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感官,见所未见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银联白金》 

    眼之所见,或思之所现?感官毕竟是局限,可见的是美术馆,不可见的是意义,可见的是艺术品,不可见的是想象力。广东美术馆,“见所未见”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要探讨的概是,如何越过艺术的表象,到达其所指向的意义。始终以探讨问题的形式,让所有答案能以各种可能性呈现,观者踏入其中,便是艺术的一部分。

    所有可感知的艺术品、艺术形式,不过是一种容器,盛满作者的心思,等待被翻译;又或如一条隧道,载着观者到达作者所见的光景。所有艺术品都不过是重现,在每一次被观看时重现,意义的重现,观者无疑是“见所未见”。

    2012年9月28日至2012年12月6日,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收官之作??主题展“见所未见”,将在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及广州正佳广场等多处空间呈现。该展是由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姜节泓和英国艾康(IKON)美术馆馆长乔纳森•沃金斯共同策划。

“见所未见”是一次旅行

    所谓“见所未见”,是对于视觉未见之物在思维和精神上的所见。它强调的并非未见,而是由“感官的所见”向“思想的所见”的转移。在对传统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和思想二者往往是合二为一的,但“见所未见”却突出了思想的方面。我们在观看艺术品时,更多的是在阅读,或者说通过思想和想象力去观看视觉感官背后的“未见”。

    如人挣扎于灵与肉,艺术天生纠缠于表象与意义。表象视为可见,意义不可见,传统对艺术的理解在于表象的媚现,而当代艺术似乎更想挣脱视觉形象的捆绑,抽象出其本质。“见所未见”主题展,汇聚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75组中外艺术家的实践和创作成果,是为地域的跨度;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动态影像、装置、声音与现场表演等形式,是艺术形式的跨度;而作者中有在世也有已逝的,作品跨度最大有近百年,此为时间的跨度。所以说“见所未见”是一次旅行,观者行走在其中,展开基于视觉的想像、探究和认知,拷问可见与不可见之物。

五种思考维度

    以“见所未见”命名的主题展,为我们提供了五种思考维度:“未见之物”、“未见之事”、“未见之信”、“未见之城”、以及“未见之变”。

 “未见之物”

    这个主要在物理空间的维度意义上,指向被遮蔽、被包裹、被隐藏、被限制,而未能显现的东西(object)。这种未见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未见不但包含了由现实事物物理属性所形成的“不可见的”、及“可见而暂隐”之物;与此同时,也可以指向一种对于事物本身是否存在的不确定性。
 
“未见之事”

    这个包括了无从直接以视觉方式认知的事件(event)。从时间维度而言,未见之事是一种现在时的表述方式,或者说,是一个属于当下的想像空间??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未见”。在当下的一端有对于过去的未见,历史才会有多样的演述,并影响着当下的社会意识、道德标准与文化取向。在当下的另一端,更有未见的将来。对于将来的未见可以蕴涵一份期待,要沿着时间的推移才可能成为眼见之实。

 “未见之信”

    这个的未见也可以是潜在的动机、未被相关可视媒介所呈现的意志、欲望、精神与力量,或者说,超越于我们赖以生存的三维空间,却没有脱离我们可以想像和认知的种种存在。而正是这种可能性,未见则得以在神学意义上造就了“信”(faith),成为“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在当代语境下,再一次,与过往艺术先贤们一道,以有限思考无限,以短暂盼望永恒。
“未见之城”

  从空间维度来观察,未见”也是一个跨越政治和文化地域(realm)的想象空间。 一墙之隔便有未见,而在各种社会背景中都有自己的未见。他者之所见可能成为我之未见,反之亦然。从时间维度而言,由于空前的城市化规模,我们的生活又将被领向何处?正因为对于未见的事实的假设与猜想,才引起了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对于种族、政治、阶级、身份、心理和性别等等尖锐问题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误读”、“错释”,以及前沿性探讨。

“未见之变”

    未见之变跨越了时空维度,来探讨“非常城市”的核心焦虑;同时,又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思考维度对以上四种探讨角度的补足和提炼,并强调一个更为自由,更具张力的主命题??“见所未见”
这五种思考维度不是孤立的,虽然各具视角各有侧重,同时也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前三者是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未见”,而后两者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来回应“非常城市”中的“非常经验”。这五思考维度也不是限制性的界定,而是启示性地提供了各种延伸和拓展相关思考的可能。共2条 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