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黑白的现代性——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的木刻

录入时间: 2014-04-16

时间:2014年5月22日——6月13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一楼1、4号厅


策展人:杨小彦
学术主持:冯原
项目负责:廖沙泥

 

对于黑白木刻版画而言,它发展的历史既显示出现代性中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间相互构建的一面,同时也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诠释了变化与经典的统一;现代存在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正因如此,黑白木刻无论是以技术形式还是以一种文化力量的身份出现,都曾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影响。在与过去和传统依依惜别的历史节点上,“黑白的现代性”都表达了革新的诉求和主张。当我们今天再来谈黑白木刻的时候,并不是怀旧其曾经的时代光环,而是在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处于不断发生裂变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再来看当今黑白木刻所具有的独立的审美意义和文化价值。

 

此次展览选择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作为木版画状态的案例研究。这三位艺术家之间既呈现微妙的师承关系,可作为现当代黑白木刻版画发展脉络的梳理,同时,他们又共存于当今的时代语境下,即提出了黑白木刻发展的三种不同可能性和三种对现代性的解读方式。

 

王文明的木刻,坦率而充满力量和情感,朴素的木纹和刀痕将古典与艺术的偶然性结合起来,在刀和木交错之间,释放自然状态下的印痕和材料本身的纹理,并最大限度地在继承木刻版画刀味和木味的特点上施显了自己的情怀。换言之,他继承了木刻板画经典的艺术语言和美学形式,统一了偶然和永恒。作品凝练,有一种山江情怀和孤独的气质。与之不同,在宋光智的作品中,材料的语言特点让步于对内容的理性思考,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清晰而规律性的线条和象征性的符号,呈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理想主义情结。在现实之外,在理想之上,他的象征符号建立起的归属感继承了黑白木刻中思想者的内在感召力。有呐喊,也有节制。而在刘庆元的作品中,看到更多的则是一种无处不在地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辨。他继承了传统木刻的叙事性,在他的作品中,有故事,也有态度。版画,而不是木板或者刻刀,成为了他自身表达的一种语言形式,他用它记录,也用它尝试着不同的可能性。黑白木刻版画至此成为了一种日记,一种碎片化的观察、叙事独白。他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当今黑白木刻更为广大的自由。

 

广东美术馆一直以来关注于对版画的收藏与研究,尤其在黑白木刻方面,一则源于黑白木刻的历史意义,二则是因为近现代时期,广东木刻在版画运动中曾产生的积极作用。为此,关注现当代黑白木刻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将此研究延续下来,也是为此块艺术史的发展梳理脉络。在王文明、宋光智、刘庆元这三位代表艺术家中,我们看到了对于黑白木刻传统的不同层面的继承。看到了经典美学、看到了理性思考也看到了个性化地书写;看到了这个碎屑化的时代对个人的影响,也看到了难能可贵的坚持。正因为有这种坚持,黑白木刻才会在今天有了长足的延续,也正因为有这些变化,才呈现出黑白木刻版画今天多元与经典共存的现代性。

 

 

 

 

廖沙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媒体报道
展览作品
《此时此刻,感觉良好》:62cm·46cm 2008.jpg
展览作品
《嗨···》:62cm·46cm 2008.jpg
展览作品
《街道是我们···大家的》:62cm46cm 2008.jpg
展览作品
《妈妈,一起飞吧》:62cm46cm 2008.jpg
展览作品
《美好的一天》:62cm·46cm 2008.jpg
展览作品
KAR98K2013年.jpg
展览作品
两棵青松2005年.jpg
展览作品
苹果2008年.jpg
展览作品
寻觅者 14 木版 60x90cm 2002年.jpg
展览作品
寻觅者 15 木版 60cmx90cm 2002年.jpg
展览作品
寻觅者17.jpg
主页 检索
日历
二维码
扫黑除恶

广东省文化厅扫黑除恶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2318
举报网站:“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中“业务投诉箱”
举报网址:点击举报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