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英文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侧记之一


陈映欣

    11月10日,秋凉的广州,美丽的二沙岛,忙碌中的广东美术馆。

    一架肢体残缺的飞机模样的飞行物斜张着唯一的翅膀,像一只硕大而无助的昆虫,在秋风中“降落”在美术馆的外广场上,吸引着众多围观者诧异的眼球。这件作品此刻更像一位早到者,默默地等待一次重大约会的来临。在局部空间里庞大得略显突兀的飞行物、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电动工具刺耳的尖叫声,还有草坪上来去匆匆的工作人员、不知何时悄然林立的脚手架,给往日平静得有点儿沉闷的二沙岛平添了几分活跃的气息,它们似乎提醒过往的路人和游客:边上那幢灰绿色的建筑物里边有一台大戏即将开演。

    随着黄永砯的大型作品《蝙蝠计划2》的安装完毕,广东美术馆“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的筹展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历时一年多的运筹帷幄和日夜奔忙将很快有了结果。截至今天,已有约70件展品运抵广东美术馆,工作人员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布展。而本届三年展的主策划巫鸿教授也于日前飞抵广州,亲自坐镇指挥,他与王璜生馆长和策展小组其他成员一起确定展场布局、敲定展线、商讨细节、统校画册,并将展览效果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想象和预计。这次展览是广东美术馆自1997年底开馆以来规模最大,投入也最多的一个展览,从展览立项的那一刻起,策展人和美术馆的上上下下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资金问题。但是,学术理想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大家战胜了所有的忧虑和困惑,策划小组和美术馆全体员工一步步地走了过来,并且见证着自己的想法逐渐地变成现实。为了给展览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广东美术馆动员了全馆所有的人力资源,划分成各类职能小组,全力以赴,以期完美地组织好这次大展。尤其是专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完成着每一个琐碎然而不可缺少的细节:图录、文集、请柬、展讯的编辑、校对、印刷,展品的求借、运输、到位情况的追踪,开幕式的程序、日程安排、接待任务,研讨会、讲座的落实情况,其它相关配套项目的实施等等。众所周知,展品的筹集是回顾性展览最关键而又最令人头痛的一个环节,本届三年展的主题是“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展出的几乎都是十年来国内实验艺术的代表作品,其中大部分早已名花有主,散藏于国内外的各类美术馆、博物馆,如今要将之逐件借来,收集齐全,确实是件颇费周折的事情。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大家的努力,所有的展品都得以落实。大展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展览画册的编辑、设计和印刷。作为一个大型展览,如果画册的质量和进度跟不上,那就等于失败了一半。所以,策展委员会对此事高度重视,特别委派策展人之一、有着丰富编辑经验的冯博一兼任画册编辑小组组长,具体指挥每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这本厚达560页的画册分为两个部分――展品图录和论文集,文字部分由15位在实验艺术理论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分头撰写,极具权威性。专家们在行文中,对上个世纪90年代十年间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形式的实验艺术作品(包括实验电影和记录片)进行了系统的解说和分析。本图文集无疑将成为国内、国际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研究、展示、批评和购藏时必备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文献。
     同时,名为《地点与模式:当代艺术策展研讨会》的国际策展人会议也正在加紧筹备之中,该会议将于展览开幕之际先后在香港和广州举行。会议将探讨以下问题: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并激化的客观现实中,策展人该如何均衡艺术展览中的地域文化和文化多元趋势?而国际流行的艺术品展览模式又如何适应本土文化的接受模式?非正统样式的艺术和展览在强大的“规范化”的潮流中如何维系 “另类”方法?艺术原创性是否与公众理解间存在矛盾?而要搭建这一文化桥梁,美术馆的使命何在?……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让不同地域间所寻求的不同的解决方法互相交锋,以利于对过去进行反思,从而建构一个全新的视觉艺术领域。
     即将应邀出席研讨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策展人、批评家有:三年展主策划巫鸿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汉斯-约格 · 克诺普博士(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崴莎卡 · 恩 · 德赛博士(美国纽约亚洲协会)、汉斯 · 乌尔理希 · 奥布里斯特(法国巴黎市立美术馆当代艺术部)、旅居法国的中国策展人侯翰如、费大为、旅居美国的高名潞等等。



▲TOP△

 

 
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