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珠江夜游”——后珠三角景观

录入时间: 2019-03-15

海报
 
“珠江夜游”——后珠三角景观
"Night Tour of the Pearl River" -- the Landscape of the Post-Pearl River Delta
 
时间:2019.3.21-4.7
地点:10.11.12号厅
 
“珠江夜游”是在“后珠三角洲”概念中产生的一个限定和文化指涉。而“后珠江三角洲”又是“珠三角”的后置式的概念,建立在“珠三角”的种种文化假想与现实的基础上。在此语境中,题目中的“珠江”强调的是“在地性”,而“夜游”则是虚拟化的语境描述,它可以是消费性的,也可以是观念性的。从A地点到B地点的旅游路线,限定了时间、境域和行为的规则等,已然给予了“夜游”一个固定的情境模式——不同于探险性的,对景观的遐想和接受性的观看行为。行动即历史,“珠江夜游”的模式正是概括了一种对在地文化的表征性的阐释——通过存在于当下社会史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描述达到对在地文化似乎“表象”的推介。“游”本身的梦幻气质与诗意的植入,再一次成为景观消费的有效借口。“夜游”至“夜游症”的引申,驳接了充满冒险与冲动的当代艺术实验的轨道,“珠江夜游”或许是“珠江夜游症”的一种表征——在地的梦变得漫长,黑夜的世界因沉默而璀璨。正如这一批与“珠三角”无法割舍关系的艺术家的存在一般。
 
展览大多由广东籍的艺术家作品所构成,强调对艺术“在地性”的表达,是为一次对“后珠三角”地区艺术生态的调研与群体档案研究,并试图以点带面地呈现广东当代艺术实践的景观面貌。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展览作品
莫希亮《当代景观之错误的覆加NO.3 》.jpg
展览作品
黄伟鸿《 凝固的时间》.jpg
展览作品
黄周妥《移动的棍子》.JPG
展览作品
林奥劼 《我觉得我可以》.jpg
展览作品
蔡泽滨《斩首之邀》.jpg
展览作品
李景湖《遗址》.jpg
展览作品
曾忆城《一时一地》.JPG
展览作品
陈庆《镜像风景》.jpg
展览作品
邓猗夫《仿石涛罗汉百图之二》.jpg
展览作品
黄立言《高温天气》.jpg
展览作品
刘声 《XS29》.jpg
展览作品
秦晋《如果你觉得自己混得还不错,就让中介带你去看看房》.JPG
展览作品
姚小菲《悬挂的风景》.jpg
展览作品
喻旭东作品方案.jpg
  • 上世纪70年代,当代的艺术实践对“在地性”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关注,人们通过艺术实践的形式重新探索着与空间、景观、建筑甚至秩序……之间的关系。这种探索层层递进,并没有近停滞于艺术表现的形式,而是深入至艺术实践的创作概念之中。在早期,“在地性”伴随着“剧场”的概念出现,“现场性”与“偶发性”成为了艺术评论中对“在地性”最早的描述。逐渐,“在地性”的当代艺术实践发生了对“空间”的转向,它不仅与“社会介入”、“替代空间”密切相关,同时亦展开了对环境的语境分析,“在地”的范畴被不断地拓展,大至区间范畴,小至环境景观,这种分析将艺术实践与具体地域逐渐联系了起来。其背后的地域文化语境与叙事重构逐渐成为了“在地性”实践的新的表达。
    主页 检索
    日历
    二维码
    扫黑除恶

    广东省文化厅扫黑除恶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2318
    举报网站:“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中“业务投诉箱”
    举报网址:点击举报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