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突围》与对外开放座谈会在广州召开--李岚清出席并讲话《广州日报》

录入时间: 2008-11-26

本报讯(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省宣、徐林)昨日上午,“《突围》与对外开放”座谈会在广州召开。该书的作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并讲话,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董宏,商务部原副部长廖晓淇、部长助理崇泉,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郝平等出席座谈会。
    《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一书是李岚清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所作,经中央批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近期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江泽民同志为该书题词:“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我们要沿着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开创的这条道路坚持不懈地奋勇前进。”
    “万事开头难,一个伟大的事业开头更难。”李岚清在座谈中说,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从我们的亲身经历来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大大超过了我们中国人和全世界当初的预期。回顾这段光辉的历程,我们更加怀念开创这条光辉大道的邓小平同志和他的战友们。
    座谈会上,李岚清深情回忆起改革开放前和初期的一段段往事,饱含深情地说,如今中国的发展,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创造了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奇迹。希望《突围》一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经历了这段不平凡历史的同志们,把所知、所闻、所亲历的事情记录下来,把这段真实的历史告诉所有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让他们了解改革开放的艰辛和伟大,更加珍惜改革开放创造的美好生活,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伟业。
    林雄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致辞。他说,李岚清同志长期以来一直非常关心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多次亲临广东视察,对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特区建设和对外开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对广东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他强调,要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对《突围》一书进行认真学习和深入研读,从书中汲取理论营养和精神动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当前的各项工作中去,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董宏说,岚清同志撰写这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著作,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往事如昨,历历在目。他把改革开放初期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和对这段历史的感悟写出来,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思想轨迹和高尚情怀跃然纸上,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生动教材和阅读精品。书中首次披露了若干关于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谷牧等在对外开放初期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弥足珍贵。在一定意义上说,弥补了改革开放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
    崇泉表示,岚清同志是对外开放的见证者、践行者和领导者,他的记述可信、权威,商务工作者读来尤感亲切,非常有助于了解对外开放各项工作的渊源和脉络,对当前继续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对外开放具有重要启示和激励作用。商务部将继续发挥对外开放“参谋部”的作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突围奋发、开拓创新的精神,沿着开拓者的足迹,努力奋斗,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与会代表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突围》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他们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各自的工作实际谈了读书体会。大家认为,《突围》一书是李岚清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奉献的一部精品力作,是对国门初开岁月风雨历稗的真实记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宝贵文献,对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突围》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描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些重大决策产生的历史背景与详细过程,再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展示了邓小平同志作为总设计师,在对外开放初期的关键时刻和重大决策上的战略思维、非凡胆识和历史性贡献,讴歌了一大批中央、地方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作为先行者,在对外开放初期“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和首创精神,揭示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艰巨性和首创性,阐明了“对外开放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这一重要论断。
    座谈会由省委副秘书长于敏主持,中央和广东省有关部门、文化单位、高校领导以及广东省老同志、经济特区和外资企业代表共80多人出席。
    此前,李岚清还看望了吴南生、卢瑞华、汤炳权等广东省参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老干部,并结合《突围》一书,与大家共同回忆改革开放初期的艰辛历程,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未来。


(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 A2版)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