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信息时报】从“笔墨纸砚”出发,寻找当代性中的传统文化

录入时间: 2018-07-09


不同材质与技术指标的宣纸实验。
 
 
堂庭之山
秦艾
纸本水墨
2017年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笔墨纸砚能用什么样的形式展示?笔墨纸砚这样传统的内容,如何进行当代活化?你肯定曾经在博物馆、纪念馆里看到过“笔墨纸砚”,但有没有在一个当代美术馆里看到过它们呢?即日起到7月22日之间,观众可以走进广东美术馆,感受一下展陈方式与空间的改变,给这些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元素带来的冲击与思考。7月1日,“笔墨纸砚——格式与想象”展览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策展人孙晓枫强调,本次展览不是一个水墨艺术展,而是通过“笔墨纸砚”这种介质探讨工具和观念的辩证关系,以及这种介质背后巨大的传统,在当代语境中存在的能量。

划重点
案头和展厅,哪一个离你更近?

展览位于广东美术馆二楼,共包括四个展厅。从展览的结构来看,有许多打破常规的思路,邀请艺术家、匠人、收藏家共同合作:参展者既有史金淞、郭工、武艺、靳卫红、王犁、秦艾、单鼎凯、秦修平、施立刚、鲁大东等当代水墨、书法的实践者,也有李小平、贡斌、伦少国等致力于手工制造笔墨纸砚的工艺家。展厅中间的展柜里,还有刘山、林瑞毅等藏家、机构的文人空间物件及陈设。

1

为了展示不同的观看视角,6号展厅中央建起了纯白的高台,观众可以拾级而上,欣赏高台内悬挂的条幅,或者透过四面特意留出的窗口,从一个较高而受限制的视角观看展厅里的书法作品。

这种设计让人联想起中国式庭园设计中常见的,利用不同形状的花窗分割园景,造成模拟画作效果的方法。

此外,作为一种“文人书房”整体场景的呈现,8号展厅还专门布置成为“山先生书房”,入口处设计得像是隐士所居的山中洞府,枯松奇石、家具器物、案头清玩都被搬进展厅,当然,也少不了笔墨纸砚。游走在这间展厅中,仿佛走进一间传统文人书斋,用“读物”的方式,似乎可以看到主人是如何清饮小酌、临窗泼墨,可以想象他在这间书房里的阅读。

2

从某些角度看,展览有“传承性”、“工艺性”的一面——有一面墙上依次悬挂着不同类型的宣纸,旁边注明了它们分别所使用的材料:有桑皮,有青檀,有稻草;另一面墙上是对同一类宣纸进行的技术指标测试:无捶打,捶打两百次,五百次,一千次,乃至三千五百次。这样看去,很像是某个非物质遗产工作室的资料陈列。

另一些作品则体现出艺术家对材料的迷恋。有一件肖像摄影作品,看似平平无奇,甚至令人奇怪它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主题展里,经过作者介绍,才知道原来是在特别的宣纸上呈现了银盐显像的传统暗房技术。作者自幼随父学画,后来接触了相机之后,就迷恋上了用西方的摄影技术表达中国味道,摄影作品多次发表并展览。“能不能用中国纸代替西方相纸显影呢?”这个想法萦绕多年,2016年下半年开始,他反复测试了许多传统手工制作的中国纸,最后找到了承德贡纸。俗话说纸寿千年,这种纸保存期长,色调具有复古感,最重要的是韧性非常好,能在经过反复涂布处理后承受暗房工艺中的定影水洗。“这种工艺还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每一幅作品都是不可复制的。”作者说。

3

还有一些作品则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墙角悬挂的一件“卷轴”,粗看起来就是一卷空白中堂,仔细看后才发现,这是把一棵树的树干部分,通过机械手段进行旋切而得到的结果——想象一下巨大的削铅笔刀中削下来的长而完整的木质皮,你大概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此时再看这件作品,关于刻板印象的打破,关于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关于视觉陌生化,关于“物”的“表”与“里”……是不是一下生发出许多解读的视角了呢?

4

再看“笔”。纸是中国书画的承载者,而笔则是最直接的书写工具。看着展柜中从唐式毛笔到民国时期名家制笔,你会大概体悟到书写工具的发展对书法风格的直接影响。比如仿日本东大寺正仓院藏唐代毛笔一套十七管,这种笔在晋唐时期被称为“雀头”或“鸡距”,笔头构造和一般的毛笔大不一样,它有个独立的笔芯,然后用纸螺旋缠绕多层,外面再植毛。这样可以增多蓄墨量,加强腰力,便于连续书写。在印刷术出现之前,经书抄写大都是使用这样的缠纸笔。

由此出发,又有临摹古人书迹的作品,这与通常书法意义上的临摹作品又不同。参展艺术家靳卫红说:“看古人笔迹,很快发现这是一种日常,王羲之写兰亭,颜真卿写祭侄稿,都不是为了留下流芳百世的墨宝,只是在记录那天的感受。20世纪变化最大的是空间,新美术馆里的大空间,与过去书斋里写字看画的情形自然不同。回头看来,‘笔墨纸砚’为我们提供了个有趣的角度,那就是案头和展厅究竟哪个空间和我们关系更近?每人回答不一样,但这是一个你无法回避的问题。”

策展说

“笔墨纸砚”背后的

中国式文化趣味

抛开学理分析,普通观众该怎么理解这样一个展览呢?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介绍说:“展览呈现的可能不是大家想象中传统的书房、传统的笔墨纸砚的陈列,而是我们探讨笔墨纸砚文化属性背后的生活方式。展览的呈现未必是完美的,筹备的时间也非常紧张,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唤醒社会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性的思考。”

参展艺术家王犁认为,美术馆在策划展览的时候,一般都是推出某一个现象或者是某一个艺术家,而这个展览推出的是一种文化趣味,呈现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品质和味道。无论是传统和现代或者是西方和东方,都可以在这样一个现场的趣味中生发开来。“它会像一支箭击中不满足已有生活现状的软肋,可以唤醒那些早已埋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审美基因。”

“当社会变化太快的时候,大家要警惕和思考是否应该静下来,读读书,欣赏身边的风景,看看古人的智慧。”王绍强在展览开幕当日举行的对谈活动中表示,这次策划的“笔墨纸砚”应该是公立美术馆中首次提出这样的概念。“也就是以身边的事物和工具出发,思考背后文化生活的属性。我们抛出这样的话题,不希望立即得出结论,而是期待与大家共同探讨。”

“广东美术馆近两年推出的很多展览,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希望能够站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当代问题的思考。”王绍强说。


《大鱼》秦修平 创作于2018年


沈勤 仿宋山水 纸本水墨 2017


独自 靳卫红纸本水墨 2016

敲黑板

透过“笔墨纸砚”,思考当下文化的意义

在展览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笔墨纸砚”作为中国特有的书写与艺术创作的工具,在不断“文人化”的过程中得到“文房四宝”的美誉,影响并塑造了中国绘画独特的图式与艺术品格。

“事实上,从媒材物质条件的角度看,一幅水墨或书法的‘创作’并非始于艺术家研墨下笔,而是从造纸、造笔、制墨、制砚的瞬间就已开始。可以说,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创作的核心物质条件。”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说。

策展人孙晓枫说:“中国绘画发展史与绘画工具发展史是相对应的,笔墨纸砚有一个物物相生、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绘画的艺术样式。比如,宋画大部分是画在绢本上,到了明清时期,文人画在纸上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工具史和文化史、艺术史之间是一种互生的辩证关系,对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有深入的影响。策展的时候,就考虑到笔墨纸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格式。有意思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在塑造中国本土文化与视觉图式的过程中,打造了或者是成就了文人这一阶层。文人又赋予了它们文化意义和美学品格。西方系统对工具的态度,与中国对工具的态度差别很大。正是这样的差别,才有了展览策划的起点。我们通过笔墨纸砚所谓的工具介质,引申到后面庞大的传统体系的存在。这一存在如何揭示当下文化的意义,是今天展览所要考量和思考并且探讨的一个问题。”

当我们谈到“笔墨纸砚”时,不只是谈论工具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吴冠中“笔墨等于零”、李小山“中国画到了穷途末路”等论调的提出,对中国传统笔墨提出了根本性的批判和颠覆。而“当代水墨”则是针对上述挑战作出学术回答。

对此,参展艺术家单鼎凯认为:“于我而言笔墨与造型是紧密结合的。对于笔墨的驾驭,以及造型的处理都要思考如何把古法合理地运用好,不但要吸收传统中的笔墨精髓,更要将其加入自己创造的造型样式中。笔墨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包含多方面的含义,不能绝对化。”

“当我们谈到‘笔墨纸砚’这个话题时,不只是简单地谈作为工具的谈笔墨纸砚,而是要更深入地谈中国文人及其身份的问题。”作为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介绍说,二十年前,杨诘苍老师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带了一支毛笔,就去参加法国巴黎的展览,他用“西方”的方法进行水墨创作,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因此艺术家的文化身份非常重要。不管我们身在何处,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自己的文化思想和属性。”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