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墨西哥《广州日报》
录入时间: 2007-11-12
11月9日起至12月9日,墨西哥摄影界最高水准的当代摄影展“凝视——墨西哥当代摄影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本次当代摄影展是墨西哥有史以来在中国举办的最大型的摄影展,45为墨西哥著名当代摄影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注视神秘的墨西哥,他们热切期待与中国观众的目光相遇、交融。
本次大展的策展人墨西哥著名的艺术策划人、摄影师弗朗西斯科·马塔和佩德罗·梅约尔先生,以及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在摄影展开幕前夕,本报记者对两位墨西哥著名艺术家梅约尔和马塔进行了独家采访。他们表示,能在广东美术馆10年馆庆期间展出墨西哥艺术家的作品是一种荣幸,本次展出不是展示二者的不同,而是表现我们文化的一致。
策展人小资料
弗朗西斯科·马塔自墨西哥著名的《历程》报(La
Iomacia)成立起在该报担任了6年的摄影记者,其摄影作品在美国、西班牙、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和墨西哥等各大主要报刊杂志上登载,并在世界各地策划组织摄影展览。
佩德罗·梅约尔墨西哥摄影协会的仓4始人(M exican(;orelcil of P1mtography)并一直担任主席,组织了前三次拉丁美洲摄影论坛,还是著名的摄影网站“零点地带”(WVqw.zonezer·o.COFll)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
王璜生美术学博士,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级美术师。2006年获意大利总统颁发“骑士勋章”。
对话策展人梅约尔:“打破欧美摄影权力中心”
反映墨西哥社会文化变迁
广州日报记者:能介绍一下“凝视——墨西哥当代摄影展”在中国举行的背景吗?
马塔:好的,“凝视——墨西哥当代摄影展”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中国展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墨西哥摄影作品。你知道,这次展览由佩德罗·梅约尔和我及王璜生先生策划。本次展出得到了佩德罗·梅约尔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并且是该基金会参与的第一个项目。
墨西哥图像中心在墨西哥外交部的支持下赞助了5位参展摄影家到中国访问并参加展览。墨西哥图像中·心非常高兴接待了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到墨西哥参观访问。毫无疑问,这次展览会成为中墨两国摄影交流的重要事件,我们在此谨祝墨西哥摄影通过这个项目开发出新的征途。
广州日报记者: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次摄影展的特点吗?
梅约尔:这个展览反映。了当下墨西哥创作的图像_具有丰富多样的视域和思想。
这些作品就想彩虹一样,包罗丰富的视界,让我们得以更好的理解摄影所反映的21世纪之初墨西哥正在经历的社会与文化的深刻变化。通过墨西哥摄影家感受世界的多样视角,我们获得辨识多元现实的可能性。这种辨识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地理环境,而是要通过这些图像创作者由具体的地点所生发的想象和创造来获得。
墨西哥是摄影界“磁石"
广州日报记者:亚洲与拉丁美洲的摄影传统有何联系?
马塔:直到现在,亚洲与拉丁美洲的摄影传统也少有关联。拉丁美洲的这块土地曾经被外交家和政治科学家阿兰·鲁奇埃指称为“远西”,以强调它在文化与地理上与西方的近密联系,这种联系既有表面的也有策略上的,正是通过这种联系,它得以与其他文化(比如亚洲文化)进行互相交流,其中特别是秘鲁与巴西这些国家,或者是墨西哥城这样的城市对外交流频繁。亚洲人口在拉丁美洲安顿下来,显著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与想象。
这也让我们回想起来,我们这片大陆最早的定居者正是从东方而来。
广州日报记者:墨西哥为什么如此令摄影师着迷?
梅约尔:众所周知,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墨西哥就有幸成为一块磁石,吸引着摄影师的目光。世界上难有像墨西哥这样被全球顶级摄影师全面透彻拍摄的地方。正如丝绸和茶叶曾吸引世界各地的商人前往中国一样,墨西哥也曾有过本土的源泉吸引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来到这里工作。
像磁场一样吸引着国外摄影师的同时,墨西哥也同样吸引着本国的摄影师探索同样的主题,不同的是他们各自的视角,而且本国的摄影师会对本地的风俗文化有更亲切的理解。
多样展现墨西哥
广州日报记者:这样丰富多彩的作品,作为策展人,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作品才是中国观众想看到的?
梅约尔:“凝视——墨西哥当代摄影展”是有史以来在中国举办的最大型的墨西哥摄影展览,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我和我的联合策展人弗朗西斯柯·马塔先生试图根据我国地貌的多样性尽量公正的呈现各地的摄影状态,因此我们选择的摄影师来自墨西哥东西南北各个地区。我们精心挑选的这些摄影师中还特别考虑到了性别差异,并把这当诈一个重要的方面加以参考。
同时,我们也着重强调作品内容的琳琅有致。这里有比较前卫的观念,也有相对传统的图像;有单纯以数码技术为基础的佳作,也有起始于模仿时期的上品;有在墨西哥拍摄的画面,也有在中国记录的景象;有战争的场景,也有社会斗争的场面,还有人们尊奉自己的宗教信仰的形象。
我们试图展现墨西哥的过去,甚至是古代的历史背景,也想呈现21世纪的今天墨西哥城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所面临的诸多城市发展问题。参展的作品中有非常强调关学意义的画面,也有不太强调形制的构图。它们同样呈现了数码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各地摄影都在经历的巨大变革。
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家
广州日报记者:为什么选择广州展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梅约尔:首先广东美术馆是一个非常棒的美术馆,墨西哥艺术家的作品能在这里展出是一种荣幸。
同时,我不想因为前来墨西哥工作过的所有伟大艺术家的名字通常都是来自西方,而且通常他们都像这次展览一样成系列地展出,而在这里一一细数。我认为现在正是时候把我们的摄影师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摄影师区分开来。
因为在稍早前的摄影史上,摄影的权力中心一直在美国、法国和英国,这并不是说实际上最伟大最重要的那些摄影师仅仅来自那些地方。过去的情况是,一个本地摄影师要被人认识,就必须得到这些传统的权力中心的支持。有幸的是,现在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如今中国和墨西哥正在搭建合作的新桥梁,而不需要走正在成为历史的那条所谓的独木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象征着改变的例子,这将成为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广州日报记者:现在摄影越来越数码化,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家?
梅约尔:世界已经变得越发的数码化,这带来一件很好的事情,就是发表新作再也不需要单纯指望那几个传统的摄影权力中心了。今天,任何人只要他自己愿意,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并把它散布到世界各地。有了这样开放的条件,我们就能越发清楚地认识到精彩的摄影的基础到底有多宽多广。
这次参展的摄影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水准不比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摄影作品逊色。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通过网络到zonezero.com上面浏览,这是一个专业的摄影网站,全世界上排前位的摄影家的作品都能在上面看到。
“中国一直是一个谜”
广州日报记者:作为墨西哥著名的艺术家,你们怎么看中国以及中国文化?
梅约尔:在墨西哥各地都流行一个用来表示事情复杂难懂的说法,即“esto est a en
chino”,翻译过来就是“那是汉语”。在我们的文化里,如果什么东西很难理解,我们就说“这简直就是汉语”,中国文化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谜。
对我来说“像汉语一样”难解的事就是怎样回答为什么我认为中国在情感上与我们的“墨西哥感”如此接近。当然,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文化”,然而,我们的语言却也有着殊远的差异。最近几次我们去中国的旅行中,当我和我的合作者与我们想拍摄的中国人交流的时候,尽管我们都不会说汉语,他们却总能“理解我们的手势”,而且当我们说西班牙语的时候他们理解得比我们说英语的时候还要好。
然后我们观察了人们在中国怎样例行日常事务,怎样反应,每次我们都非常惊奇地发现,在中国见证到的那么多事物都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在这里的映射。
当然我们很看重这种观察的客观性,但那不正是一个摄影师在叩访一个遥远国度的文化时所带给这个地方的东西吗?有人也可能提出相对应的问题,即当中国人与墨西哥图像相关联的时候会怎样呢?我希望观察你们的文化给我和我的合作者留下的这种个人体验能在我们国家的人民眼中得到反映,能对他们产生影响,就像对我们两位摄影师产生影响一样。
本专题采写
本报记者:吴波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