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公共教育专场团体第四场实验课堂——关于“观念vs.审美直觉” 实验课程的总结报告
 

一、课程设置目标:
    中国目前高等艺术院校对于当代艺术的教学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以西方文艺复兴艺术为最高经典的古典造型艺术教学体系和审美趣味在面对当代艺术范畴的作品时表现出的失语成为当代学院教育最大的尴尬。
    “审美”是古典艺术接受中的重要概念,而“观念”则是当代艺术的核心部分。在直面当代艺术作品时观众到底是凭直觉去“审美”对象,还是需要从“观念”入手去理解对象?如此直接的问题从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的现场非常明显地表露出来。
    本课程是一场有普遍意义的调查,也是一场有一定深度的讨论。其目标是研究当代学院教学在转型期发生的观念碰撞的真相,同时诱发学生对当代艺术的兴趣和反思。

二、课程实施过程:
    2008年11月12日星期三14:30-17:00,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公共教育专场团体第四场实验课堂•广州美术学院“观念vs.审美直觉” 史论专场在广东美术馆展厅开始,参与对象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30位学生。本次课程属于调查性质的实验,由于参与对象以自愿为原则,本次课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代表广州美术学院学生整体的看法,只对本课程负责。
    实验课程从14:30-15:30,用一个小时时间让学生自由观看展览,然后填写相关调查表,选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各五件作品。
    15:30-15:45,课间休息。在此期间由工作人员统计票数,得出在这样一个抽样群中得票最多的“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各五件作品。
    15:45-17:00,宣布统计结果,并在两件得票最多的作品前现场讲解和讨论。

此次调查的相关数据如下:

调查总人数30人 票数 百分比
最喜欢的作品 140 100%
1 场景背后:一个图片上的中国 8 5.7%
2 为联合国成员国所做的192个方案 8 5.7%
3 深水埗:再叙往昔 7 5%
4 问空明珠 7 5%
5 垃圾系列 7 5%

最不喜欢的作品 105 100%
1 频道 8 7.6%
2 无钱无爱 6 5.7%
3 黄色飞行 5 4.7%
4 空气心 5 4.7%
5 都市主义——热卖 4 3.8%

6 纽约公共图书馆系列(NYPLP)
之第二十二页(半个折叠的图书馆)

4 3.8%

讨论一:
   
课程从得票最多的“不喜欢”作品之《频道》开始进行讨论。对这个作品投反对票的同学依次发表自己“反对”的直觉理由:
    第一位同学提出了很有趣的观点,即“费电”,认为那么多的电视在播放着毫无意义的视频是一种电能的浪费;她认为在这个作品中找不到一个中心,找不到思路,“没有point”,只是信息的堆积;
    另一位认为“我比他拍的好”的同学则更是毫不留情地称其无趣、无味、无聊,一些在土豆网(视频网站)上能找到的东西怎能进入美术馆;
    第三位认为这个作品的分布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当想观看前面所播放的内容时,后面的一组电视又会扰乱思路。再者内容琐碎,艺术家似乎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又好似无病呻吟。

讨论二:
    紧接着,讨论深入到对当代艺术及技术性的肯定与否定。
    张褔华老师认为:“后面的一排电视对于多个场景的表现很有意思,方式有意思,但内容没仔细看。”
    胡斌老师发表意见:“这组作品的《教你学说谎》部分采用类似恶搞的方式对当下突出的社会现象和热点进行了讽喻,有其内在的思考脉络,体现出艺术家独特的视角,而不同于一般的恶搞短片,或许正因为它不是一味迎合观众的趣味点,所以在有些观众那里无法引起共鸣。”
    吴杨波老师的看法是:“这件艺术品虽然不喜欢,但令人印象深刻,成功的引起了参观者的注意”。
    美文老师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释:面对作品的感受,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源于自己的知识积累而形成看法;有人仅凭直觉,是否感兴趣而得出结论;还有的是将知识的积累与直观感受相结合去看待作品,得出客观看法。当然我们鼓励第三种的方法。
    现场正好遇到的刘可老师(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讲师)以艺术家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当代艺术不是用来欣赏的,观众可以提高创造性,“当反复问其意义,它将失去意义”。当代艺术是无道理的。

    由于时间有限,讨论刚开了头就被迫结束,但留下很有意义的话题让大家深思。

二、总结与思考:
   
本次实验课程由于时间有限、展品太多、要讨论的主题过于深刻,导致课程内容来不及展开,深以为憾。但师生对于这个问题的严肃思考却可视为本次课程的最大收获。
    担任此次课程总结任务的美术史系本科三年级同学在他的思考中写道:
    此次实验课程,围绕着“艺术作品的观念与艺术审美直觉”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了大讨论,提出究竟是“艺术家错了?还是观众错了?”这样一个命题。
    首先,让我们讨论一下直觉是什么?罗素说:“直觉是人的生命意志直接对某种东西的觉悟。它既不需要符号性的概念、观念,也不求助于象征性形式。”(《西方哲学史》)所谓的审美直觉,是一种在关注人类生态的大前提下不在乎各种权利结构,不在乎各种行业规则,不在乎各种流行是非,也不在乎各种学术逻辑,只敏感于具体生命状态,并为这种生命状态寻找直觉形式的视角。(余秋雨《艺术创造论》)
    而潘诺夫斯基也说:“艺术史家往往象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那样十分精确、全面、专心地对他的‘资料’进行理性的考古学分析。但是,他是通过直觉的审美再创造来确定他的‘资料’的,正如‘普通’人欣赏绘画或交响乐一样,直觉审美再创造包括对‘质’的感知和评估。”(《视觉艺术的含义》)如此说来,美术史系的同学确实是以艺术审美直觉为主。
    但是我们只要稍微想想,当观众面对一尊古典主义风格的雕塑时,也是因为你有相关的知识积累才能感觉到它的美妙吗?那么,当代艺术的判断可以以审美直觉来介入吗?它的标准和以前相同吗?而且先有艺术家的观念创作才有观众的审美直觉,只有还原到艺术家创作艺术品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时,才能对艺术品的审美有比较充分的把握,而仅靠审美直觉有时会误读艺术品。我们如何协调直观感受与探讨下的深刻认识的关系呢?这一争论焦点充满了视觉和思想之间主客位置之定位之争的火药味和无奈感。
    审美直觉和认识当代艺术观念到底有什么关联,这是艺术史的重要课题之一。
    此次讨论,对于参加“实验课堂”的同学,当有所启发,有所受益。

    这种以美术史专业的方法来进行的思考颇具代表性,也许从中我们能窥得在当代艺术学院转型期年轻一代的真实心态。


                                                             执笔:吴杨波
                                                             整理:06美术史系 林夏瀚
                                                             08美术史系 汤沁
                                                             08美术史系 郑陆玄
                                                             08美术史系 徐子明

                                                             (编辑: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