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馆藏 | 李铁夫《盘中鱼》
| 广东美术馆馆藏导览
盘中鱼
李铁夫
油画
82cm×97cm
1941年
广东美术馆藏
李铁夫擅长肖像和静物描绘,作品大体上仍保持“学院派”古典作风的严谨庄重。李铁夫擅长静物描绘,静物画是其绘画探索的重要领域,鱼则是他最常表现的题材之一。李铁夫认为,写鱼不难于写形、写色,而难于写实。写出鱼刚从水中捞出时的新鲜感、生动感,从他晚年创作的油画《盘中鱼》可窥出端倪。这幅作品构图饱满,物象布置貌似随意,实显匠心。画面中鱼肚光亮圆润,青菜的鲜翠与辣椒的红艳形成鲜明对比,各种静物的结构和质感都被精心描绘,展现出艺术家面对自然写生的深厚功力。李铁夫在画面右下角写道:“铁夫写盘中鱼赠栽甫先生”,反映了李铁夫与刘栽甫的交谊,同时他以题款形式和农历年份落款,显示出李铁夫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在精神和内涵上具有一种含蓄的东方情调。
————————————————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盘中鱼》为“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之作。李铁夫1869年生于广东,原名玉田,“铁夫”是其在参加同盟会后起的名字。他不仅是最先到西方学习美术的中国人,而且是油画造诣深厚的中国大家,孙中山将他誉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
此幅《盘中鱼》是李铁夫生前好友的后辈捐献给广东美术馆的作品。从画面右下方的落款可以看出,该作品是1941年李铁夫留美归国后在某个国民政府官员家中担任家庭教师时,出于答谢对方而作。画面中的盘子、鱼、铜壶、辣椒、白菜等描绘得真实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白色盘子上甚至洒有鱼血。这样扎实的绘画功底既得益于李铁夫自小的勤奋练习,也与他和约翰·萨金特、威廉·切斯的来往息息相关。受两位世界艺术大师的影响,李铁夫在艺术风格上与他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在严谨庄重的学院派古典作风教育模式下,李铁夫突破成规,运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和笔触来描绘画面,并十分注重事物内涵的描述,色彩朴实、含蓄。李铁夫用沉闷的色调来刻画一条盘中的死鱼、几个剥开的洋葱、零散的辣椒以及变形的铜水壶,洒脱的用笔让画面富于运动感,在景物与深色的背景之间、在笔触与笔触的交叠之中、在对事物内涵的捕捉与对色彩的把握之处,给观众以热血奔腾之感,从而表现出生命与时间的流逝。这也是西方现实主义静物画的主题。
文段来源:许悦《盘中鱼》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2013-03-24,03版
编辑:公共教育部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