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金田古代绘画临摹作品展--广东省展出的第一个古画临摹展揭示故宫临摹技艺(新闻稿)

录入时间: 2007-12-13

    由广东美术馆主办、海南南山佛教文化苑协办的“金田古代绘画临摹作品展”于2005年7月6日--7月17日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此次展出的临摹绘画作品有:宋代王居正《纺车图》、宋李嵩《货郎图》手卷、元代王振鹏《伯牙鼓琴图》、明唐寅《孟蜀宫妓图》、王树谷《听阮图》、清冷铨《仕女图》。原赵佶摹《张萱捣练图》、唐人《宫乐图》、唐孙位《高逸图》、五代《神骏图》、《重屏会棋图》、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宋李嵩《罗汉图》、宋摹《朝元仙仗图》、元代周季常《五百罗汉图》、元代《纳凉图》、《元代十八罗汉》二件、明仇英《携琴听松图》扇面、唐寅《高士图》扇面、丁云鹏的《十八应真图》手卷、江介《花卉》扇面、浑南田《花卉》扇面、丁观鹏的仿贯休《十六罗汉》八件、《观音三十二相》册页等作品,和 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高3.4米、横3.4米)等三十多件作品。
    金田1974年参加工作,1978年调入故宫科技部摹画室,从事古书画临摹工作,在故宫从事绘画至今已有27年。古代技艺得以流传与发展,许多绘画珍品得以保存下来,都靠临摹,所以,临摹在古代绘画的保存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搨写》中谈到:“古时好搨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亦有御府搨,谓之官搨。国朝内库、翰林集贤、秘阁,搨写不辍。承平之时,此道甚行;艰难之后,斯道渐废。故有非常好本,搨得之者,所宜宝。既可希其真踪,又得留为证验”。在照像印刷术未发明以前,古画的流传主要靠临摹。传世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等实际都是古搨本。但传摹也不只是为了文物流传,同时也是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在中国古代,绘画的学习,主要靠“传移模写”。东晋顾恺之在《论画》中就谈到临摹的重要性、临摹方法和注意事项。而顾恺之在论及荀勖所画孙武故事时说:“骨趣甚奇,二媫以怜美之体,有惊剧之则。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就是认为临摹好的古代绘画,研究它的构图布局,能通达绘画的内涵与变化。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故宫博物院的藏画,在全国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能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近距离接触宝贵的文化珍品,这种机会对每个从事绘画的人都是梦寐以求的。由于受家庭的影响,金田从小就喜欢画画。中学毕业后,就拜美院教授刘凌沧和荣宝斋画师郭慕熙先生为师,学习传统的工笔画。也有机会到王雪涛先生家观摹,学习过水墨写意花鸟画。来故宫摹画室以后,先是师从于金仲鱼先生。后因工作关系,又跟冯忠莲先生和陈林斋先生学习。这三位老先生都是中国画临摹大师,技艺高超,功力深厚,多年来集累了丰富的绘画和临摹经验。三位老先生的性格、经历和绘画风格以及教授学生的方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共且特点:极端认真负责,对工作精益求精。从进摹画室,一直到老先生们相继退休,那些年,通过具体临摹工作,她不但学到很多宝贵的绘画知识和技法,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她终身受益。 临摹古书画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进故宫后几乎没有单独的学习时间,马上就开始正式工作。只能边学习、边工作。因为她原有的绘画基础,所以很快故宫方面就让她临宋代赵佶的代表作《听琴图》。《听琴图》这幅画,笔法细腻,设色艳丽而雅致。人物性格刻划入微,作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与绘画技巧。在临画的过程中她一面仔细研读顾恺之有关临摹人物画的诀窍,认真体会古画的神韵,一面注意用笔和理解画中人物的相互关系,努力追求做到“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在按要求制作了两幅《听琴图》后,紧接着金田又临摹了隋代《展子虔游春图》。这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山水画,用笔流畅健劲,色彩运用浓重的青绿石色,山石有勾无皴,图中大面积的河水,烟波浩渺,水波若断若续,线条变化精微。这两幅画都是传世名作,而且难度都比较大,在金先生的耐心指导下,金田细心钻研体会,两幅画都顺利完成。当时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的夫人画家潘素听说后,还特地到故宫要求见临摹此画的人。 在以后的时间里,金田临摹的绘画作品有:明代陈洪绶《人物图轴》(五幅)、元代王振鹏《伯牙鼓琴》(二幅)、宋代王居正《纺车图》五幅、明代陈洪绶《婴戏图》(二幅)、宋代册页《深堂情趣》六幅、《柳溪间憩图》六幅、《瑶台步月》三幅、《白头从竹》三幅、《雪山行骑》三幅、《竹涧焚香》三幅、王树谷《听阮图》三幅、唐代敦煌绢画《白衣观音》一幅、元代马和之手卷《瑶池醉归》二幅、《瓶梅图》一幅、元代顾安《新篁图轴》三幅、清《英宗皇帝后》二幅、宋李嵩《货郎图》手卷二幅、明唐寅《孟蜀宫妓图》三幅、清高鳯翰《自画像》一幅、清冷铨《仕女图》一幅、清焦秉贞《仕女册页》二开,共六幅、清西藏档案馆《皇帝诏书》二幅等作品。(故宫藏画主要在秋期天气干燥时展出,绘画摹本主要用于平时代替原作展览,要求十分严格。
    临摹要求做到逼真,要保持原画的风格和神韵。不但要有深厚的功力,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对名作要有深刻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要了解各个朝代的风格与流派、不同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同一画家不同时期风格演变、笔法用色特点的变化。每临摹一幅画,先要反复琢磨、研究,查阅大量资料,有所体会,才能动笔。画画时行笔的快慢、力度,笔上水份的掌握,都会影响到最后画面效果。因此,行笔既要准确有力,形象又要气韵生动,神形兼备。摹本既要浑厚有古意,而又无雕琢做作之气。自古以来凡是上乘的摹品的作者多有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和过人的鉴赏能力。因此摹画必须有丰富文化修养。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除了画画,金田平时也很注意学习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认真学习美术理论和美术史方面的书籍。1992年金田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一年,系统的学习了山水、人物、花鸟、写生等绘画技法和美术理论后,使自己在艺术方面有了更深刻理解和感悟,扩展了她的思路和眼界,提高了综合修养,使她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1996年8月,金田在日本北九洲办了个人画展,虽是以佛教为题材的创作,仍是以临摹为基础,在色彩上进行重新创作,使其胧罩在佛教神圣的气氛中。受到当地的好评。
    从进故宫到现在工作近30年,金田临摹的作品,题材各不相同,时代风格迥异。其中有山水、人物、肖像、花卉,有反映市井生活的风俗画,也有华丽的宫廷画。同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临摹了美国波斯顿美术馆藏赵佶摹《张萱捣练图》、《元代五百罗汉图》、上海博物馆藏《高逸图》、《神骏图》、《宫乐图》、《重屏会棋图》、《秋庭婴戏图》等作品。 临摹的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元代十八罗汉》、丁云鹏的《十八应真图》手卷、丁观鹏的《十六罗汉》在1999年10月先后于北京中国画艺术研究院、上海朱屺瞻纪念馆、无钖灵山佛教文化博物馆参加了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艺术廵回展》。


撰稿:梁洁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