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馆藏 | 关良《京剧人物》

京剧人物
关良
中国画
44cm×30cm
广东美术馆藏
关良此幅《京剧人物》中,有一生一旦。小生一手抚穗,一手执扇,回头与青衣对望,青衣拿着小团扇,另一只手抚脸,细腻而又生动活泼。
位于画面左上方的“旦”是传统戏剧中最重要的女性形象,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又被称为“青衣”。京剧中的青衣角色有许多,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画面右侧的小生头戴文生巾,手拿纸扇,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是一个典型的文人才子型扇子生。这样的书生经常是爱情故事的主角,代表人物是《西厢记》中的张君瑞,《柳荫记》中的梁山伯等等。
关良曾留下许多剧目不明的画作,他说:“无标题的画我画过很多,这倒不是我标新立异,因为德彪西已在音乐领域里创造了这一种形式。我的无标题画主要是从内容上来划分的,并不注重特定的剧情,是借以创造一种新的绘画形式。这种形式颇具海外来客心目中的京剧印象:新鲜有趣却一切都是笼笼统统的;近来林风眠先生画的戏曲人物也大都是这种无标题的。”
关于人物塑造,关良在《艺事十谈》中提出:“形神兼备是我国绘画的优良传统,作画之前要有一个要求,要追求特定的境界,注意倾注自己的感受。如画一条鲜鱼,要画出鱼的活泼的情趣,不然画出来是死的,或者是腌过的咸鱼。技巧则是不断提高的问题,技巧成熟了,终是可以表达出来,但有没有这个追求,却是大相径庭的。这是作者赖以表达自己感受的途径,从而达到与观者相通,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的目的。我画戏剧人物也是这个想法,首先弄清剧情、场次、人物关系和各自的性格特征,着意把人的精神气质表达出来。这样,就有了知音,容易和观众交流,所以作画首先要有感情。形象是表面的,一定要把形象的内涵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把作者的感情倾注其间。画人体也是这样,光有外表仅是血肉之躯,更要画出人的精神,包括气质方面的特征。”
延伸阅读:
阅读 | 稚拙的生动:关良的京剧水墨画(点击标题阅读)
编辑:公共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