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影寓言·马乔摄影展(新闻通稿)
录入时间: 2010-04-01
“残影寓言·马乔摄影展”将于2010年4月2日至4月18日在广东美术馆7号厅展出,开幕式定于4月2日上午10:00。此展览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策展人是全南海。
影像作为社会记忆信物之一经常被尘封在历史的淤泥下,只有适当的时机和条件,风生水起,才会浮出水面。这里展示的照片就是如此,现经广东美术馆的搜寻整理,呈现给观众。
马乔,广东潮阳人,1925年生。曾是广东潮剧院副院长。马乔作为剧团的行政领导,在繁忙的业务中,肩负另一项任务,就是用相机拍摄剧团的演艺活动,日积月累的拍摄,从而记录了一段时期潮剧以及艺人的历史。“文革”期间,马乔的摄影作品被诬为反映潮剧封资修和才子佳人,大部分被毁。所幸的是有部分被认为是废片末予销毁,于是被保存下来。
马乔既是个公办文艺团体的领导者,负责体现党和政府的文艺意志并监督具体方案的实施;因为摄影,他又是一个记录者,这就使得马乔的视觉和影像反映具有双重意味——政治需求的呈现与个人爱好纪实反映。
他的摄影,唤醒了潮剧的辉煌记忆,再现艺人在“文革”暴风骤雨前,在共和国诸多政治风云变幻的背景下的生活历程,折射出彼时社会的生活碎片。其中部分“文革”末期拍摄的照片,反映当时政治宣传图解式摄影的普遍和专横。同时他也用这些图像、图像的拍摄过程以及他自身的履历,叙述着一段政治的美丽寓言。
他的摄影,产自当年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必将还归于整个社会记忆当中,作为记忆信物,可以“证史”,对研究这个时期的影像研究者来说,是较有特色的切入点实物。
广东美术馆既重视对中国摄影史上经典作品的研究和收藏,也关注具有现实立场的未名摄影家的存在。既有目的对名家作品系统系列的寻求,也搜索钩沉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未名摄影者和作品。无论知名与否,只要具备独特价值的,均会纳入我们的学术研究范围。我们除了策划“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沙飞摄影奖”以及各类摄影专题展外,民间影像作为这些大型项目的补充,已经由点而面地展开。从粤东开始,我们做了《岁月苍生——韩志光摄影展览》、《规约的视觉——陈锦怀摄影展》,这两位摄影者的作品反映的时间纬度,一个是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少量60年代;一个是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
现在,我们拟对身处粤东的摄影者马乔的摄影作品进行收藏研究,这一方面使整个粤东影像收藏研究更加丰满起来,另外也在时间上弥补60年代以及70年代的短缺,有效地形成系列。使我馆的摄影收藏研究进一步丰富厚重起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