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广东文化网》 

编者按:所谓“见所未见”,即是对于视觉未见之物在思维和精神上的所见。它强调的并非未见,而是对于观看对象由具象向抽象的转移,也就是由“感官的所见”向“思想的所见”的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视觉感官的隔断也就成为了转移的动力。在对传统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和思想二者往往是合二为一的,但“见所未见”却突出了思想的方面,让我们对审美欣赏中被其所遮蔽的视觉观看和被其所彰显的思想理解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见所未见”的视觉感知

    所谓“见所未见”,即是对于视觉未见之物在思维和精神上的所见。它强调的并非未见,而是对于观看对象由具象向抽象的转移,也就是由“感官的所见”向“思想的所见”的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视觉感官的隔断也就成为了转移的动力。在对传统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和思想二者往往是合二为一的,但“见所未见”却突出了思想的方面,让我们对审美欣赏中被其所遮蔽的视觉观看和被其所彰显的思想理解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我们对于艺术品的审美欣赏,似乎从来都不是局限于视觉的层面;我们对于艺术品的追求,也绝对不仅仅是对感官美感的追求。我们在观看艺术品时,更多的是在阅读,或者说通过思想和想象力去观看视觉感官背后的“未见”。正是这一层面的所见构成了审美活动的主体。那么视觉感官和思想理解的界限在什么位置?艺术品应当在二者中取得怎么样的一种平衡才能被称之为佳作?怎么样的视觉感官能够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思想和想象力?什么样的思想和想象力能够进而丰富和完善视觉的感官体验?这是策展人在展览前留给展览和观众去解答的问题。


本次主题展策展人、 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姜节泓为媒体朋友做详细的导览

    从某种层面来看,“见所未见”更像是一个实验和搜集数据的过程,充分挖掘作品在视觉上乃至于视觉之外的内涵。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由展览中的视觉图像创造和传播理论文字所无法呈现的内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理论的抽象性,让三年展对理论的探讨更加脚踏实地、言之有物。虽然它最终很可能无法提供解答,并且其最终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寻求答案。但这种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索并且进行执着追问的努力本身,就是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在这一系列可见的展览中所隐藏着的未见。

    本次主题展正是试图通过丰富的展示空间以解决两个问题:打破学科边界,建构多义性的展示空间;由展示艺术品为主体的美术馆向公众参与为主体的体验美术馆转化。这既是当代艺术如何由单一空间走向多元开放空间形态的一次可贵探索,也是开启展览学科跨界,资源互补,空间互融的新篇章。


作品《无物》  艺术家:伊格纳斯 阿巴立


作品《疑惑的影子》 艺术家:科妮莉亚 帕克


作品:《最后的审判》

    阵容庞大的艺术家群

    本次主题展汇聚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75组中外艺术家的实践和创作成果,其中有30多位来自西欧和北美发达国家的一线优秀艺术家,如2010年度英国特纳奖获得者苏珊?菲利普斯。如此大规模以欧洲和北美一线的艺术家为主体的参展阵营,对广州三年展来说是第一次,在国内的三、双年展中也应该是重头戏。本次展览汇集了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动态影像、装置、声音与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媒介形式,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次盛会,并将以一种强大的开放性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从而使广州和国际前沿的当代文化持续性地发生紧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