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X 计划
导演手记:2001 年端午节后,我拍摄了练溪村村民把龙船埋进池塘(为保护古老船木)的仪式,看到村民们对龙船的爱护和热爱,传统活动作为乡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反思现代城市人的生存状态,以及面临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速扩张,练溪村的命运又会怎样?始料不及,2003 年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加速了小岛城市化的进程,搬迁后安置村的居住条件虽然比以往好,但村民面临着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变,面临着传统村落的解体和风俗的维持之间的无奈。
练溪村特殊的人文现象是在于村庄原址和祠堂所属权的保留,村庄成为旅游区,而祠堂仍属于村民,作为节庆举行集体活动的场所( 包括端午节的龙船饭),以及龙船的龙头、龙尾和锣鼓的存放地,可以说迁村后, 村庄的躯体和精神浓缩在祠堂的空间里,而村庄的生命力却体现在村民划龙船的行为当中,正如影片中的鼓手陈雄说道:“一条龙船划得好不好,就看你村的凝聚力够不够了。”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公元前278 年,流放的诗人看到国破家亡,朝廷腐败,在悲痛绝望中于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自沉汨罗江,今天, 延续了两千多年的龙舟竞渡是否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法籍华人作家程抱一先生曾有一段关于龙船的描述:“诗人象征着人们对公正之路的崇拜。在纪念诗人的同时,人们也在庆祝生的胜利…… 这些在政权的压迫下,通常为了种田的需要而习惯了卑躬屈膝的卑微农民,在这里恢复了他们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