厅当中有一组油画非常感动我,就是《觅空》。有几个想法:第一个鸥洋老师在意象油画当中具有对西方独特的认识,用了中国的诗学和中国的品味引入到中国油画当中,所以在这期油画当中她的构图材料当中,可以看到“计白当黑”在画面当中呈现。第二个我觉得鸥洋老师具有本土的现代性,因为近百年中国美术的探索就是100年的本土现代性的探索。……第三点鸥洋老师几十年来给我最大的体会和认识,就是坚持她油画创作的学术性和学术创作的坚持。……
——摘自上海美术馆副馆长、著名艺评家张晴2010年上海美术馆“鸥洋意象油画学术展”研讨会发言
……意象油画是美学的问题,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来以后,怎么样对中国油画从美学的角度有一个价值判断?不是判断的全部,而是判断之一,怎么样界定中国油画美术家?我们现在看鸥洋老师的作品,她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而且非常成熟的文本。……形式的东西是外在的,是一种手段,关键在意,这是核心,用心引够,不是具象和抽象之间,也不是花卉和人物,是艺术对主体的精神对客观世界的投射,是一种反应,是一种融合,这是意象的核心。我感觉鸥洋老师的作品,她在追求中国诗性文化的意向性。中国人文化也是思情文化,这种境界就是鸥洋老师的追求的,所有的作品有很强烈的诗意的情节,称之为诗性文化的意向性。……
——摘自著名艺评家龚云表2010年上海美术馆“鸥洋意象油画学术展”研讨会发言
……鸥洋老师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很多侧面给我们研究,我们主要对鸥洋老师学术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鸥洋老师作为中国意象油画提出的第一人进行了充分地认识,从美学史学角度对谁提出意象油画的学术概念进行了共同性的认识,意象油画的创作和实践是伴随西方油画引进中国油画开始,谁第一个提出是很重要的,中国意象油画的第一个提出者是鸥洋老师。第二个对鸥洋老师对意象油画的探索成就和艺术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认识,,尤其是谈到了鸥洋老师在她早年、中年到现在的创作历程进行了总结,比如说从50、60年代到70年代政治关怀中创作出来对中国美术史有影响的作品,一直到80年代从人性关怀到文化关怀颠覆性历程的转变,我个人认为鸥洋老师在中国油画的意象探索中具有代表性的,她在意象油画的思想体系和艺术语言上已经成为一种系统化的框架,如果没有这种框架她对意象油画的提出或者探索有缺陷的,比如说她对色彩的处理,把中国的花鸟画转化为意象油画非常难,她的“觅空”有西方油画或者具有意象油画印象派油画的色彩体系,具有意象油画的阳光感,或者条件中色彩微差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主观性的表达,这是在今天意象油画空间中体会到西洋油画色彩语言问题。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意象油画是色彩的主观画,所以鸥洋老师在色彩处理上把条件色的微差和主观式的变化有机的结合一起,它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形成了鸥洋老师自己的个人风格,她是简约与微妙,阳刚与转月的有机的结合,形成了鸥洋老师色彩体系重要的特征。……第三个方面通过鸥洋老师对油画探索,窥视拓展中国油画本土化的问题,……鸥洋老师油画中所看到的画面整体特征,尽管是像与不像之间,但是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诗意和政治文化。今天画的意象油画,是她的文化关怀……意象油画的内核是中国人所表达的诗性文化关怀方式……
——摘自《美术》杂志执行主编、著名艺评家尚辉2010年上海美术馆“鸥洋意象油画学术展”研讨会总结发言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