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信息时报】看懂这届广州三年展,不仅要“开脑洞”

录入时间: 2019-01-08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冯钰 实习生 李侃祺)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已经开幕整整一周。从主题的深度与前沿性、呈现效果的丰富性来看,它与11月份的上海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相比并不逊色,甚至可以说走在了学术的最前沿。过去的一周内,这个展览的热度几乎席卷了整个珠三角艺术圈,即使不太关心艺术的市民,也会在公交站牌、户外广告以及新闻媒体上一次次看到它颇有微软纸牌小游戏风格的海报。

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它是一个科技感很强的展览,充满了代码、生物科技和机器。已经去广东美术馆“打卡”归来的小伙伴说,它是近年来最好看好玩的一届广三展,可也有人说,没有展签,这届广州三年展的作品一件都看不懂。它究竟在说什么?它给我们提供了怎样一个关注和反思科技与人类关系的新视角?怎么观看,才能收获更多?其实,在面对任何一个当代艺术展览的时候,一味抱怨“看不懂”并无意义,你要打开自己的记忆宫殿,调动个体经验、感知、知识架构与展览“对接”,才能不仅停留在猎奇的层面。

看展:在你不曾留意的时候,未来正在加速到来

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主任范内瓦·布什博士于1945年在《大西洋》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诚如所思》,设想了一种可以存储一切信息的“扩展存储器”,如今我们都知道了,这东西已成现实,而且加速发展成全球互联的机器网膜。它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重新定义了当代的工作和娱乐,政治和经济,甚至生命本身的概念。今天,技术仍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大数据正在预测人类行为。然而,人类大脑错综复杂的关联能力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仍是机器不可比拟的优势。

这就是本届广州三年展的起点与核心。探索技术所生发出的关联性,促使观众自发地向内看,和个体经验产生关联。这是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就任以来所策划的第一次广州三年展,他说:“在人类现在所面对的数字时代,我们希望通过三年展,对艺术领域的新现象进行前沿的探索。”

展览分为“数字中的艺术”、“同类演化”、“机器不孤单”三个单元。通常划分了单元的展览都会有一条清晰的展线,观众可以按照策展逻辑一路观看,但本届广三展的三个主题部分,除了一楼有相对清晰的“专场”之外,绝大部分作品却是交错分布在馆内馆外、楼上楼下、展厅走廊之中,没有严格的路线指引。观众可以自行其便。

数字信息时代,一切都能用代码解读?

一楼走廊两侧,排开的“编年史”回顾了近200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从1820年第一台工业计算器的诞生,到现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正在让一场未知的未来加速到来。在主题展策展人之一菲利浦·齐格勒看来,如今我们正处于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之后的第三个时代。在这个数字信息时代中,经历了以计算机联网为主线的第一阶段、移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的第二阶段和实现各种实体端和虚拟端的联网当下之后,“到第四个阶段,现实将与数字化的网络世界完全融合,我们的生活将发生根本性的、无法预见的转变。”

现实与数字化世界完全融合的第一步,或许是代码转化。代码通常是隐藏的,非物质的,不可见的,却对世界有着可见、具体而有形的影响。

贝恩特·林特曼(德国)与彼得·魏博尔(奥地利)共同创作的互动装置《YOU:R:CODE》是开幕日最热门的一件作品。人们挤在展厅的几块屏幕前,饶有兴趣地看着自己的形象被镜像、被三维化、被转化为数据,最后简化出几行工业可读代码。艺术家介绍说,装置有两种解读方式,第一种解读是“你的代码”,就是参观者直观体验到的不同类型的数字转换;第二种解读是“你是代码”,强调了我们本身也是由代码组成的,这最先体现在我们的基因代码中,遗传代码构成了生命的算法,从出生起就决定了我们要做什么。对于数据分析师和在云计算中运行的人工智能来说,我们只能通过代码的方式被感知——对他们来说,我们就是代码。

体量最大的关于“代码”的作品,可能是一楼四个展厅之间的天井中的装置《字典》。这个有点儿神似魅黑版大白或者卡通版机器人的抽象雕塑,是艺术家将汉字的笔画经过电脑转换成0和1的序列编码,再将这个序列导入三维制作软件生成的三维模型——我要不说,你能看出这是“光”字转化来的吗?

在策展人菲利浦·齐格勒看来,“观众不需要有多懂前卫艺术,他们只需要带着好奇和开放的心态即可,如此他们会了解到各种有关当今世界的新视角,继而受到启发,开始思考今天的数字革命和科技创新将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同类演化:见证进化如何发生

【重塑当今数字化和生物科技的世界】

一间花花绿绿的房间,壁纸是由杂交作物和动物的照片拼贴而成,从天到地,不留一丝空隙。这里有你熟悉的许多出现在新闻里的图片——多利羊、荧光猫、水母兔、转基因大豆、3D打印人工器官……视频里展示的是对生物科学家的访问,比如来自哈佛医学院的教授乔治·丘奇反思了基因工程和基因操纵背后的可能性与威胁。这组名为《无限的引擎》的装置把自然展示为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一个进化的过程。作者林恩·赫什曼·利森说:“大多数人活在过去,如果你活在当下,大多数人则以为你活在未来,因为他们不知道当下发生了什么。”

在“同类演化”单元,阿恩·亨德里克斯带来“不可思议的收缩人”项目;玛丽·卡耶和阿维德·詹斯制作了几个自己会制作饮料售卖给人类的“自主”机器人;夏洛特·贾维斯则设法利用新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将一段音乐录音编码存储在DNA里,然后让DNA悬浮在肥皂溶液中,充满整个展厅。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可以在DNA上编码大量信息的方法,这段专门创作的音乐仅仅保留在DNA中,不存在其他完整版本,我们可以听到它的第一节和第三节,但是中间的合唱部分位于美术馆中漂浮的肥皂泡中,我们只能想象。要听到完整的录音,需要对DNA进行排序,现在还不能完成。但是,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加强,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完全解开基因组的秘密,听到这段乐曲。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再从美术馆门边的那些肥皂泡中穿过的时候,是不是你的耳边也似乎响起了合唱呢?

机器不孤单,和我们共存于同一系统

与前两个单元所展示的“未来已来”有微妙不同,“机器不孤单”单元的作品,更像是一些实验和寓言。在一楼,塔噶·布雷恩的《深沼泽》装置,初看上去像是漂亮的鱼缸水草箱,听了介绍才知道,它包含一系列半沉没在水中的环境作品,其中还结合了湿地生命形式和人工智能软件代理。这两个代理分别叫作哈里森和汉斯,分别从“湿地环境维护”与“艺术景观”的不同角度来调整灯光、水流、雾气和营养素等环境。它们俩的“知识”来源于网络,它们随时在互联网上搜索新的“湿地数据”与“湿地艺术照”,然后进行微调——我很好奇它俩产生矛盾时究竟听谁的,还是打一架?

与其在同一间展厅里的装置《第二人生—栖息地》则让观众感觉不安。作品由组件式温室以及电脑模拟环境组成。温室里的蚊子借由艺术家外部提供的血液生长,而死去的蚊子会以人形“转生”于电脑软件中的荒岛,并且拥有20分钟的生命周期。观众可以选择通过电脑添加补给品让这些人形活得更久,也可以任由它们死亡。人形角色死亡时,会触发装置把血液输入温室,给母蚊提供养分。整个系统不能说是一个完全的自然生态系统,因为观众的行为会对其产生干扰。作为一个在12月中旬仍然饱受蚊虫困扰的广州人,我很想发动观众轮流通过电脑软件“喂养”那些人形,让人形永远不死,输血装置无法启动,饿死所有的蚊子。

在展览开幕前一天的论坛中,艺术家托马斯·费尔施代恩讲述了其融合了生物技术、哲学、文学及艺术史等复杂知识体系的作品《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这件体量巨大的作品有种混杂了中世纪炼金术与前沿生物科技实验的异样美感。如果不听介绍,我绝不会想到它是一个将普罗米修斯的大理石雕像通过化石滋养细菌慢慢侵蚀掉的过程。

“细菌里有一种提供干细胞能量的生物料,将大理石变成了肝细胞,或者说将石头变成了肉(这呼应了普罗米修斯被啄食肝脏的神话叙事),整个作品是从一种物质变成另外一种物质的有机生化过程。”托马斯表示,未来可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艺术作品:“100年之后我们可能不再创作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本身有新的代谢机制可以自己创造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寓言也需要重生,以便用适当的话语去描述这个过程、面对这种新的形势。”


王郁洋(中国) 《嘴》互动装置:路过这件作品时,你很难不吓一跳。由硅胶、颜料和金属骨架与电机组成的超写实雕塑“嘴”乍看简直以假乱真。当观众走近它时,感应器被触发,这张墙面上的嘴就向观众“吐口水”。许多观众在这里兴高采烈地拍摄,大概是感受到了艺术家想表达的荒谬?


托马斯·费尔施代恩(奥地利)《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 生物化学作品


杨健(中国) 《传感器之林》 装置:走廊上挤满了一大排日用品,例如盆栽、家电、乐器和单车。在这些东西上方,传感器和缆线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张网。开幕当天的表演中,艺术家小心翼翼地从其间爬行穿过,唯恐触发任何传感设备,但她的行动却被围观的媒体和观众拍摄了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的努力白费了,她仍然被捕捉。作品呈现了各种各样的科技媒体是如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动的。


吉尔伯托·埃斯帕萨(墨西哥) 《自动光合植物》:这件作品看起来很有未来感。它被视为一项研究试验,重新构想了污水处理系统,呈现了将污水变成电、变成能量的过程。


阿恩·亨德里克斯(荷兰) 《不可思议的收缩人》装置:墙面上是大量的研究图表和论文,展厅中央是一个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艾姆斯屋”,当观众钻进小屋时,从外面的观测孔会看到他们的身体“缩小”了。艺术家相信,体型更小的人种需要的资源、空间和能量都更少,也更能适应“人类世”的环境,然而事实上人类却仍在不断长高,即使生态环境和进化原则都应该让我们变小。对了,这位艺术家本人身高接近两米。


乔恩·凯斯勒(美国)《世界是布谷鸟的(时钟)》:作品核心部分是由沛纳海的制表大师改造的陀飞轮手表机芯,一系列齿轮延伸了腕表机芯。时钟讲的是一个有关“失去了飞行欲望和能力的布谷鸟看到的故事”,暗示了环境变化对布谷鸟的影响,从气候变化导致的迁移模式转变,到环境灾难如石油泄漏和森林火灾带来的影响


玛丽·卡耶(法国)&阿维德·詹斯(荷兰) 《SAM2》:这件装置出现在一楼两个展厅之间的空地上,据介绍它是两个共生自主机器,能够自给自足并且依靠自己的方式在人类世界中生存。它们利用菌种生产饮料,然后卖给人类,是一种小规模的自动化食品生产系统。它们是兼具科技和有机性的机器人,仅在必要时需要人类协助。观众只要投一元硬币就能观察它如何工作,并得到一小杯红色的饮料。我承认,我没敢喝。


贝恩特·林特曼(德国)& 彼得·魏博尔(奥地利):《YOU:R:CODE》:在欣赏该装置作品时,参观者会体验到不同类型的数字转换。


西蒙·丹尼(新西兰) 《创始人棋盘游戏展览原型》(中国版) 定制《卡坦岛拓荒者》游戏卡片,3D打印:像桌游,对不对?艺术家通过回顾棋盘游戏的风靡一时以及它的游戏原理对科技领域产生的影响,创造了《卡坦岛拓荒者》这款十分受硅谷科技企业家欢迎的棋盘游戏。这些由虚构的棋盘游戏引发的猜想已经在最新的科技创新中得到了运用,比如说比特币、大数据下新兴的平台垄断以及互联网2.0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