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可以咁玩法《广州日报》
录入时间: 2010-03-25
白双全的作品就像他笑容一样有感染力,温文而平和,不偏激、不冲动,其实在粗略浏览阶段我是有点失望的,失望来自于以往接触到的行为艺术作品给我的印象,相比之下总觉得他的作品过于平静——不够热闹、不够刺激,但转了几圈之后,才越来越觉得他的作品耐人寻味、引人反思,甚至改变我对这种艺术形式只会哗众取宠、制造视觉暴力的偏见,原来行为艺术并不一定要裸体、宰杀动物等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举动才能吸引眼球的。
《与视觉无关的旅行》是“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回应展,白双全在回应展中把去年参展作品重新组合及创作,他的旅行作品都和身体处于陌生的环境有关。
古灵精怪 创意无界
双全这个名字有两全其美的意思,真是名如其人,他总能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找到创作灵感,做到生活、创作两不误的完美结合。就连呼吸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生理现象,在他那古灵精怪的脑子里也能产生绝妙创意,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呼吸完整间房的空气要用多少时间?后来他的作品《呼吸一间屋空气》在韩国釜山双年展上为这个想法做了实验,他租了一间屋,用透明胶袋把呼吸时呼出的气体都储存下来,直至这些储存了他呼出气体的胶袋填满整间屋为止,用的时间一共10天。还有《给路人的一朵小花》,他把5个一元硬币排成花的性质形状,然后画上枝叶写上日期,等待“有需要”的人拾去,拾起钱的人就像收到一朵花,带给他们幸运和祝福,颇有“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味道,你可说他的作品很无聊,但看后却能令人会心微笑,为沉闷的生活增添了趣味。其中最有趣的是白双全去马来西亚旅行时创作的作品《与视觉无关的旅行》,在参加五日四夜马来西亚旅行团游览时,白双全蒙上双眼,用听觉、味觉、触觉感受马来西亚,一路上他凭感觉拍照,回家后凭相片去回忆这个未见过但体验过的世界,并强调以后不会再踏足马来西亚。
放松心情 创意满盈
白双全满脑古怪念头,除了因为他自小喜欢从不同角度思考外,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情。他认为只要心情轻松,创作意念便会油然而生,甚至人在旅途亦能启发创意。他说:“我的作品通常是这样,一些东西你没发现到,我做出来,你才会发现。”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白双全这样的艺术家,只要你能跳出惯常思维的框框换个角度去思考。
对话白双全
相信读者的欣赏能力
记者: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而在您那就变成了“艺术”,您认为行为艺术与生活上普通行为的界限是什么?
白双全:其实我也不把日常行为和艺术行为分得很清楚,艺术对我本来的功用是美化我的生活,也可能是对生活某一刻的提升,我们没有办法把每一刻都记下来的,只有最美好的一刻可以留下就够了,而我的作品就是帮助我制造这一刻,或者是对这一刻的期待。例如:《给路人的一朵小花》。
记者:行为艺术往往是对个人生活状态或社会百态的反映及反思,和传统的视觉审美很不一样,您认同某些艺术家说的“不需要考虑大众的审美的需求”吗?
白双全:在我的创作中,我不认同这个说法,而且相反。我是保持一种平常人的身份和心态去做我的作品的,从这个有限的个体身上,我去发掘我们身边环境生活的美和善。我是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审美的能力,我的作品只是一个例子,带你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你也可以有你的角度,有你对美的想法。
记者:当代艺术中行为艺术所受的非议最多,很多观众表示看不明白,甚至批评艺术家不知所为、哗众取宠,您认为是大家少见多怪?还是作品本身还不够“浅”?
白双全:对这种艺术形式,我认为是大家不敢、未有准备甚至是未有能力去面对。
记者:行为艺术作为小众艺术,而您却和大众媒体一直有专栏合作,而且反响很好,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白双全:首先是你要相信读者,相信他们有欣赏你作品的能力;其次是你要把自己艺术家的身段放低,不用一些只属于艺术世界的语言或方法去表达,不刻意做作。当代艺术应该是给当代的人看的,而且大家是一种互动,当你发现你做的事可以改变一点点现实的环境,那会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白双全简介
1977年生于中国福建,1984年移居香港。2002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修神学。从事摄影、绘画和混合媒介创作,作品关于人与人与城市和自然之间的感受。喜欢丰子恺的漫画、陈百强的歌,喜欢旅行。现在于香港创作生活,2009年作为中国香港馆唯一艺术家代表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白双全在维多利亚港的地图上画了一条横线,横线一共穿过五个海岸。然后在每一个海岸收集一瓶海水,每瓶海水的高度都是一样。再把它们齐摆在家里,于是他家里出现了一条连续的海平线。
2010-03-21
版B6
记者: 龙成满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