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钢百、李铁夫和余本都是中国早年留洋学习西洋画的前辈画家。李铁夫更是被尊为“中国油画之父”。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欧美经济萧条和动乱,三位画家先后在香港定居,并且都居住在九龙城一带。当时,余本的画作在香港较受欢迎,能卖到500元以上,生活条件也比其他画家好。而年过六旬的李铁夫相对生活拮据,高傲而鄙视为富有人家服务的画家,在基本上仍是雇主制为艺术市场核心的香港社会里,孤寂撩倒似乎是难以避免的。据余本指出,三十年代他的画室月租八元,但一支油彩价钱可高达二元。黄谓渔先生曾描述过两人:“李铁夫常常来到余本的画室里,他则以礼相待。尊重李铁夫有喝茶的嗜好,陪伴着他到茶楼品茗,谈画论艺。回到画室时就摆上瓜果、蔬菜、鱼类来画,相处得十分融洽。”
这幅《画家冯钢百像》就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有一种坊间的说法,说当时同住在九龙的冯钢百专门买了油画颜料前往余本的画室,请余本和李铁夫为他造像。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余本、李铁夫两位画家同时为冯钢百创作肖像的场景。
但据余本先生三子余锦森先生回忆,因为余本、李铁夫、冯钢百是好友,经常在一起谈说论艺,一时高兴特邀冯钢百先生做模特,那是有可能的。因为冯钢百先生外型好上画,易表现这是主要原因,但冯钢百买颜料给李铁夫替他画像的理据不足,虽然冯钢百的经济尚可,但冯钢百像完成后一直都是余本、李铁夫自己收藏,并没有给冯钢百先生,可见余本、李铁夫很重视自己的作品,一般情况下做模特的要收钱的,冯钢百先生不收钱还买颜料给李铁夫并不合情理。坊间的传说虽不能尽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一窥这三位油画前辈之间惺惺相惜的友谊。
关于余本和李铁夫的友谊,我们在拜访余本的三子余锦森先生时,还了解到了另一则趣事。当时,余锦森的母亲带着他拜访李铁夫,还没到画家的居室,余锦森就被楼下的招牌吓到了,上面写着七个大字——私家侦探李铁夫,以为母亲要带他去一个让人害怕的地方。之后才知道,其实这是李铁夫为了能够专心作画,故意隐瞒自己画家身份拒绝骚扰而制作的牌匾。
如此可以看出,李铁夫对艺术的真挚追求和三位位画家之间的深厚情谊。
茶楼 香港 1937 油彩布本 64x76cm (香港沙田博物馆收藏)(画中右起第一人为画家李铁夫)
但据余本先生三子余锦森先生回忆,因为余本、李铁夫、冯钢百是好友,经常在一起谈说论艺,一时高兴特邀冯钢百先生做模特,那是有可能的。因为冯钢百先生外型好上画,易表现这是主要原因,但冯钢百买颜料给李铁夫替他画像的理据不足,虽然冯钢百的经济尚可,但冯钢百像完成后一直都是余本、李铁夫自己收藏,并没有给冯钢百先生,可见余本、李铁夫很重视自己的作品,一般情况下做模特的要收钱的,冯钢百先生不收钱还买颜料给李铁夫并不合情理。坊间的传说虽不能尽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一窥这三位油画前辈之间惺惺相惜的友谊。
图一:余本先生创作的《画家冯钢百像》
图二:李铁夫先生创作的《画家冯钢百像》
如此可以看出,李铁夫对艺术的真挚追求和三位位画家之间的深厚情谊。
图三:1978年余本、冯钢百先生摄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