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时代——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传承与演变”展览聚焦上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转型巨变时期,中国美术家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开启对美术道路的重新探索。
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们能目睹到
齐白石、林风眠、黄宾虹、高剑父、高奇峰、
陈树人、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
关山月、黎雄才、黄胄
等一批近现代中国画坛大师的精品佳作。
策展人、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介绍,20世纪上半叶是大师辈出、群星璀璨的年代。在反思传统的过程中,艺术家各有各的激情与冷静,总体开辟出“融合中西”和“传统出新”两条相互影响的路径。该展览便是从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改良、西画的引入与传播、新兴木刻与广东版画多个角度呈现这个阶段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在经历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过程中,广东画坛历来领风气之先,逐渐形成了国粹派、融合派等百家争鸣之格局。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为代表的岭南画派着重写生,融合日本、西方的画法,融汇中西、自成一格。
△展览现场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改良”板块,观众可以从陈树人《梅花》、高奇峰《秋声》等作品中,窥见岭南画派注重写生的特色;《五层楼》等多幅从香港艺术馆借展的高剑父画作,则是其较为少见的早期绘画风格作品。
△展览现场
此外,从中国美术馆借展了齐白石作品《松鹰》《葫芦天牛》等多幅精品,是继“美在广东——中国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藏粤籍艺术家作品展”展览后又一次京粤两地美术馆的深度馆藏交流。
△展览现场
“西画的引入与传播”板块,《执扇自画像》等7幅来自安徽博物馆的潘玉良画作,展现了这位女性画家蕴含东方审美格调的笔触。据悉,这也是广东美术馆首次展出潘玉良的作品。
△展览现场
《侍女》《河边双鹤》等多幅林风眠画作集结亮相,既有仕女图,也有风景画,借展自香港艺术馆、中华艺术宫等机构。观众可以一窥这位“中西融合”艺术思想开拓者的绘画主张。
△展览现场
“新兴木刻与广东版画”板块则以广东美术馆馆藏为主,集中展示了广东颇为特色的版画艺术。观众可以欣赏到李桦、古元、黄新波等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
策展人推荐·重磅作品
《侍女》
林风眠
20世纪60年代
中国画
中华艺术宫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位杰出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被视为“中西融合”艺术的开拓性人物,他的“仕女”系列作品线条严谨细腻,集水墨与油彩、力量与柔情、诗情与风韵于一体,是其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沉的情感,这与林风眠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密切相关。在作品形式上,林风眠融合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色彩运用上,他善于使用典雅的色彩捕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美,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如瓷器般晶莹、温润、精致的效果。
《执扇自画像》
潘玉良
1939年
油画
安徽博物院
作为女性画家的代表,潘玉良的这幅自画像着色单纯凝练,透露着东方审美格调。潘玉良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众多的自画像,这些作品成为了她展示自我和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自画像,观众可以观察到她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和成长。在《执扇自画像》这幅作品中,潘玉良身着一袭传统的黑色旗袍,表情显得有些茫然,目光直视前方。她的左手轻轻握着一把精巧的女士折扇,扇面微微展开。折扇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女性的内敛情感和含蓄之美。潘玉良通过这一象征,意在强调她理想中女性应有的温婉和贤淑特质。她的表情中透露出一丝悲伤,眼神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对家乡和国家的深切思念,以及她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忧愁。
《盘中鱼》
李铁夫
1941年
82×97cm
布面油彩
广东美术馆藏
在李铁夫后期的创作中,静物画成了他绘画探索的重要领域,鱼更是他的静物画中擅长的题材,他善于表现鱼的光泽、质感。李铁夫在创作中追求的不仅仅是形态和色彩的再现,而是更深层次的写实。他认为,捕捉鱼从水中取出时的生动感是一项挑战。这一点,从他的油画作品《盘中鱼》中可见一斑。这幅画的构图紧凑,画面上的鱼肚光泽饱满,与青菜的鲜绿、辣椒的鲜红形成鲜明对比,各种静物的结构和质感都被精心描绘,充分展示了李铁夫在自然写生方面的深厚技艺,物象布置貌似随意实显匠心,色彩古朴、厚重、大气,在精神和内涵上具有一种含蓄的东方情调。
《鸡声茅店月图轴》
高剑父
1918 年
120.5×51.5cm
纸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鸡声茅店月图轴》是高剑父于1918年创作的早期代表作,灵感来源于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通过这幅画,高剑父捕捉了黎明时分的景象,展现了山间的茅屋、木板桥和残存的霜痕。在这幅作品中,高剑父倡导了“新国画”的理念,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斧劈皴技法用于表现山石,同时融入了在日本学习时掌握的渲染和光影技巧,力图将水墨画的强烈线条感与日本画的背景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为传统的山水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他对“中西合璧”艺术追求的探索和尝试。
此外,这幅画作完成于第二次革命失败之后,正值高剑父投身于支持闽粤军的外援工作时期。画中所透露出的荒凉、孤独和冷清的氛围,也可以被看作是这位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对于革命悲壮情怀的一种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