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同学手持Ipad认真为观众讲解奥托·迪克斯的版画作品
大三暑假,当身边的同学们都在为实习和前途发愁时,我尝试给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发了一封邮件,询问是否有机会让我参与一次短期的,与美术馆有关的实习工作。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从第一次进美术馆起 ,我就特别向往有一天也能成为美术馆的一员。但我知道,要想在美术馆这样“神圣又高端”的地方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开始我对美术馆就是这样一种印象:神圣、遥不可及)。几天后,我就收到了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的回信,让我在7月下旬到馆里面试。接到这个通知时,我特别地激动,也有一点紧张 。一扇大门就要在我面前打开啦,它可千万别关上!在与工作人员交谈之后,我发现他们都特别平易近人 ,让我原有的“美术馆遥不可及”的印象立刻消除了。最后,工作人员综合考虑了我的空闲时间、知识背 景和工作能力,提出让我担任“奥托•迪克斯展”的志愿者导览员。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从未有过做导览员的经历,也从未以观众的身份参加过导览活动。因此,我既很想尝试这个工作,又特别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幸运的是,美术馆的工作人员认为我能行,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还安排了专门的指导馆员。如果不尝试 ,又怎么知道行不行?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也就豁出去了!
在开始工作之前,负责给我指导和培训的馆员小青告诉我,导览工作开始于对观众的了解。她先让我参加 了一次由专业人员讲解的导览活动,要求我细心观察到场观众的神态和行为。由于我即将要讲解的展览要 到8月12号才开幕,工作人员为了让我更容易了解观众,安排我先去前台帮忙半个月。
于是,我就一边帮着 在前台接待观众,一边抽时间来准备导览。一开始,我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小case,都不是问题。导览的准备资料上网百度一下就好了,接待观众无非就是替他们指个路。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在前台工作的第一天,我就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行,应变能力也不够,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我就一下 子懵了,不能很好地应对。我总是特别紧张,不能像前台的工作人员那样情绪稳定和淡定应对各种情况。 幸好,前台的两位姐姐对我非常照顾,在空闲的时候就一人一句地教我如何灵活应变,还跟我分享了她们 工作时遇到的各种难题。在她们的指导下,我与观众的沟通变得容易了,工作越来越顺手,应变能力也得 到了提高。前台的两位姐姐时刻保持着很好的状态,不但观众能感受到她们的开心和热情,我也与她们相 处得很愉快!这也许就是所谓的“happy time for happy work”吧!在前台的这段时间,我也越来越喜欢 美术馆的工作了! 随着八月的逼近,奥托•迪克斯的画展也即将要开始了。小青让我在八月初的时候提交了一份解说词的初稿 。于是,我就根据网上的资料写了一篇挺详尽的稿子。但是,这篇稿子居然因为篇幅太长,没有被认可。 这让我感到疑惑。在学校,如果我交了一份内容特别丰富的作业给老师,老师一定会大加赞赏的。为什么 这篇稿子却得不到认可呢?后来,她根据我的稿子,给我整理了一些导览须知,针对我的不足做了专门的 指导。她告诉我,导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是单向度的自说自话。如果导览员把一大堆不经筛选的信 息直接扔给观众的话,他们不一定能马上接受,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内容冗长而感到烦闷。因此,一次好的导览,首先要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再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对导览信息进行筛选。我当时对这个建议有点 不理解,但还是根据建议修改了我的导览词。小青也考虑到我的经验不足,特意让我在空闲时尝试给前台的两位姐姐“试讲”。平时午饭时间,看见前台两位姐姐不忙了,我就邀请她们充当观众,聆听我的试讲 。她们“被迫”听了无数遍,但是每次听完,她们都会给我提出许多问题和建议。每次试讲结束后,我再 根据她们的回馈来修改自己的导览词。就这样反反复复试讲、修改,我才终于完成了第一份被认可的导览词。
在这个准备过程中,我还发现,导览准备真的不止是上网搜一下资料,还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接触更多与展览有关的“一手资料”。在展览布展期间,工作人员特意安排我和其他实习生、志愿者一起去与这次展览的德国策展人迈耶先生来次“亲密接触”。迈耶先生非常和蔼,也很热情,在最忙的时候,他竟然还特意抽出时间来给我们做了一次全程讲解!80多张作品,他都一一介绍了,而且还回答了我们提出的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他给我们介绍了德国的文化历史背景,还有奥托生活中的各种趣事,以及他对这些作品的 看法。其实,我早已发现,在中文网站上,并没有太多关于奥托•迪克斯的介绍,几篇相对详尽的资料其实 都是同一篇文章的缩略和摘抄。尽管我也看了不少英文资料,但是,这些资料都远远不及迈耶先生告诉我 的一切。总之,这次与策展人面对面交流的经历,对我的导览工作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与他交流之后 ,我又一次修改了自己的导览词。
后来,考虑到我没有做过铜版画,小青还让一位亲手做过铜版画的同学来帮我做准备。在正式开讲之前,还让专业馆员来听我试讲,给我提意见。就这样,经历了数十次的稿件修改和试讲,我才开始有信心站在观众的面前,从容地开始导览。
在展览期间,我一共做了16场导览,让我获益匪浅。“互动”是一个贯穿整个讲解过程的关键词。如果导览员不能与观众进行互动,就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那么自己讲解起来也会特别无聊乏味,甚至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以人为本”就是要根据观众不同,来调整解说的方式和内容。对着小朋友,不能说得太深奥;对着年轻人,可以介绍更多学术性的内容。这时我才明白到:原来一开始要我去观察观众,是为了能更好地为观众服务啊!每当看见观众们对我频频点头,我都感觉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看到观众们 在触摸了铜版画道具后的惊喜和满足,我也越来越感受到“互动”的好处。每次解说结束后,都有观众来 向我提问,与我交流,我也并不感到疲惫,反而越说越来劲儿!可以说,“互动”和“以人为本”是我这次导览工作的最大收获与总结。通过实践,我才认识到之前工作人员反复跟我提及的一些要点,明白了这两点的重要性!
我真的特别喜欢这种收获感,在展厅里带着观众看展览,让我有一种“全世界都是我的”的感觉!尽管每天都要一大早起床,用挤公交车加奔跑的方式来到美术馆,但是一看见观众们向我投来表示赞许的目光, 我就觉得一切的辛苦劳累都值了!就连我身边的同学都说,我虽然会跟她们抱怨这个工作很辛苦,每天奔波都很累,但是其实每次吐槽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我想,在美术馆做导览员是我这个假期的最大收获,就算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再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