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3月14日下午,新闻发布会在人文图书馆会议室举行,吸引多家媒体参与。


罗一平馆长、策展人姜节泓与乔纳森、艺术家苏珊等嘉宾回答多位记者的提问。


为本次主题展新闻发布会作现场中英翻译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詹成博士。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姜节泓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乔纳森


参展艺术家代表、英国特纳艺术奖获奖者苏珊

    3月13日下午,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新闻发布会在我馆人文图书馆会议室举行,吸引广州电视台、南方卫视、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快报、羊城晚报、大公报、澳门日报、雅昌艺术网、周末画报、画廊等多家媒体共同参与。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策展人姜节泓与乔纳森•沃金斯、参展艺术家代表、英国特纳艺术奖获奖者苏珊•菲利普斯,广东美术馆新闻部主任、广州三年展馆长助理方旭东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由广东美术馆研究部副主任张芬主持。   

一、展览介绍

1.姜节泓(英国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这个主题就不需要我解释了,我近几年在教学研究当中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因为我毕竟不是一个职业者,我是大学老师,所以说在很多策展的方式上不很老道。现在这个展里有一线的当家艺术家,也有已经去世的艺术家,甚至有17、18世纪的艺术家,所以说我们把整个大餐奉献在观众面前的时候,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展览,对当代这个概念有一个进一步的探索。
   
    另外,我想说的是关于艺术的思考。其实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是对生活一个很有意思的延续。特别是在中国,其实很多时候我发现艺术并没有——应该掉过来说——其实我发现生活有的时候比艺术更具有创造力。在这种创造力的前面,面对如此变换的城市发展,面对如此变换的周围的景观,我们如何面对艺术生产,如何面对城市生产?所以我们今天所讲的见所未见,其实就是在讲当实践先行的时候,当艺术实践引领理论形成的时候,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展览,将会看到什么样的一组艺术家,看到什么样的呈现方式。
   
    我把话筒交给乔纳森•沃金斯,他是我的搭档。很巧,我们都来自伯明翰,他到伯明翰的时候比我晚一年,他之前是悉尼双年展的策展人,是个非常有经验的策展人。我觉得和他合作,让我最有收获的一点就是我们经常探讨艺术家,探讨作品,探讨实践,没有太多的探讨理论,这点让我这个读书少的人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接下来我把时间交给乔纳森•沃金斯!

2.乔纳森•沃金斯(英国Ikon美术馆馆长、第十一届悉尼双年展艺术总监):

    首先我想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罗馆长对我们的盛情邀请,也谢谢广东美术馆给我们这样一个好的机会,让我们来和记者朋友们见面,来参加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新闻发布会。其实我们对能够所见的东西,很多是来自于我们所没有能够看见的东西。而且在这次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也听到了前几位发言人谈到,我们希望能够展示一些东西,而其中一些东西是我们之前所未见的,所以在这个里面,其实标题中也蕴含了一定幽默的成分。
   
    如果我们从理论层面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从一个基本点出发,在艺术实践这个方面,其实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艺术和生活其他的东西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实际上对于艺术的看法也是我们思维的一种方式,它来自于我们怎么样展示艺术家所希望呈现的一种姿态。而在艺术本身,并不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其实它都来源于我们的想象力。
   
    所以我们说这样一种见所未见,就是希望能够发掘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想象力,以一种我们曾经没有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其实这个主题也是来自于我们和艺术家的合作,来自于我们的艺术实践。刚才姜博士也谈到了,这个主题并不是强加在我们策展人身上的,它是来自于我们对于艺术生活的观察和我们前期的研究,也来自于我们对艺术实践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而艺术家他们根据自己理解艺术的不同方式,都知道艺术其实不是一些什么内在的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更多来自于一种想象,所以其实最有趣的那些艺术家,他们也往往不喜欢自己被人看作,或者说被仅仅看作是艺术家。
   
    在这次展览里面,大家也会看到很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新起之秀。我们也选择了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而他们的作品让我感觉到非常兴奋,因为看到他们作品,我也感觉到蕴含在中国的艺术家中间的这种巨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和姜博士合作我也非常的高兴,因为他在选取中国艺术家作品方面,是非常有经验的策展人。

    这里我也非常真诚的跟大家说一句,关于策展的艺术家,我们目前还在进行这个名单的最后确定,现在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这些艺术家选取的名单,我自己感觉到非常的满意,也是能够触动我自己心灵的。因为其中有很多的艺术家都是我本人认识很多年,而且合作很多年的,而且其中很多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他们近年来在国际的艺术实践方面,可以说也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而且我非常高兴的就是苏珊女士今天也来到了这次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也是一个很棒的巧合,因为我之前跟她合作过,她也被选择作为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她的作品我非常的喜爱,而且我觉得她的作品能够非常好的应和这次三年展的主题。所以我就简单的过个渡,下面把时间交给苏珊女士!

3.苏珊•菲利普斯(参展艺术家代表,2010年度英国特纳艺术奖获得者):

    大家好,我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我主要是从事声音艺术的实践的,谈到声音艺术,当然就是所谓的未见之物了,而我能够在策展之前来到广州考察这个展览即将举办的地点,我也觉得非常重要,很高兴!
 
    每当我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都喜欢去探索一下这个地方的氛围,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它的建筑的风格,它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因为我刚刚来到广州,目前对于参加这次三年展的主题展我要做什么作品来展示呢?我还没有完全想好,但是我个人非常期待这次的三年展。
   
4.罗一平(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划人、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教授):

    如果大家刚才注意姜节泓博士的发言就会发现,其实他里面是含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推敲的,首先他讲了主题展的策划的时间,这个策划是今年9月办,但是广东美术馆和它酝酿这个主题展的时间是2010年5月,那时我刚刚到广东美术馆才3个月,应该说在2010年的4月我接到了他给我的策划书,当时叫做“未见之见”。
   
    这次的策划我觉得很有意思,在2010年的5月我们见面了,在10月的时候我们继续见面,在这里面,我们一直对什么是未见之见,我们要谈的是什么,怎么实践先行,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中主题先行所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抛开所谓的社会学,所谓的心理学,所谓等等的这些兴盛的、或者是正在实施的这种双年展、三年展的主题理论先行的模式,我们如何用一种实践先行来开拓出、或者是启迪出另一种思维,或者是我的目光的所注视。那么这种探讨是很有意思的,我们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

    但是我确确实实对实践先行很有疑虑,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演练,这个演练的展览其实大家都非常的清楚,它就是《关系》,《关系》这个展览实际上已经是为这个主题展在做实践,在做准备。通过《关系》展,广东美术馆跟策展人姜节泓有了更好的磨合,更好的理解,双方的合作也更默契。我们对主题展,即我们对见所未见,这个时候我们的名字已经由“未见之见”变为“见所未见”,有了更深入的、即更多的信息。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确定要做第四届三年展的核心就是见所未见。但是为了让见所未见更有意义,让见所未见能够呈现一个更神秘的、有一个更丰富的内涵和更神秘的面纱,我们构置了一个大的结构,把它包起来。即我们设计了几层的面纱,这个面纱就是在新娘出来之前,我们已经有一系列的铺垫,我们有了启动展,我们有了项目展,这个时候才是撩开面纱的,走向前台的主题展。
   
    看起来启动展似乎是在去年9月份启动的,其实这个框架结构是在2010年就已经形成了,只是我们一直在围绕着主题展在一个什么情况下——是在2010年还是在2011年,还是在2012年,还是在2013年,甚至在我们一个新馆建成——在哪个情况下亮相,一直在考虑这个。这就是姜节泓博士所说的时间的问题。即主题展的谋划,主题展的策划早于整个三年展的框架,更早于启动展和项目展。
   
    第二个问题就是刚才他讲的当代性的问题,他说了一句话,二王是当代的,四王也是当代的。我们讲的当代,见所未见所讲的当代和我们这个时间中的当代是不同的。那么这个作品中既然是呈现当代,呈现两王也是当代的意识,我们就可以推测它可以在这个展览中,比如说17世纪的艺术,有些能不能成为当代的艺术?19世纪的艺术有些能不能成为当代的艺术?当17世纪的艺术和19世纪的艺术和现在正在鲜活的合作和创作的艺术家的作品并置在一起的时候,它的当代性是怎么呈现?其实姜节泓博士就是在用一个见所未见的是和不是,用这个给大家埋下。所以在待会给大家对他的提问中,注意他的含蓄。我就提出这两点给大家作个提示,谢谢!   
   
5.主持人张芬(广东美术馆研究部副主任):

    谢谢罗馆长。如果今天是一个爆料的现场,那么我也应该在这里稍微的爆料一点,回报广大的媒体朋友们。我本人也是学艺术史的学生,看到这个名单以后,我也会说真的是见所未见,无论是从参展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名誉,还是他们为此次三年展专门所做的作品的震撼力来说,都远远超越我所能在国内看到的所有的大型的当代艺术展。这个是我个人的感受。现在我把时间留给各位媒体朋友们,你们对本次的展览有任何的期许或者是疑问都可以尽量的提出来。我想大家可能还没有充足的时间做一些功课,在这次展览的名单里面,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约80位左右的参展艺术家,是这样的一个规模。


广东文化网记者在提问


雅昌艺术网记者在提问


新快报记者在提问

二、提问环节

1.《信息时报》记者提问:我想问一下姜节泓博士,我之前了解到您作为学术上的研究者,在这样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策展活动中,有没有碰到一些关于策展的问题,你刚才也提到了,要实践先行,在这个主题剧变的过程中,你们也是从认同到疑虑再到辩证再到实践这样一个整个的流程下来,到目前为止,我想知道关于实践先行,对于国内其他的一些三年展,或者是广州的三年展而言,以后它对于这种策展的形式而言,它的寓意是怎样的?在具体谈到这次的主题展,我们在挑选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一些作品,还有一些呈现的方式上,它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姜节泓:谢谢!我们要分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关于实践先行的问题,我自己以前也是做实践的,从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做实践的,教学也是教学生实践。所以说我的策展方式可能跟美术史一个路线上来做策展的人的方式和方法可能不一样。我现在主要的教学是教博士方法论,带博士生。其中也涉及到很多方法论的研究,策展方法是我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我们这次展览可能也是在方法论上做一个新的尝试。
   
另外一点关于整个展览呈现的问题,这个展览我刚才说了,有很多老的艺术家,也有新的艺术家,有活的艺术家,有死的艺术家。从媒介来讲,就更加的多元了,有雕塑、绘画、影像、动画、多媒体、装置、表演、大型的雕塑、纪念碑等等什么都有。所以对于媒介来讲,跨媒介在当代艺术已经不是问题的。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来看待艺术?如何来看待艺术是在美术馆里面,也可以在美术馆外面?在这一点上,我也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个消息,我们今年的4月份会在伯明翰这个城市做一个见所未见的项目计划,这个计划是公共艺术的,届时我们的罗馆长会来揭幕。这个计划是我们拿下了100块大型的广告牌,在广告牌上展示雕塑艺术,由两个小组来完成,一个是印度的小组,另外一个是中国的小组媒体公司,就是以前的徐正。这也是显示了我们如何把艺术归还给生活的一种决心,因为我觉得我们在一起探讨艺术的时候,我们的对象不仅仅是行内的人,同时是我们的观众,因为观众的想象力可能细心无比。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一个展览,能够形成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观众之间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2. 《羊城晚报》记者提问:姜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个问题,这次您说办展览要看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对当代的概念的回答,一个对艺术这个概念的回答。我想问,这次你们从时间上面有生的,有死的,这样一个跨时间的,打破当代性的时间的限度,我想问一下你是如何理解当代的概念?如果用关键词来回答,你给当下的概念给什么关键词呢?谢谢!
   
姜节泓:我直接的回答是我不给关键词,因为当代就是关键词,但是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以前听说过前卫艺术,有没有听说过实践艺术?有没有听说过跨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等?我觉得这些都不太准确,因为我的意思是说一个艺术是在美术史当中的一个段落,这个特殊的段落叫做前卫艺术。那么实践艺术有很多人这么说,我个人觉得好象不觉得艺术本身一定是实践的,不是实践的怎么叫艺术呢?所以我自己做展览,我不喜欢做实践艺术。
   
然后跨媒体和新媒体这就更奇怪的,艺术当然是跨媒体的,所以说我觉得当代艺术可能是最接近的一个归纳方式。这里我引用一个著名艺术家的话,他说我经常想试图回答艺术是什么,他告诉我说艺术就是生活当中不可归纳的那个部分。
   
3. 《广东新闻网》记者提问:刚才你回答那个记者的问题讲到了一个全新的呈现方式,就是在您讲到这次的策展主题不想变成制约作品的一个标签。我想问一下,既然是实践先行,那你这次展览当中对于艺术家的选择的标准,对于作品的确定的标准是什么?谢谢!
  
姜节泓:谢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很专业的问题。我觉得实践先行可以分两部分来讲:一个部分就是真的是实践,另一方面就是视觉先行,以视觉的感官先行。我们在挑选艺术家的时候,一方面要求艺术家,比如说中国的艺术家,因为是本地的,所以我们鼓励艺术家全部都是做新作品,这个跟我去年策划的关系的展览是一样的。即艺术家通过作品来给出一个姿态,他对于我们视觉先行,对于我们“未见”的概念他是怎么思考的。另外一点,其实应该问问几个西方来的专家的一些问题,其实你后面那个问题,比如说视觉先行的问题,也可以请乔纳森来回答。
   
乔纳森•沃金斯:如果谈到视觉先行的话,这里可能有一点点讽刺的意味,因为这个主题叫做见所未见,而我们现在又谈视觉先行,这里面大家要思考一下。而这个展览要有趣,要体现在它能够看的感觉是有趣的,而且观展的人的体验也要是有趣的,因为任何一个展览如果只是概念性的呈现,来观展的人没有办法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那他就会觉得这个展览是非常枯燥无味的。
   
所以我们要保证的就是这个展览将是非常丰富多彩,而且会给大家带来一种感官的愉悦的。在选择艺术家和作品的时候,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确实选择了一些已经非常有卓著成就的艺术家,我们普通认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是很好的,而且他们的艺术和作品也已经得到了机构上的一种认可,比如说苏珊她的作品就是在2010年的时候就获得了特纳奖,这也说明本身已经得到了一种体制上的认可。
   
另一方面我们也选择了一些我们称之为后起之秀的艺术家,他们现在还不是那么出名,但是姜博士和我在策展的时候我们共同的经验告诉我们,他们的作品一定会让观展的人觉得非常棒,所以在这次展览中间,我们不仅要展示那些已经可以进入到艺术历史书里面的那些伟大的作品,而且我们也要展示那些我们认为可能会进入到艺术历史书里面的作品。
   
所以对于一个三年展,或者双年展来说,我们觉得策展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观展的人带来一些东西,让他们觉得这些东西是重要的,或者让他们相信这些东西会是重要的。
   
4.《南方日报》记者提问:我问一下乔纳森先生,这次主题展据我了解,它可能会在广东美术馆,会在大剧院,会在正佳广场这样一个空间里面呈现,这不同的几个部分,除了对同样的一个见所未见的主题的体现以外,它们是否会跟这几个不同的公共空间本身的功能有微妙的关系?
   
乔纳森•沃金斯:确实对于我们来说,在不同的背景中去进行这个展览的展示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参展的艺术家,但是这个名单还没有最后的确定,就是说哪些艺术家会来,哪些作品会被展示。所以目前在准备阶段的时候,确实可以说是非常让我们感到开心的就是有很多的可能性,我们和不同的艺术家探讨,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作品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里面展示会有更好的效果,这一切在准备阶段里面,都是让我们觉得非常喜欢来考虑的事情。所以我们这次能够把苏珊请到广州来,我也感觉到非常的高兴,因为可以当面的跟她探讨一下,让她看一看在广州的这些场所里面,哪个地方怎么样展示它的作品会最匹配。
   
5.《广东文化网》记者提问:我想请教一下罗一平馆长,刚才你们提到了主题展是从2010年的4、5月份开始谋划,原来的主题就是未见之见,那现在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见所未见,我想请教一下你们几位策展人之间是不是有一个方向性的转换,或者是思考?谢谢!
   
罗一平:这个有请姜节泓先生来回答!
   
姜节泓:这个我来回答,这个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最先定下来的方案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因为见所未见和未见之见唯一的区别就是中文翻译上的问题。因为这个最早的稿子我是用英文写的,最早的英文的题目叫做Unsee,就是没有见过的,直译应该是未见的什么东西。所以说我们一直是想寻找一个比较响亮的名称。其实见所未见这个名称我们觉得在通俗意义上更加贴切我们的想法,对于整个策划的方案没有任何的动摇和变化。
   
乔纳森•沃金斯:虽然这个中文的译名从一开始的未见之见到现在的见所未见,其实如果我们把它回译成英语,这个见所未见其实跟英语里面的Unsee是有一点点的不同的,但是我认为这个译名是非常好的,而且听起来文字的感觉也非常的有美感。
   
姜节泓:我还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有意思的段落,我为这个词想了很长时间,最早跟罗馆也探讨过,叫做“视觉之外”、“见所未见”、“未见之事”,都没有想好。然后有一天我实在愁的时候,我问了一个女士,这个女士我认识很久了,我说你能不能帮我想一想?我是发短信给她的,但是她没有理我,过了不久的时间,她就发短信给我了,就只有四个字,就是见所未见。啊,真是我的好女人!她是我的太太。
   
罗一平:那天他想到这个题目,很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我也感觉到很开心!
   
6.《新快报》记者提问:听见实践这个关键词,你刚才也说到你在大学里面教课关于策展时间、方向的,我想问一下本次主题展的策展里面是提到实践,而不是这种主题先行,我想问一下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你选择主题先行而不是实践呢?
   
姜节泓:因为我觉得当代艺术里面最重要的一定是当代艺术实践本身,而不是任何理论,这是我的观点。任何人如果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进行探讨,而且我觉得我必胜无疑。因为我觉得真正的在艺术里面最迷人的东西不是生生出来的东西,而是艺术家的创造力,这是最迷人的东西。而这种创造力恰恰是通过实践释放出来的。所以说让我们重新回到艺术当中、回到生活当中去尊重这种创造力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实践作为中心。
   
7.雅昌网记者提问:经过两位的合作和研究,归结于艺术创作是基于一种想象力的出发点,为什么是基于想象力呢?
   
乔纳森•沃金斯:刚才这一点,姜博士也谈到的,就是让观众参与,吸引观众参与,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它其实都不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物体。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一件艺术品它有一半是艺术家的创作,有一半是来自于观展人的体验,就是来自于观展人的想象的空间,是他们的想象塑造了这件艺术品。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谈到音乐,大家对同样一段音乐,不同的人听到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个取决于他们所在的环境,也取决于他们的心境,更取决于他们个人的生活的经历。所以同样的音乐会给不同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一点是尤为突出的。所以在策展的过程中,为了传达这个见所未见的概念,我们也考虑使用声音、用音乐这样的形式来呈现。
   
8.《南方都市报》提问:还是回到刚刚策展时间的问题,通常我们在国内见到的策展人的策展实践,可能用一个名词就是主题先行,但是这个主题先行的背后可能是一种所谓的文化或者是一种主张。本次三年展我没有参加完整,但是后来我听他们说,现场体验获得一种优厚感,这是策展人跟主题先行的策展人带来的差异,为什么会选择实践先行,或者说主题先行的策展有什么弊端,或者说你说的这个(实践先行的理论)有什么特点呢?
   
姜节泓:这个我刚才已经回答了,但是可能没有回答清楚。其实我讲到的主题先行当然有它的有利的地方,比如说它可以比较好的归纳艺术家。但是它的弊端就是让艺术作品变成这个主题的一个演绎,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艺术作品变成了一种标签,而不是一个旗帜。我还想回应你一开始的问题,就是讲到未见为什么这么重要的问题,或者讲我们的想象力,怎么样把想象力作为一种根基,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都不用解释都明白,我们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人去过西方的美术馆,如果你们去西方的话,会去大英博物馆去看那些美术馆,看所有的西方美术史,你发现有一个人你绕不过,这个人叫耶稣,大家都在画耶稣。如果没有耶稣这个人的话,西方美术史是活不下去的,大家都在画耶稣。但是你要记住,所有画耶稣的人没有一个见过耶稣本身,这就是未见,所有的人都在想象,以他们不同的方式在想象。这个其实从某一种角度来讲,当然不能涵盖所有的耶稣,但是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角度,我们在绘画的时候,我们在雕塑的时候,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我们对于我们视觉想象力是存在的,而这种想象力恰恰是上帝给我们最珍贵的宝物。
   
乔纳森•沃金斯:我想补充一下,我看到中国很多的展览在策划的时候,感觉有一些说教式,这个展览会被分割成不同的部分,然后教人说这个部分是我们的第一个论点,这个部分是第二论点。
   
9.《广州日报》记者提问:刚才乔纳森•沃金斯先生说这次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声音和音乐的展示在这个展览中出现,我想问一下苏珊女士作为一个国际上知名的声音艺术家,如何准备在广东美术馆具体的策展空间中用您的作品回应见所未见的主题?谢谢!
   
苏珊:我目前还没有一个很成型的想法,我还是想先等我感受一下广州,感受一下这个展览的场所再说。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展览的主题“见所未见”的时候,它对我很有触动,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声音艺术家,我做的很多的作品都是声音的。当然我也有视觉艺术这个方面的背景,因为我本身在大学里面是学雕塑的。但后来我对声音越来越有兴趣,我对声音的雕塑感感到很有兴趣,特别是怎么样用声音定义建筑,我对于声音和音乐的动机和它们引发的心理感受非常感兴趣。所以后来我就开始做这些声音装置方面的艺术。
   
我除了在美术馆里面进行过我的作品的展示,其实更多的是在公共的空间里面展示。因为在公共空间里面能够见到这些艺术品的人他们都是没有想到他们会看到这个艺术品的,所以他们往往会对于这种声音感到非常的意外。所以这样的作品会让这些公共空间里面的人用音乐和声音重新定义空间,定义建筑,从而重新定义他们自身。
   
10.《信息时报》记者提问: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姜老师。我看到我们对于见所未见的划分中间,有未见之物、未见之事、未见之幸、未见之城、未见之变,这中间在第一部分的划分中间,我觉得未见之城是非常特殊的概念,因为这个领域很宽阔,但是从图式角度来看,您作为策展人,对于从事话语当代性中间有什么特别的提示?
   
姜节泓: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抓得很准,其实在未见之城是由于我,因为我本来是想把它叫做未见之域,而不是未见之城,因为城有它的政治性在里面。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我现在所说的这些未见,其实是我想作为策展人,能够理出一些思考的纬度来,而不是说要按照这个主题来做。正如罗一平馆长所说的,我们特意让这个展览没有划分区域,比如说这个区域是未见之城,这个区域是未见之变等等,我们不会有这样的划分,这个展览会非常流动,它具有流动性,大家可能在这里看见一个雕塑,这个雕塑小得不得了,你要用放大镜才可以看得到。另外在那里又看到一个……啊,我开始透露作品了。因为太小的东西你看不见,太大的东西你也看不见,我们人的一生你看不见,风看不见,电也看不见。所有的这些东西我们都会穿插在整个展览里面。其实我所提出的这个文案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让艺术家有不同纬度的思考,我特别欢迎艺术家,特别是观众为这个展览增添新的纬度,如果不能增添的话,我觉得这个展览一定是非常狭隘的展览。
   
主持人张芬:到目前为止策展人和艺术家爆料很多了,其中不乏猛料,所以大家是不是还要顺着这些料再往上深入一步呢?如果大家暂时都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就在下一次的新闻发布会再跟大家见面,今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策展人和艺术家对大家的精彩回答,谢谢!

广东美术馆 新闻与影像部 (整理)
2012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