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尕:他们是介于剧场和装置之间的新艺术《信息时报》
录入时间: 2010-03-24
信息时报:观看《叙述乐队》的时候很像在看演出,我是否也可以认为它是一场剧场演出?
张尕(策展人):它应该是介于剧场和装置艺术之间的新艺术。你可以在这里看戏,但这个作品特殊的造型、审美的感觉,都蕴含着装置艺术的内涵。当然,你只要坐下来,就不能不被这个作品带来的特殊效果所感染。
信息时报:为什么要叫“叙述乐队”?
张尕:《叙述乐队》的创作灵感来自艺术家2003年到格陵兰岛的旅行。最早这个作品是一个现场音乐会,后来把它“定格”了,扩展成了装置作品。但是,他们很多东西是人工操作,具有现场表演成分,现在改成了机械操作。他们也常以表演艺术家的身份出现。
信息时报:这些作品是集体创作,还是由某个艺术家作为主导?
张尕:全部由团队完成,他们是一个由动画、音乐、机械、计算机组成的综合性艺术家小组,因此,作品概念、构想都是一个讨论过程中进行完成,当然他们有艺术总监,他会把各种意见综合起来,让作品进一步发展。
信息时报:《叙述乐队》做了多长时间?
张尕:有五年多的时间。
信息时报:为什么做这么久?
张尕:在现场你也能看到,他们的作品材料非常脆弱,有很多非常小、从各处捡来的小碎片,这些碎片都是这个机械作品中的重要成分,一点小差错就会让整个作品不能运转,改变情节的发展。因此,需要非常细腻、非常仔细地去做。而且由于材料本身的脆弱性,在展出过程中也需要常常调整,所以他们的艺术创作本身是一个艺术演进的过程。
在这次展览中,这个艺术家小组在整个展览期间都会呆在广州,他们要随时面对问题,对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修整,所以过程也是他们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时报:这些材料都是他们从挪威带来的吗?
张尕:是的。包括这些很破旧的木板,所有的材料都是他们的宝贝,都是他们在荒郊野地里找来的。垃圾,碎木、这些材料本身自然的感觉也会赋予作品联想的深度。
信息时报:此次在广州展览,是否会根据广州的特点对作品进行调整?
张尕:事实上,他们的作品是和建筑、空间相关的,所以,一定会考虑到整个空间,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场地来构建作品的结构。
信息时报:如果作品是剧场,那么这出戏是否叙述一个故事?是怎样的故事?
张尕:实际上,没有一个确切的故事情节。你可以看到里面那些形状,它们可能有绰号,比如胖女人,吹笛子的人,但这和故事情节没有关系。当不同的形象产生交叉的时候,就会联想出一些所谓的故事,但没有一个真正的、确定的剧情。他们主要给你了一个空间,你可以尽可能发挥你的想象力。退一步来说,其实故事也不重要,视听产生的效果会给你直接的震撼。
2010年3月21日
版C10
张玥晗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