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特展·名家谈丨许钦松:这是一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展览
编者按
2025年,正值徐悲鸿先生诞辰130周年,广东美术馆联合徐悲鸿纪念馆推出“往来千载一悲鸿”纪念展,展出73件传世名作及大量手稿、信札等珍贵文献,系统梳理这位艺术巨匠的创作脉络与精神内核。值此展览之际,广东美术馆特邀多位在美术史和艺术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学者,围绕本展览以及徐悲鸿的艺术革新、家国情怀,及其与岭南文化的互动,展开深度探讨。
本期“徐悲鸿特展·名家谈”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联原主席许钦松,为大家回顾了徐悲鸿在美术中国化道路上所做出的贡献,并引导观众站在更为专业的角度,去欣赏本次展览所带来的学术价值。
许钦松:今天这个展览的到来,使我们广东美术馆能够承载这么重要的展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来了解徐悲鸿、敬仰徐悲鸿的途径。我们有机会看到这批原作,我很受感动。


展览现场
徐悲鸿作为一个画家的作用,不只是他本人的艺术实践,最重要的是他的写实主义、现实主义,在新中国的美术教育当中,为我们的美术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开拓性的人物,并且开启了美术中国化的一个创新之道,推动了中国美术在那个时期的发展,在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中,显现出了他非常杰出的贡献。


展览现场
徐悲鸿先生跟我们岭南画派,在情谊上有过一个非常深的交往。今天我们把纪念他诞辰130周年的纪念大展放到广东来,也是回应了他跟岭南画派之间的这种情谊。


展览现场
这个展览非常具有学术性,奉献给我们很多的历史资料、历史文献,并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出了几大板块。我们在展览中通过徐悲鸿的手稿,通过他早期发表的一些画报,以及展览中每一段非常精准的文字说明、内容提炼,可以看他在素描上的造诣、中国画上的表现,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到,他是如何接受西方写实主义,如何用素描的方法来改造中国画的。本次展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欣赏渠道,让我们对徐悲鸿的作品可以有更深一步的认知。
审定 / 涂晓庞
审校 / 曾睿洁
摄影 / 曾雨林
视频 / 喜号
编辑 / 张振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16:45开始清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广东美术馆新馆(白鹅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二沙岛):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