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 资讯

开幕 | “形际穿越——在流动与凝固之间 邓少明个展”开幕式在广东美术馆新馆举行

 
开幕式现场
 
2025年8月8日,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形际穿越——在流动与凝固之间 邓少明个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举行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29组“可动”雕塑、装置、影像、声音
 
互动于一体,构建多层叙事;
 
现场设模型实验平台,观众可亲手拼装,
 
体验“可变雕塑”的创造力;
 
作品聚焦城市生命、个人体验、文明与自然
 
三重议题,拓展当代雕塑的边界。
 
 
开幕式现场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广州雕塑院院长陆增康,广东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李台然,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肖毅强,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广州南方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冯原,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胡斌,广州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雕塑实验室主任、广州市雕塑学会执行会长程一峰,华南师大附中校友会执行会长陈慧华,华南师大附中校长姚训琪,建筑和艺术策展人朱晔,艺术家郭青,索菲亚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柯建生,广州英之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华,寰球设计(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赖铭华,本次展览艺术家邓少明以及来自美术界、新闻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朋友。
 
嘉宾合影
 
 
在开幕式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本次展览策展人冯原、本次展览艺术家邓少明先后致辞。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冯原致辞
 
本次展览艺术家邓少明致辞
 
建构的流动
 
雕塑中的生成系统与感知共同体
 
雕塑艺术在20世纪经历了从实体构造到观念扩展的深刻转型,媒介的边界被不断打破,空间、身体与观众成为其新的语法要素。邓少明的艺术实践正是在这一转向背景中展开。在形式语言上,他的雕塑更注重结构的逻辑性与手工构造感,常通过丰富的构件拼接与多重媒介组合,形成具备系统性与变异性的复杂形态,赋予作品鲜明的构建痕迹与工艺质感。他关注形态逻辑的生成机制,通过材料转换、媒介嫁接与数字技术重构,对雕塑进行阶段性演绎与再生,作品往往从具象造型出发,经由数轮“演化”,逐步趋于抽象,或形成一种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多义状态。这一过程不仅是造型语言的拓展,更是艺术家观念层面上的自我更新。
 
 
 
展览现场
 
在创作理念上,他将雕塑视为一个可被激活、参与、再生的开放系统,强调作品“生成”的过程,而非静态的完成品。这种观念在其众多互动装置中得到体现——观众可以触碰、拼装、改变作品的组成方式,甚至通过声音与投影介入其中,成为作品共构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他引入投影、灯光、声音等新媒介手段,将雕塑与多维感官体验相结合,拓展了传统雕塑在感知层面的表现空间。这种强调生成性与参与性的艺术方法,与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美学不谋而合,也体现出艺术家对个体感知与群体经验之间关系的关注。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将展至9月21日。
 
展览信息
 
形际穿越——在流动与凝固之间 邓少明个展
 
主办单位: 广东美术馆
 
展期: 2025年8月8日- 9月21日
 
地点: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 8号厅
 
展览总监:王绍强
 
策展人:冯原
 
审定 /  涂晓庞
审校 /  曾睿洁
摄影 /  李伟杰 
资料提供 / 马钰涵
编辑 /  张萌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