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之名,见所未见《南方都市报》 

图说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

摘要:在《圣经?创世纪》里面,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因为有了光,正在举行的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里面才能“见所未见”。

    在《圣经?创世纪》里面,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因为有了光,正在举行的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里面才能“见所未见”。

    “未见之物”是策展人在定义本次主题展的第一个维度。这个主要在物理空间的维度意义上,指向被遮蔽、被包裹、被隐藏、被限制,而未能显现的东西(object)。这种“未见”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未见”不但包含了由现实事物物理属性所形成的“不可见的”及“可见而暂隐”之物;与此同时,也可以指向一种对于事物本身是否存在的不确定性。

    对物“见”与“未见”,因为光的存在而改变。本次参展的法国艺术家弗朗索瓦·莫尔莱经常使用光来作媒介,特别是日光灯和霓虹灯,以此来传达艺术即兴的理念。在他本次的参展作品《π霓虹灯般地哭泣》中,他将白色的霓虹灯管用电线联在一起,以同样的长度悬挂在四个与墙面垂直的装置上,每一个都连着一个变压器。灯管的位置是按照圆周率抽签决定,因此他们的直线的轨道将指向每一个方向。而松散的电线加强了整体效果,最终呈现出一种美妙的混乱。

    如果说弗朗索瓦·莫尔莱使用光来显现“见”,隋建国则用黑暗来显现“未见”。《一立方米的绝对黑暗》是“未见”的发展脉络当中一次更为极端的推进。这个利用16毫米的钢板制作而成的一立方米黑箱,阻挡了我们对内部空间的任何感知,导致我们视觉的绝望。我们的好奇心很可能自觉地转换为一种“敬畏”,甚至一种“恐惧”:在那个近在咫尺的“深处”究竟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现实”?

    如果不是因为“要有光,就有了光”,人类是否如同置身于这一立方米的绝对黑暗,永远存在于绝对不可知的恐惧之中?


    1《闲》影像装置
    作者:伍韶劲(中国香港)

    艺术家将“闲”字在美术馆中译成一个“休闲空间”———影像作品模仿从枝叶间透出的光影摇曳,并与天顶洒下的自然光交相呼应,使观众身临其境,亦真亦幻。


    2 《一立方米的黑暗》钢板焊接
    作者:隋建国(中国)

    一块有形状的黑暗被捕捉在这个铁立方里,它无处逃遁也无从探究。同时,我们的想象却被牵引到了另一个无限的空间。


    3 《少年A (我很好)》铅笔装置
    作者:李升爱(韩国)

    在作者的艺术世界存在着一种眼不能见的“怪物”,他们产生并依附于那些古董书的故事里,只有当书本被阅读时,这些东西才会被激活并富有意义。(南都记者 邹卫 摄)


    4 《T ILT》装置
    作者:童音智(印度尼西亚)

    根据对该空间中不同固定声波的测量与精确计算,微妙倾斜的地板与墙上划下的精细铅笔线都反映了声波测量的数值。这件作品既可以看作是对声音的形式或者说雕塑式翻译,与此同时,也是对这个特定空间的声学式回应。


    5 《镜面奇观》装置
    作者:露丝·克莱斯顿(英国)

    镜面的应用使作品突破了物质载体的限制,衍生出一个在外面看不到的世界。散落的陶瓷雕像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但作者设置了各种障碍物,导致它们无法交流。


    6 《无中生有》三维电脑动画装置
    作者:缪晓春(中国)

    用一个虚拟的摄像机同时从前后左右及上方拍摄同一场景,所拍摄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便如同在该场景中截取一个立方体。把五个虚拟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从前后左右和顶部投射到同一个立方体时,五个画面便可以构成一个由投影组成的立方体。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冯嘉安(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