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多媒体导览|熟知非真知——日常视野中的观看

录入时间: 2023-11-25

 
“熟知非真知——日常视野中的观看”为2022-2023年度广东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展览聚焦于近十年来艺术家日常主题创作中的三个切面,即通过“观物”“观景”“观时”三个不同的观看视角来呈现艺术家根植于个体经验和生活细节之下的日常觉知。展览希望引导观众用非日常的视角来看待日常,提供一种挑战既成观念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日常作为意义的生成机制,从而超越熟知,跳脱出日常范式的惯有逻辑。在构建新的观看方式的同时,为研究日常叙事的观念线索、语言逻辑、呈现特点等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实证材料。
 
结合此次展览,广东美术馆推出线上导览资源,帮助观众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理解展览主题。
 

 
图文导览
 
艺术家简介
蔡磊,1983年生于吉林长春,2015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家自述
“空间”是我作品中的元问题,它既是雕塑自身的魅力,艺术家观念思考的凭据,亦是个人情感与现实最终遗留的容器。“透视”赋予了空间不同的形式和感知,成为我创作中最主要的语法,它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不断压缩、折叠、拉远、趋近,将观者的目光引入一个特定的场域。然而我所关注的并非“透视”本身,也绝非艺术中惯常的关于“透视”的语言游戏,而是“透视”所引发的感知,一种由距离、目光所产生的情感的变化。
——蔡磊
参展作品
上下 20231019
青铜、24K金箔
185cm×57cm×34cm
2023年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我们终生和床发生关系,生在上面,长在上面,终于之上,床就是人生的物象!上下床的距离拉伸表象看是床的物理空间发生变化,实则是指向了人与人的关系。东方最早展现出床的“炫耀”与“奢侈”属性,残床骨架利用反向逻辑推演,通过金箔的加持来削弱床的残,外在的掩饰下带有仪式感与讽刺感。
 
单元  20231020
青铜
185cm×50cm×50cm
2023年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单元》揭开楼梯与人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一栋单元的楼梯是一个中央神经连接各户,起到的是“控制”的作用。这种“无形”的控制常常让人忽视。残缺的楼梯暴露在外面,脱离其楼体内部空间,似乎经过了外力的瓦解,剩下了仅有的存在感。把住宅楼梯多给人以身体行走的感知体验带到到另一角度感受,让观者产生一种心理的矛盾与视觉的不合时宜。
 
 
 
 
 
艺术家简介
丁乙,1962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艺术家自述
从2010年至今,我进入到一个“仰视”的阶段。不再把自己局限于某种规则或所谓的条理性,现在的创作有更大的切口,更加宏观和综合的角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创作也不再是纯粹理性,感性愈发交融在其中。
——丁乙
参展作品

十示 2018-5
综合媒材
120cm×120cm
2018年
广东美术馆藏
 
作品阐述
以“十”这一简单符号为主体的重复性创作赋予了日常的时间性与仪式感。这件作品在材质和技法上将木刻引入绘画,打破方形画面局限的图形,对于力量的控制让刻刀痕迹富于变化,也让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动感、速度感,以及光感——“光”在抽象绘画中的表达方式也是这个阶段所探讨的主题之一。
 
 
 
 
 
艺术家简介 
胡佳艺,1993年生于中国新疆,2018年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重庆。
 
艺术家自述
一天之中,从日出到日落有十几个小时,我在几年的时间里将它们完成,我的时间被《晒海》拉长了。
——胡佳艺
 
参展作品 
晒海
微喷打印、阳光、铝框、铝塑板
尺寸不一
2013-2021年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日出的海平面,打印出来后,每逢晴天用阳光晒它,把海面晒旧,晒成日落的样子。最终日出、日中和日落三个有关“日光”的时间都共存在了一张照片中。
 
 
 
 


艺术家简介
胡介鸣,1957 年生于上海,1984 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艺术家自述
冥想是不明确的、非理性的不合逻辑推理的想象经验,这样的经验伴随着我在商场里度过了三天的拍摄,透过照相机的取景框,我在 “玻璃窗” 中获取图像,我在场。
——胡介鸣
 
参展作品

寻像器系列/商场39#
喷墨打印、铝塑板、艺术家框
150cm×189cm
2021年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寻像器/商场》系列摄影,以商场中各种各样的玻璃窗为拍摄主体,经过感性的冥想和数字算法生成新的图景,从而引发新的视觉认知可能。艺术家致力于光与色彩的研究,通过影像、摄影和装置,从我们日常中熟悉的记忆出发,使用在地性元素进行创作,在“窗户”的分割和融合中产生空间和场景变化,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
 
 
 
 
 
艺术家简介
姜吉安,1967年生于山东烟台,1992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家自述
现成品绘画在美学层面成为物自身的 “宫商角徽羽”,在 “艺术制度 ” 层面成为日常之道。
——姜吉安

参展作品
春秋繁露之六
现成品绘画(茶)
49cm×163cm
2019年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现成品绘画,建构了一种绘画的物理学模式。现成品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绘画由物自身的各种形态形成。物自身的物理形态被展开、转变和位移,绘画在人与物的交互过程中产生。“茶系列”中,茶浆、茶汤、叶片、茎干、茶渣及其微观粒子,毫无保留的蕴含于作品之中。包含触感和味道以及物自身的已知与未知信息。
 
 
 
 


艺术家简介
李燎,1982年生于湖北洪湖,现生活、工作于深圳。
 
艺术家自述
生活和艺术在我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有时候我会故意去挑动生活,让生活里产生一些可能像素材一样的东西,有时候我又会公器私用,用艺术去报复我生活里的某些私人的事情,但更多的时候我都是在等待。
——李燎

参展作品

每天八件事
胶带、荧光笔
尺寸可变
2016-2021年
(作品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作品阐述
2016年从妻子那听到她当时老板讲的一个秘诀,说每天做八件事,就会成功。我很想成功,于是开始实施这个方法,从2016年开始每天做八件事。2021年8月底,妻子辞职,作品结束。
 
 
 
 
 
艺术家简介
梁铨,1948年出生于上海,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深圳。
 
艺术家自述
平平淡淡和轰轰烈烈并无任何不同,对“空”的追求使我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我以为那是比在艺术上的探索更重要的事情,实际上,这两者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梁铨
 
参展作品

无题
茶、色、墨、宣纸
160.8cm×122.5cm
2020
广东美术馆藏
 
作品阐述
以茶水为墨,慢慢将宣纸渗透,空白的宣纸上便晕染出深浅不一的茶迹。再将宣纸进行重复性地拼贴,画面上形成丰富又充满节奏的视觉美感。以茶入画,将平淡日常介入抽象创作,在潺潺禅意之间,留下时间的痕迹。
 
 
 
 
 
艺术家简介
马海蛟,1990年出生于河北,先后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得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家自述
生活是进行时,且时间以每日为单位循环。循环中,事件、物与人,都有重复的成分,循环中行进,而有时也会形成奇妙的转角,偶发的抽离,以及未经审视的遭遇,一切都是在日常中搭建前因,经验后果,且再循环。这往往会让我形成混杂的思辨,思辨导致动作,即从日常中提取某事件,某物,或某人,再以 “我” 的方式为其建构因果,这算是我对日常经验所做出的答语吗?也许是。
——马海蛟
 
参展作品
昨日以前
明信片、摄影
50cm×35cm×6
2017-持续进行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昨日以前》为一个持续性的重访摄影项目。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了大量明信片实物,并于2017年开始一一前往明信片中图像的原地点,拍下同样角度的照片,并将新的照片和对应明信片中原有的文字并置,构建过往情境与今日的新的对话。明信片中的文字内容附着在了一面具有美好象征或是纪念意义的图像背面。时过境迁,当年的风景已经消逝,同时也被作者永久地藏匿起来。
 
 
 
 
 
 
艺术家简介
王礼军,1982年生于湖南醴陵,先后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天津。
 
艺术家自述
我认为艺术的共鸣是暨由视觉感官所激发的 “智识”。“观” 恰恰是在视觉所见之外上升了一个思想维度——见之所未见。我对事物的物质存在形式和空间形态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对其 “加” 与 “减” 的雕琢都源于我对事物固有常态的质疑。作品形式语言更像是我生存体验的物质变体,观念意识的视觉索引。我们不能忽视物质的客体性与我们的主体性之间存在的广袤空间,如何让物体呈现出超越自身的 “存在” 可能,是我对艺术的想象。
——王礼军
 
参展作品

把桌子装进它的抽屉里2
木家具、粉笔
55cm×120cm×12cm
2015年
(作品由艺术家和北京公社提供)
 
作品阐述
物体的存在形式与空间形态互为表里。我把原作品《布新》中的桌子进行拆解,创作了《把桌子装进它的抽屉里2》。抽屉原本是一个收纳物件的空间载体,拆解后的桌子被其自身的抽屉所收纳。作品既是对原物件最大的空间压缩,也是对物性与空间的转换。“开”与“合”是语言形式,也是这件雕塑物本身的存在方式。
 
 
 
 
 
艺术家简介
王一凡,1978年出生在北京,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家自述
如果时间是一根橡皮筋,我们也许是皮筋上的印花,它拉开的时候没有人能知道。
——王一凡
 
参展作品

监视时间——王一凡的钟表
DV录像
24h
2016年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我们通过环境变化和自身容貌的衰老感受着时间的动态,对它无法抗拒又无力言传,只能用钟表模拟时间的流逝。时间在难以想象的维度存在和扭曲着。如果时间是一根橡皮筋,我们也许是皮筋上的印花,它拉开的时候没有人能知道。《监视时间》是一件持续24小时的DV作品,它完整的记录了一个老石英钟的表盘在一天里的变化,播放时用来代替真的钟表。如果表盘是时间的画像,《监视时间》是画中画。
 
 
 
 
 
艺术家简介
杨健,1982 年生于福建,2007 年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南京。
 
艺术家自述
我一直关注的是对人的处境的揭示与困境的呈现,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但日复一日在消耗着人的那些事物或者状态,以一种诗性的方式来揭露其存在。我喜欢在作品中注入幽默或嘲讽的元素,但其内核往往是悲剧性的。
——杨健
 
参展作品
英国古诗精选(1839)
书、马达、芯片、遥控器、木、木凳、充气水槽、铁管
19cm×29cm×11cm
2010年
(作品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作品阐述
遥控器控制的马达带动铅笔打开书并在书页上做不规则的划动,诗歌慢慢破损。
 
 
 
 
 
 
艺术家简介
尹秀珍,1963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艺术家自述
这次将《扣儿》放在《花架》上,这些带着体温和经历的《花架》成为呈现《扣儿》的平台,并与《扣儿》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存在,使不同人身上的 “扣儿” 和 “碎片” 融为一组互文装置。“扣儿” 和 “花架” 都有词语的多义性,我愿意为这个多义性再添多义。
——尹秀珍
 
参展作品
扣儿
瓷、纽扣、穿过的衣服
22cm×22cm×19cm,19cm×15cm×13cm
2015-2023年
 
花架
用过的古典花架,穿过的衣服
39cm×39cm×84cm,31cm×31cm×61.5cm
2015-2023年
(作品由艺术家和佩斯画廊提供)
 
作品阐述
《扣儿》是一个系列作品,这些陶瓷雕塑起初是由制作瓷板时裁下的边条儿相互缠绕所结成的“谜团”。这些边条儿是真正的边缘,不被主体接纳,它被去除,直至扔掉,消失。我把它们相互缠绕成团,再以“扣儿”为媒介在缠绕的团上设置“无解之解”的寄生物,如同一个谜团。后来我直接将瓷板的主体肢解成条,使主体不在,只剩下肢解后留下的很多“边条儿”。这些成为新的《扣儿》的物料。这些条状物互相缠绕,堆叠,形成缝隙和孔洞,如同假山石般的谜团,瘦漏透。由窑火炼就成瓷,坚硬中透着脆弱。
 
《花架》系列是将使用过的古典花架和穿过的衣服缝制而成的物,它有着“气口儿”在呼吸,也有着包裹身体的温度。衣服的遮挡犹如人体穿衣时的似遮似露,也给予它生命感。
 
 
 
 
 
 
艺术家简介
于航,1993年生于大连,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现生活于杭州。
 
艺术家自述
这次展览中我注意到 “观” 字既是指艺术家对日常的观看,也是指观看中所生成的观念。这让我想到了日常创作过程中从观景有感到与其他事物连接生成的过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积累大量的信息、经验和情感,我做的事情就是把观察到的现实景象与之联结搅拌变成具有陌生感或是奇怪的东西。通常来讲,日常事物是我们的可见属性,而延展出来的想象就像是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伴随着引力和斥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能占据着更大的空间。
——于航
 
参展作品
追太阳2.0
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22年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每次用一天时间,开着车,在后视镜里追逐太阳。从同一座行政大楼出发,沿四条不同的路线,用几段时间追逐。将一颗银球放在汽车引擎上,用发动机产生的热能将银球加速氧化。当太阳在一天中东升西落,车子也折回原点,留下一个被氧化变黑的银球。
 
 
 
 
 
艺术家简介
詹蕤,198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现生活、工作于武汉。
 
艺术家自述
我创作的方式通常是从收集来自于现实的数据和信息入手,再通过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归纳、整理、记录、编码、转译,变为抽象的图形和色彩、材料和尺度。在创作中将自己作为创作主体的主体性降低,让自己似乎变为一个社会现实中的各类数据的记录员,又似乎是回到了艺术创作的原点。以一种类似于结绳记事的方式,将创作行为中的审美行为挤压出来,成为了某种剩余物,或者说,现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与最后成为作品的色彩、图形、物体所承载的审美性在我的创作中互为剩余物。
——詹蕤
 
参展作品
2015年2月19日到2015年6月18日-天气变化
厨房纸筒、马克笔
22.3cm×4.5cm×4.5cm
2016年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詹蕤的作品是各种数据的可视化形式,数据包括天气、股票、彩票、工资等,可视化形式主要是表格、饼图等,他用一种制图式的绘画观念与技法,把这些数据转换成了可感的、美学化的图像。从出发点来说,詹蕤并不是要去做数据研究,他在意的是形式结果,并有意减少数据变量,以获得更简洁的视觉结构。另一方面,日期维度带来了某种日课感,给日常的时间与生活赋予了可度量的客观形式,在这个意义上,詹蕤是用现代主义的形式表述了自然主义的态度,因此,他的工作可以被叫做“数据自然主义”。
 
 
 
 
 
艺术家简介
张雪瑞,1979年生于山西,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家自述
繁复的劳作是我做作品的主要方式。简单的行为让自己平静并专注,而大量的重复是与时间的同频。我的艺术创作常在有意地自我限定下,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工作逻辑。对 “物” “物质” “物性” 的探讨,指向着追溯时间的基调。以装置、绘画等不同媒介为载体,借助对物的表征阐释、对物与他者及自身关系的梳理,都是将作品视为重要的言说对象、生命景观,以承载在个体经验和社会关系中的历史、记忆、当下与未来。
——张雪瑞
 
参展作品
某年某月某日·手书——四季·春夏秋冬
手工纸上水彩、布、大头针
38cm×29cm×4
2023年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心”是一种泛指女性心理世界的意象。周围生活中的很多女性,每天在用辛勤劳作的方式,寄托对生活的念想和追求。她们表达爱的方式是如此含蓄、安静而厚重。《某年某月某日·手书》系列中,心形是先用墨水在布上涂写后再剪下来的,然后用大头针穿过布心“扎”写在背景的手工纸上。以单字为最小单元,连成句子及段落,是汉字书写特有的视觉经验。手写墨迹后再剪出的心形,就成为作品自造的一套心形象形字体——虽不可识读,但字字观心。
 
 
 
 
 
艺术家简介
周思维,1981年出生于重庆,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
 
艺术家自述
发现自己越来越难完整的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看完了一部电影,但却时常在屏幕前出神地端详一张弹出的图片,一段无厘头的短片,一句充满力量的广告语:每周一部新手机。
——周思维
 
参展作品
23°雨
布面油彩
200cm×150cm
2020年
(作品由艺术家和天线空间提供)


壳(忍)
聚乳酸 3D 打印、模型用补土、丙烯
14.5cm×7.5cm×0.8cm
2020年
(作品由艺术家和天线空间提供)
 
作品阐述
周思维以生活中各种碎片化的图像、文字和感受作为创作的起点,用绘画这种几乎原始的方式去描绘虚拟而实在的日常。通过这一主题下的系列作品,周思维想要讲述一种速度感,一种可以把转瞬即逝的感知化为图形和色彩的方式。想象着自己在旋转的新“自然”里,背着“印象派”时代流行的画具,在任何“景色”前都可以随时停留,支起画布去“写生”。《23°雨》即是记录那一天出现在手机屏幕上23度雨潮湿又温暖的味道。
 
 
 
 
 
艺术家简介
周一辰,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摄影与相关媒体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家自述
个人的思考和行为,家族记忆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当我们谈论历史的时候,谈论的总是 “我”之外的某段集体记忆。我试图用这些照片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个人历史。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客观。这些图像是私密的,也是开放的。它可以是细微敏感的,但却不是鸡毛蒜皮。“我” 在日复一日的日常和行为中变的具体起来。
——周一辰
 
参展作品
日谈
行为影像
尺寸不一
2010年至今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阐述
“日谈”是一系列探讨和记录日常个人的思考和行为的影像。艺术家周一辰通过自画像、日常物品、家庭档案和日常性的行为表演创造了一个个人历史的背景。她强调记忆的两种共存形式,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以及艺术家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去做”(To Do)是艺术家作为个体以自己的意志每天进行的事情,这些日常性的行为表演是将她的存在转化为更具体,更清晰的东西。日谈不仅仅是艺术家自画像的集合,这是对个人历史、记忆和个体的沉思。
 
 
 
 
编辑:李嘉仪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相关文章

主页 检索
日历
二维码
扫黑除恶

广东省文化厅扫黑除恶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2318
举报网站:“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中“业务投诉箱”
举报网址:点击举报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