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录入时间: 2007-10-17
前言一
有着丰富灿烂的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历史遗存,受过并受着近现代欧洲文明的影响和冲击,再加上奇特多变的地理风貌和气候特征,墨西哥有着复杂、多样、而且独特的充满强烈生命感的面貌,这一切成为孕育摄影艺术的绝佳之地,也让这里的摄影家有着独到的眼光。
45位墨西哥优秀的当代摄影家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带到了中国,为中国观众呈现出墨西哥当代摄影的一个丰富景观。心中存着墨西哥民族独特的哲学、历史和文化艺术的丰富资源,这些摄影家把他们凝视的目光投向墨西哥也投向中国。通过这些墨西哥式的凝视,我们可以看出摄影家对墨西哥的历史遗存和当下情境、本土性与世界性纵横交叉所形成的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社会发展、城市进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的严肃思考,同时也以墨西哥为样本,引发观众对各种问题的关注和追索。
墨西哥民族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精神,很多摄影家把他们的相机对准宗教的场景,或者利用日常景象隐喻宗教的意味,引起人们对宗教性的审慎反思。费尔南多·蒙第埃的作品中那在自家庭院里的一家三口不正是在隐喻圣家族么?此次参展的多个摄影家都有新闻工作的专业背景,这令他们的眼光具有明确的纪实性,并且能抓住事件中最有代表性的时刻。与安东尼奥·图洛克的镜头前那个士兵面无表情的目光对峙,让我们对战争机器的盲目和恐怖心有余悸。有的摄影家将相机聚焦于个人的内心记忆和思考,探索对自我的感受和认识以及一种心理上的真实性。安娜·卡萨斯通过对祖母为童年的自己拍摄的照片的再审视,通过为祖母和自己拍摄照片来记录记忆,同时以此思考自己的生命和身份。还有多个摄影家把凝视的眼光投向社会中一些特殊的人群。帕特里夏·阿里德吉斯在墨西哥一个女子监狱里拍摄的透着满心伤痕的女囚犯,恩里科·维拉塞诺向我们展现的渴望得到倾听的患脑瘫的孩子,苏珊娜·卡萨琳拍到的勇敢面对镜头的同性恋者,丹尼埃拉·埃德伯格镜头前那些迷失在泛滥的物质消费中的女人们,这些作品都让人们在跟着时代快速奔跑的同时不忘对社会急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加以反思。无论是黑白摄影还是彩色照片,无论使用的是胶卷还是数码技术,无论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式还是前卫的观念,摄影家们都力图通过图像来思索社会和现实的问题,透过现象来考量生命与精神的本质。
这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墨西哥当代摄影展,由国际著名的策展人佩德罗·梅约尔和弗朗西斯柯·马塔先生组织策划。他们既有敏感和富于力量的眼光及组织能力,同时他们也是墨西哥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摄影家。在此,我们对他们为这次展览所付出的智慧和劳动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此次展览得到了墨西哥外交部、墨西哥图像中心和佩德罗·梅约尔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谨此表达我们衷心的感谢。我们同时希望将来中墨两国能在文化艺术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王璜生
广东美术馆
馆长
2007年10月
前言二
“凝视--墨西哥当代摄影展”是有史以来在中国举办的最大型的墨西哥摄影展览,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便如此,此次参展的摄影师也只包含了我国所有摄影师中很小的一部分。此次参展的摄影师和摄影作品的选择是针对各方因素仔细考量的结果,和以往一样,这些选择的决定都来之不易,都是负责任的积极主动之选。
我和我的联合策展人弗朗西斯柯·马塔先生试图根据我国地貌的多样性尽量公正的呈现各地的摄影状态,因此我们选择的摄影师来自墨西哥东西南北各个地区。我们精心挑选的这些摄影师中,有的已经功成名就、声誉显赫,有的尚属年轻,却已有所作为。我们还特别考虑到了性别差异,并把这当作一个重要的方面加以参考。同时,我们也着重强调作品内容的琳琅有致。这里有比较前卫的观念,也有相对传统的图像;有单纯以数码技术为基础的佳作,也有起始于模仿时期的上品;有在墨西哥拍摄的画面,也有在中国纪录的景象;有战争的场景,也有社会斗争的场面,还有人们尊奉自己的宗教信仰的形象。我们试图展现墨西哥的过去,甚至是古代的历史背景,也想呈现21世纪的今天墨西哥城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所面临的诸多城市发展问题。在让大家看到墨西哥蓬勃发展的社会进程的同时,我们也展现出墨西哥监狱的场景,以引起诸位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参展的作品中有非常强调美学意义的画面,也有不太强调形制的构图。它们同样呈现了数码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各地摄影都在经历的巨大变革。
众所周知,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墨西哥就有幸成为一块磁石,吸引着摄影师的目光。世界上难有像墨西哥这样被全球顶级摄影师全面透彻拍摄的地方。正如丝绸和茶叶曾吸引世界各地的商人前往中国一样,墨西哥也曾有过本土的源泉吸引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来到这里工作。
像磁场一样吸引着国外摄影师的同时,墨西哥也同样吸引着本国的摄影师探索同样的主题,不同的是他们各自的视角,而且本国的摄影师会对本地的风俗文化有更近切的理解。
我不想因为前来墨西哥工作过的所有伟大艺术家的名字通常都是来自西方,而且通常他们都像这次展览一样成系列地展出,而在这里一一细数。我认为现在正是时候把我们的摄影师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摄影师区分开来。
因为在稍早前的摄影史上,摄影的权力中心一直在美国、法国和英国,这并不是说实际上最伟大最重要的那些摄影师仅仅来自那些地方。过去的情况是,一个本地摄影师要被人认识,就必须得到这些传统的权力中心的支持。有幸的是,现在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如今中国和墨西哥正在搭建合作的新桥梁,而不需要走正在成为历史的那条所谓的独木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象征着改变的例子,这将成为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世界已经变得越发的数码化,这带来一件很好的事情,就是发表新作再也不需要单纯指望那几个传统的摄影权力中心了。今天,任何人只要他自己愿意,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并把它散布到世界各地。有了这样开放的条件,我们就能越发清楚地认识到精彩的摄影的基础到底有多宽多广。这次展览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这次参展的摄影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水准不比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摄影作品逊色。
在墨西哥各地都流行一个用来指涉事情复杂难懂的说法,即“esto está en
chino”,翻译过来就是“那是汉语”。在我们的文化里,如果什么东西很难理解,我们就说“这简直就是汉语”。
对我来说“像汉语一样”难解的事就是怎样回答为什么我认为中国在情感上与我们的“墨西哥感”如此接近。当然,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文化”,然而,我们的语言却也有着殊远的差异。最近几次我们去中国的旅行中,当我和我的合作者与我们想拍摄的中国人交流的时候,尽管我们都不会说汉语,他们却总能“理解我们的手势”,而且当我们说西班牙语的时候他们理解得比我们说英语的时候还要好。
然后我们观察了人们在中国怎样例行日常事务,怎样反应,每次我们都非常惊奇的发现,在中国见证到的那么多事物都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在这里的映射。
当然我们很看重这种观察的客观性,但那不正是一个摄影师在叩访一个遥远国度的文化时所带给这个地方的东西吗?有人也可能提出相对应的问题,即当中国人与墨西哥图像相关联的时候会怎样呢?我希望观察你们的文化给我和我的合作者留下的这种个人体验能在我们国家的人民眼中得到反映,能对他们产生影响,就像对我们两位摄影师产生影响一样。
对于能受邀来到这样一个美好的美术馆展示我们的作品,我谨表达我方深深的谢意,并希望我们正在建立的这座交流的虹桥能够连接两个伟大的国家,以让世世代代的摄影人能往来不止,交流不息。
佩德罗·梅约尔
前言三
“凝视--墨西哥当代摄影展”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中国展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墨西哥摄影作品。这次展览由佩德罗·梅约尔和弗朗西斯柯·马塔策划,得到了佩德罗·梅约尔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并且是该基金会参与的第一个项目。这个展览反映了当下墨西哥创作的图像具有丰富多样的视域和思想。
直到现在,亚洲与拉丁美洲的摄影传统也少有关联。拉丁美洲的这块土地曾经被外交家和政治科学家阿兰·鲁奇埃指称为“远西”,以强调它在文化与地理上与西方的近密联系,这种联系既有表面的也有策略上的,正是通过这种联系,它得以与其他文化(比如亚洲文化)进行往互交流,其中特别是秘鲁与巴西这些国家,或者是墨西哥城这样的城市对外交流频繁。亚洲人口在拉丁美洲安顿下来,显著的丰富了我国的文化与想象。这也让我们回想起来,我们这片大陆最早的定居者正是从东方而来。
在“凝视--墨西哥当代摄影展”
中,弗朗西斯柯·马塔和佩德罗·梅约尔两位策展人构建了一个包罗丰富的视界,让我们得以更好的理解摄影所反映的21世纪之初墨西哥正在经历的社会与文化的深刻变化。
通过墨西哥摄影家感受世界的多样视角,我们获得辨识多元现实的可能性。这种辨识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地理环境,而是要通过这些图像创作者由具体的地点所生发的想象和创造来获得。
佩德罗·梅约尔是一位著名的视觉艺术创作者,他拓宽了拉丁美洲摄影的水平。作为墨西哥摄影协会的主席,他参与了1978年和1982年的前两届拉丁美洲摄影论坛,后来他成为zonezero.com网站的总监,全世界(特别是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的)许多摄影家的作品通过这个网站得以呈现。另一方面,弗朗西斯柯·马塔是当前最知名的墨西哥摄影家之一。作为各种项目的编辑和合作者,他在构建自己与他人的图像作品的表达上具有卓越的经验。
墨西哥图像中心在墨西哥外交部的支持下赞助了5位参展摄影家到中国访问并参加展览。墨西哥图像中心非常高兴接待了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到墨西哥参观访问。毫无疑问,这次展览会成为中墨两国摄影交流的重要事件,我们在此谨祝墨西哥摄影通过这个项目开发出新的征途。
阿里扬德罗·卡斯特拉诺斯
墨西哥图像中心主席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