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文化与笔墨——谈罗一平的山水画

录入时间: 2012-08-01

  前不久,收到了罗一平寄来的他刚出版的四本专著《造化与心源:中国美术史中的山水图像》、《历史与叙事:中国美术史中的人物图像》、《语言与图式:中国美术史中的花鸟图像》、《破碎的逻格斯: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中的图像》;与此同时还收到几十幅他在2006 年创作的山水画的照片。我很吃惊,一是吃惊于四部专著所传达出来的学术容量和作者的科研能力;一是震惊于他山水画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在四部专著中,他从哲学美学、文化美学、技术美学等诸多方面对千余幅西方现当代艺术作品、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人物绘画、花鸟绘画作品作了具有独特文化视野的解读,这些解读既体现了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和学术研究的综合能力,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绘画实践经历的理论家在技术美学方面的分析与阐释能力。故而这四部专著,不仅在艺术理论、艺术史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艺术家提升技法美学方面的修养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罗一平能画也画得不错我早有耳闻,但当我阅读这批作品的时候还是感到意外,因为这些作品无论是笔墨语言和图式结构都已显现出他较明显的特征,既能链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又能进入当代文化语境,体现了继承传统而能出新的艺术能力。

  20 世纪以来,传统与创新问题是中国画创作的核心课题,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创新几乎困扰着每一位艺术家。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等人之所以成为20 世纪杰出的艺术家,其根本就在于他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一课题。当代一些卓有影响的艺术家也正得益于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罗一平也不例外。

  我注意到,作为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罗一平非常注重作品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笔墨语言对传统的继承性;一是图式结构的现代意味。前者,他非常注重传统笔墨与现代图式的缘源关系,将笔墨语言“入”于传统作为一种文化选择,一种观照心态,并以此为基础求一“出”字,通过传统笔墨与现代图式的融合,使笔墨审美趣味的表达合于时代。他的这批山水画,笔墨语言基本上以元人为主体,可以说是以元人的笔墨运宋人的丘壑,把宋人“图真”的审美理想从对重造化、重理性、重自然秩序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落实到元人重心源、重意象的绘画性秩序的内在结构中去;后者,他的许多作品将传统图式上留天、下留地的构图修正为画幅上下顶天立地、左右虚以空白的构图。这种实两头、虚两边的图式处理,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山体向上、向下无限伸延,山势向两边急剧扩展的视觉张力,作品不仅具有现代气息,也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图式结构。罗一平还有一些山水画借鉴了中国古地图的表现方式,画心向每个角度都呈现出放射的正面结构,读画者从上下左右四面观看都是正面山。这种以文化提升画境的艺术处理,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文化理性和超现实主义的意味。

  总体而言,罗一平的山水画创作是以深刻地理解包括笔墨技巧在内的传统文化为内在力的,他通过传统笔墨语言和独具自我特色的现代图式,将古今、物我、似与不似交织成“借物喻意”,造“境”于“趣”的多方位的感应框架,很好地体现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脉的承接关系,笔墨与图式能见出较强的个人性格和鲜明的现代气息。

  (王宏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