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录入时间: 2010-05-17
邱志杰
1969年 生于福建省漳州市
1992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生活居住在北京和杭州
个展(选)
2009“破冰:南京长江大桥之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莫愁”,前波画廊,纽约;“偶像的黄昏——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之四”,世界文化宫,柏林
2008“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之一:庄子的镇静剂”,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南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之二:大桥,南京,天下”,泰勒版画院,新加坡;“莫愁”,前波画廊,北京
2007“时间的形状”,前波画廊,纽约;“记忆考古”,长征空间,北京
2005“黑白动物园”,达汀顿艺术学院画廊,英国
2004“社会肖像”,四合院画廊,北京
2001“消失:邱志杰作品展”,伊森恩艺廊,纽约
2000“日常接触”,东方基金会,澳门
1999“内在元素”,精艺轩,温哥华
1998“挂历1998”,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
1997“逻辑:五个录像装置”,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
群展(选):
2008“证据的质疑”,TBA艺术中心,维也纳;“我们的未来:尤伦斯基金会收藏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迪奥和中国艺术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向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五谷杂粮”,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2007“公共身份”,华人艺术中心,曼彻斯特,英国;“莫斯科双年展:我是你的未来”,莫斯科;“确有其事:中国当代艺术”,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利物浦;“第一届南极双年展”,乌苏亚,阿根廷;“亚洲态度-欧洲态度”,波兹南美术馆,波兰;“南京长江大桥”,绘事后素美术馆,南京,中国;“走向香格里拉”,Lorraine当代艺术研究院,法国;“为什么去那里”,798长征空间,北京;“表演艺术节07”,Performa,
纽约
2006“热风变奏曲-第6届光州双年展”,光州,韩国;“中国当代书籍的再创”,纽约华美协进社美术馆/西雅图美术馆,纽约/西雅图
2005“边缘:当代中国艺术家看西方”,斯坦福大学坎特艺术中心,旧金山,美国;“偷天换日”,台北当代美术馆,台北;“永远的童话:向安徒生致敬”,ARoS
Aarhus美术馆,丹麦;“艺术马戏团:2005横滨三年展”,横滨,日本;“过去与未来之间:中国的新摄影与录像”,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美术馆,伦敦,英国
2004“影像生存:第5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里里外外”,里昂当代美术馆,
里昂,法国
2003“后感性:内幕”,北京七色光儿童艺术剧院,北京,中国;“巴比伦塔”,美茵兹美术馆,德国;“双重时间:亚洲当代艺术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中国;“这是中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我们如何生活”,昆士兰美术馆,澳大利亚
2002“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巴西;“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馆,广州,中国;“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中国各地
2001“转译的行动:东亚的身体艺术”,世界文化宫,柏林;“煲:中国当代艺术展”,奥斯陆艺术家中心,挪威;“后感性:狂欢”,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广东美术馆,广州;“报应”,芥子园,北京;“第三届南美双年展”,Porto
Alegrel,巴西
2000“未来的生活方式”,斜阳岛,广西,中国;“札幌驻访艺术家计划”,札幌当代艺术研究院,日本;“家?:当代艺术提案”,国际家具汇展中心,上海,中国
1999“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北京;“瞬间: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实验艺术”,芝加哥大学美术馆,俄勒冈大学美术馆,美国;“文字的力量”,台湾省立美术馆,台中;“北京在伦敦”,当代艺术研究院,伦敦;“精神食粮:洞察中国艺术”,埃因霍芬,荷兰
1998“蜕变与突破:中国新艺术”,P.S.1美术馆/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纽约/旧金山;“生存痕迹”,现时艺术中心,姚家园,北京;“媒体转换:第十一届柏林录像节”,德维尔中心,柏林;“通过视频:国际录像艺术家”,路德维希美术馆,科隆;“摄影作为观念:第四届国际摄影三年展”,伊斯林根市立美术馆,德国;“是我:九十年代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太庙,北京
1997“中国新摄影家”,新柏林艺术中心,柏林;“面孔与身体”,鲁道夫林美术馆,布拉格,捷克
1996“以艺术的名义”,刘海粟美术馆,上海;“现象与影像:中国录像艺术展”,中国美术学院画廊,杭州
1995“来自中心之国:中国当代艺术”,桑塔莫娜卡中心,巴塞罗那,西班牙;“从意识形态出走:中国前卫艺术”,汉堡文化局,德国
1994“媒体的变革:第三次中国艺术研究文献展”,华东师大,上海
1993“后八九中国新艺术”,香港汉雅轩,香港
总体艺术工作室
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的总体艺术工作室创办于2003年,艺术家邱志杰从2003年起执教该工作室,在这个工作室的教学中他提出了不断发展的“总体艺术”的概念,在正统美术教育体制与当代艺术体制之间构造了一种活泼的力量。
总体艺术工作室的教学和创作实践,以人的自我批判和全面塑造为核心,以文化研究为基础,大量引入社会学、考古学、媒体研究的知识背景,以社会调查、符号分析和事件介入日常生活经验,发展出一种将观察、行动、装置、现场艺术、事件艺术、写作和策展等多种要素糅合于一体的复杂的文化生产实践。这些工作链接起个人的创造性发展与社会关怀的需求,努力突破文化资本流通中当代艺术的符号化和体制化困境。往往在教学与创作、集体与个人的边缘地带展开实验。
8年来,总体艺术工作室从理论到实践皆令人瞩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并完成了大量高品质的艺术计划,成为当代中国艺术教育和前沿实践的一支生力军。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