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百年来首次重启三大画派的艺术对话《信息时报》

录入时间: 2014-05-24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李可染《蜀山春雨》


于非闇《众生黑》


▲齐白石《翠鸟大虾》

  历时两个月的“丹青京华:北京画院藏品特展”,以北京画院藏品资源为基础,荟萃了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等60余位中国画大师的百余件国宝级绘画精品,这是广东美术馆开馆以来最大规模的20世纪中国画大师作品展,也是全国首次大规模地整体呈现20世纪百年京派绘画的面貌。

  此次展览是广东美术馆系列展览交流活动之一,明年广东美术馆将前往北京画院举办“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岭南风——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专题展”,并计划与海派绘画进行展览交流。展览期间,展方进行了多次公共教育活动,作为其系列学术活动的重头戏,5月10日至11日,“20世纪京派、海派、岭南画派的艺术生态与时代内涵——2014年度中国画学研讨会”在广东美术馆召开。

  来自国内的重要学者薛永年、袁宝林、吴洪亮、尚辉、罗一平、朱万章、梁江、毛时安、舒士俊、王平、乐祥海、陈继春、林木、皮道坚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发言,重启京派、海派、岭南画派三大中国当代画派的“百年对话”。围绕“京派、海派、岭南画派的历史意义”、“民国时期中国画的民族化与地域化”、“国粹派的南北回响”、“广东画人与北京画坛”等议题,专家学者们展开热议。

  海派、京派与岭南画派合力推动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发展

  从清末到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表现为政体从帝制变成共和,国家从闭关自守变成不得不开放,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地区结合不同地区的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背景和条件,就出现了一些艺术群体。

  岭南也好、上海也好、北京也好,每个地方的艺术群体都不止一派:广东有岭南画派也有国画研究会;北京有中国画研究会和后来湖社为代表的传统派,还是美术改革的策源地;上海就更是多元并存。但是每一个大的区域,都能在多元中看出独特的主导方面,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二三十年代,京派绘画与海上绘画、岭南画派形成鼎足之势,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发展。

  广东省文联主席、省美协主席许钦松这样概括三大画派不同的特征:“海派既保留了文人画的精粹,同时又跟民众文化生活结合,表现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京派在传承传统中国画当中赋予一种创新,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作出巨大的贡献;岭南画派中西兼容、关注现实、关注民生、注重写生,具有强烈的变革与创新精神。”

  有学者提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等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以文以载道为思想内核,关注点从书斋投射到民生现实、国家命运上,发国家之忧愤,哀民生之多艰,兴文人志士之兴,成为20世纪中国精神的代表。

  三大画派相互借鉴交融

  三个地区的画派各有其生态,又存在密切的交流和互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认为:“它们合力推动了20世纪以来的美术发展,它们跟本地区不同派别的相争互补推动绘画的发展,它们之间有流动、有交融。像京派的精神领袖陈师曾就不是北京人,陈半丁也是从海派过去的。徐悲鸿也被涵括于广义的京派范畴,他跟岭南派还大有关系……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是如何使中国画增加新的内涵,如何互动、交融、互补,共同推动20世纪发展,历史有非常宝贵的经验。”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执行主编、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尚辉从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方向指向海派的案例谈起,从“京派及其骨干画家对于海派画学的蔓延”、“陈师曾为白石明确‘衰年变法’之海派方向”、“齐白石画学道路与赵之谦、吴昌硕的暗合”和“从海派的世俗化中生发纯朴的乡土情怀”四个方面对海派画学对于白石画风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颇富意味的是,京派绘画中的一些重要画家如金城、陈师曾、陈半丁、王梦白等都曾直接受益于海派画学的惠泽,尤其是得到吴昌硕的亲授。在某种意义也可以说,京派绘画中的大写意花鸟画是海派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画学思想的接续,由此形成了京师绘画的海派画学氛围。

  北京画院特聘研究员舒仕俊则以广东籍画家林风眠为例,认为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中,京派、海派、岭南画派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艺术循环”:“林风眠将高剑父的追求光影和齐白石的写意笔法融为一体,这一特征后来又影响到李可染山水风格形成,如同在岭南画派与京派之间架了一道桥。”

  有趣的是,20世纪初,在接受西方思潮冲击最强、商业最为发达的岭南文化发源地广州,出现了一系列的金石书画组织,以回应西方思潮“弘扬国粹”为旗帜,坚持传统绘画的纯洁性,同时适应画家生存之需,在艺术交流、出版和销售方面发挥作用。南方画坛的活跃气氛,与北方的相对沉寂形成对比,也为中国画研究会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谈“画派”还是谈“画坛”?

  每次谈到有关“岭南画派”的话题,都绕不开“岭南画派是否仍然存在,还是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概念”,以及“岭南画派是否能全面代表广东美术的全貌”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与其于谈“画派”,不如用更宽泛中性的“画坛”概念。

  上海美协艺委会主任、美术理论家毛时安认为,画派还是应该提,“画派这个概念看似生硬和不够准确,却是近代学术的基础,这些画派,有确定的中心,边缘却是模糊的。”就以京派概念为例,这次展览以北京画院藏品为基础,如果是以中央工艺美院收藏谱系为主体进行一次“20世纪京派美术展”,呈现的艺术家与作品肯定会有重叠,但不会完全一致。

  “当我们今天说京派的时候,是相对以陈师曾、齐白石为中心的,比较恪守传统、强健筋骨的京派,但也存在以徐悲鸿为中心的、与主流结合紧密的写实的一路,甚至还存在着生活在北京的上海人们所影响的京派——以星星画会为代表。”

  同样的,岭南画派是否仍然存在的问题又一次被提出,有学者认为岭南画派在关山月之后已经结束,成为一个历史概念,也有学者认为岭南画派融汇中西勇于变革的精神一直在延续,因此并未终结。在这次论坛中,还有学者提出了“岭南画派是否应该申遗”的问题。

  尚辉认为,岭南画派归为“历史遗产”恐怕并不合适,一百多年过去,岭南画派当年提出的“融汇古今、折衷中西”的课题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今天艺术家们探索的最大主题仍是中西艺术如何融合的问题。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