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心静画动——关于汤集祥六个课题的六种解读(王璜生)

录入时间: 2007-08-07

    “画思常动”,是这一次汤集祥老师为自己展览所起的名字,这四个字极好地概括了汤集祥艺术创作和心态的表现,这也正好应合了他富有年轻心态,以至于有人戏称他“老是不成熟”,童心未泯的精神特点和人生特点;他还为展览起了一个副标题,使用了“六个课题”的说法,将绘画创作作为“课题”来看待和进行,这可见他的认真和理性的劲头。将一种理性的精神与永远的童心结合在一起,这便构成了汤集祥的艺术及其特点。
    这次画展所展示的六个课题分别是:一,“彩色澳洲”系列;二,“爱情故事”系列;三,“生命激情”系列;四,“安乐椅吟”系列;五,“心会画意”系列;六,“道生自然”系列。在这六个课题系列中,汤集祥努力解决的是中国画的水墨及笔墨这样的媒材和文化特点和要求,与现代视觉及心理之间的关系问题,力图提示和凸现中国画在现代语境中的多种可能性。
    一,“彩色澳洲”系列。汤集祥在这个课题系列中提出了现代的异域的视觉图像如何与传统的中国的绘画表现媒材及手法结合起来这样的问题。水墨媒材和表现方式在中国的东方的文化语境中已发展及形成为一种艺术的表达“语言”,这种语言的使用和表达的指向也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的上下文意义,我们很容易也很习惯于在这样的语言及语境中获得文化与视觉的认同感,诸如“山水”、“意境”、某种固定图式等等,但是,当这样的绘画“语言”面对一种异域文化及视觉图像时,表达与认同成为了视觉、心理、文化等交织和冲突的表现,当年李可染先生一系列的国外写生作品曾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先例,而汤集祥的澳洲系列作品进一步地强化了现代视觉及图式的探索意义,使我们摆脱了在中国画中追寻中国式的“意境”、“气韵”的习惯性,而是领略着一种异域地理文化提供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和感怀:广袤的大地,无尽的天际,厚实的树林,延伸的公路,更有澳大利亚红色土地上的野性和生命力,这一切在中国画的传统表现中是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语言”以可进行表述的。
    二,“爱情故事”系列。爱情、亲情是这一系列作品的主题,而优美则是对爱情、亲情本质的一种感知和传递。这一个系列的“爱情”和“故事”借助了澳洲黑天鹅的形象,通过天鹅的形态,天鹅家族的个性特色,天鹅的生存环境,天鹅的倍受呵护的特点等等,令我们很感性地也很形象地联想到人类的爱情和亲情的关系,以及对爱情、亲情的关爱和认知的态度。优美、安祥而高贵的天姿,宁静而易受伤害的身影,这可以说是一种古典式的对情感的理解,是一种理想的人类爱情和亲情的比兴,中国《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其比兴的意象与碧波荡漾中的天鹅应该是相近甚至一致的。
    三,“生命激情”系列。如果从图式和画面视觉效果来讲,坦诚地说我是不太喜欢和认同这个系列的作品的,但是,我似乎发现汤集祥有意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和运用这样的画面,他似乎想借助“冲浪”的题材和图像,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关系,人既想征服自然,征服大风大浪,同时又在自然与风浪中获得和谐和乐趣,获得精神的自由和激情的自在。一边是白云蓝天,一边是汹涌巨浪,一边是悠游的乐趣,一边是征服的快感和激情,这是多重的甚至对立的精神存在,“冲浪系列”正是这样切入于人的生命精神的体现。
    四,“安乐椅吟”系列。马蒂斯说过,艺术是安乐椅。这多少体现了现代西方对待艺术的一种态度,并多少带有享乐主义的倾向。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坚持着绘画应该具有“成教化,助人伦”和“怡情养性”的功能,“成教化”实在太严重了些,但“怡情养性”对于中国人来讲也不轻松,至少它的目的性是很强的,是为了达到“修心养性”,提升心性灵性的目的。汤集祥的“安乐椅吟”系列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东西,我称之为“心情”,它不是“享乐”,也不在于“心性”,而是一种“情怀”,“心境”,一种“安祥”、“舒怀”,更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心态。
    五,“心会画意”系列。从画面构成和图像的角度,以及这种图像构成所产生的新的视觉力量及可能性来讲,我是最感兴趣于这个系列作品的,这并不是说我认同于在一个画面中隐入一些文字形象,从而令观赏者有更多的“猜字”兴趣和智力游戏这样的做法,而是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一组作品时,眼睛为之一亮的是,我看到了一种新的画面构成,图像的自由组合和自由变形,空间关系也在这样的组合和变形中产生了新的视觉意义,仿佛是进入了一个似是有形又是无形,似是抽象又隐含着形象的绘画想象世界。我在想,一种新的创作企图,如这种运用花花鸟鸟草草形象隐入似有文字游戏的创作构想和出发点,也许能引发出另外一种新的视觉超越和思维想象的效果,提供更多的新的可能性。
    六,“道生自然”系列。中国人对于“山水”,对于“自然”这些概念的认识,完全有别于西方的“风景”和“自然”的说法,“山水”是人与物,心性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关系,而“自然”是合于天地人自在规律的方式,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最好的体现就是“山水画”及“山水”的观念,“道生自然”是“山水”的本质。“山水”侧重合于天的人如何体现自身的性情、修养、灵性、学识、趣味等等,我们观山水画,最终看到的不是“景”,而是“人”,是“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合一而获得的“道”。汤集祥的“道生自然”系列,冲击我们视觉的是一种自然之“气”,一种周流天地之气,一种人对天地之气的体验、认知、感受、表达,一种生命之气。在他的这些“山水”中,山的形、树的形、房屋、烟岚的形,用线用墨、皴法笔法的形,都围绕着章法的“气”来展开,而这种章法之气来自于艺术家胸中之气,心中之气,这样,“形”、“景”、“物”已经不重要了,是一种“筌”,得鱼而忘筌,得气而遗形。
    简单地概括这六个课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彩色澳洲”系列是探讨“景”的文化性问题;“爱情故事”系列则隐喻着对爱情和亲情的珍爱呵护的心态;“生命激情”系列赞美着人的“精神”;“安乐椅吟”系列则体现为对“心”的关怀问题;“心会画意”系列尝试了“图像”生成的多种可能性,而“道生自然”系列则是关于“气”的表达。我的这样的解读不知与汤集祥老师的出发点有多大的出入。
我一直敬佩汤老师的是他的这种既充满童心又富于理性的人生态度,是常动常新,永不停步,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干劲和精神。而汤集祥老师的这段话更体现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我画画的特点是变,喜欢变化,有人叫我‘百变汤集祥’,我不喜欢老是去画一样东西。思维要变,但心要静。当今世界需要禅的意境,需要一个静的内心世界。画可能是静的,但思维是动的,心静画动。”(《南方都市报》2007年8月5日)
    心静画动,这是一种人生和艺术的境界。


王璜生
2007年8月5日于绿川书屋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